基于就业指导下的中职语文教学
2018-06-11熊丽萍
熊丽萍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就业型教育,其办学目标在于为社会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服务、管理提供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创新,中职教育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由于中职教育具有鲜明的就业形势,所以在此环境下,中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能够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主导,潜心研究教学内容与学生多元化职业需求的关系,才能够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基于就业指导下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为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就业指导;中职语文;创新教学;专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235-0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也极为严峻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着重大的学习压力。在此情境下,中职院校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一、掌握语文教学精髓,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语文学科具有文学性、工具性、思想性等众多特点,语文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艺术或者是多媒体教学材料,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感悟作者的内心,以多元化的角度看待世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和心理素质,建立自己所处的环境基础。
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有众多能够挖掘职业观内涵的文本,例如梁启超的《敬业乐业》中,可以寻找到敬业乐业的精神,以及“因劳作而感到圆满”;《她找到一个新行业》中描述的自强自立形象与勇敢创新精神,以及运用多项思维发现有效就业信息的思想技巧。通过具有职业观内涵的文本内容,再加以引导和帮助,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正确的就业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抓住课堂教学时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例如教师在讲解《琐忆》这篇文章时,应当让学生了解到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并且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讲解鲁迅先生三次因为国家和民族改变职业志愿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念。
二、因势利导,有效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在就业指导下开展中职语文教学观念,教师必须因势利导,有效的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热情。由于职业道德是学生在日后职业活动中思想必须遵守的规范与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所以学生必须树立无私、诚信、勤奋、坚毅、勇敢等一系列职业品质,才能够日后可持续发展。在文章讲解时,教师也应当拓展语文知识内容,切实发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深层次地挖掘文本內涵,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与发展观,能够走健康积极的就业道路。在文本内容分析时,应当结合文本内容的主体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渗透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评价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构建职业观念。例如,《俭以养德》这篇文章,教师应当有效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文章层次,带领学生挖掘文本中阐述的道理,使学生分析不同行为的美丑与是非,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与因势利导的育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想觉悟,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
三、加强应用文教学,提高学生写简历的水平
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文化课为基础,文化课又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又为生产实习课服务的原则,将语文教学当作最重要的基础,充分重视语文应用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够使学生有良好的基础和口语表达能力。由由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开展公文写作教学应当循序渐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写周记,无论写什么题材或者是什么内容都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歌词与文章,也可以进行联想和分析。教师通过周记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在周记中表达自己对教师的不满,或者是学校的意见,或者是青春期的烦恼以及人际交往的困惑。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够与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也能够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经验,在学习写简历与求职信时,便容易得多。简历的内容可以照文本模仿,但是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应当进行自我推销,将自己的业务技能与专业特长以及其他方面的优点和潜能表现出来,并且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做自我介绍以及自我推荐,何以采用说明文的方法有效的运用,继续条理清晰、语言通顺,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语文写作技巧的有效融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要再一味引导学生写八股文或者套用格式写作,应当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表达。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观念,切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素养,有助于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祥.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应从何开始[J].职业技术,2006(16).
[2]卢容远,等.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杨艳,赵燕.论中职个性化职业指导[J].成功(教育),2012(24).
[4]陈志刚.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