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幸福课堂的构筑
2018-06-11张淑玲
张淑玲
[摘要]幸福是什么?莱布尼茨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经历。对十五六岁的中职生来说,正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中职语文幸福课堂的构筑就是通过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让中职生不再迷茫,逐步走向幸福人生。
[关键词]中职语文;幸福课堂;阳光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075-01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专业课学习保驾护航,学生的不重视和一些教师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肢解为中心思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套路分析,抠这个字眼,抠那个层次,文章的灵魂不见了。加之学生语文基础差、文学素养低、教师职业倦怠等因素,课堂里有的是昏昏欲睡的俯倒者,学生的兴趣不见了,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就荡然无存。笔者执教中职语文近二十年,一直在探索、反思、总结、改进、创新。
一、阳光的教师
阳光是万物生存之源。阳光的教师是学生的福音,是幸福课堂的缔造者。中职学生大多来自中考的失败者,他们的世界是阴暗的。只有当教师心中充满阳光,才会自然地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心房,才会自然地流露出对每一位学生细心的关注和真心的热爱,才会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像阳光一样无私奉献。
(一)良好的心态
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快乐,学生也就会因教师的快乐而快乐,就会在课堂上拥有学习热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地看待中职生身上这样那样的“缺点”,给学生的信心。相信“无论多么顽劣的泼猴,总会有修成正果的那天”。我们要有“如来的胸怀,观音的爱心,唐僧的耐心”,中职三年就是他们修炼、学技、成“大师”的三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如果你把学生看做天使,你就会生活在天堂里。我是一个乐观的人,用心备课,以饱满的情绪、面带微笑走进每一堂课,和孩子把一篇篇中华美文读得有滋有味、入情入境、激情澎湃,“书声琅琅”,乐此不疲。
(二)享受教育过程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教师教课,不仅仅是为了教在课堂,课要教在学生的身上,教在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素质的一部分。三尺讲台,要撒播做人的良种,让学生记在心里,这是我做教师最大的幸福。”是的,园丁的快乐不仅是为了看到百花盛开,精心灌溉、静等花开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份幸福。课堂上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让我享受着生命的涌动和成长。第一次大胆地举手发言,第一次在鼓励声中结巴地完整地读完了一篇课文,第一次主持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作文被当作范文……课堂成了每一位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了学生成长的幸福乐园,成了大家互相学习、人际沟通的小社会,也成了我当一名教师幸福的源泉。
二、自主的课堂
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让儿童在没有殴打、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中,总之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是的,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是让人幸福满足的一种享受。然而,“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论调让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但却忽略了师生作为人最基本的情感体验。中职生底子薄、知识断层严重,最为严重的是理念、信念缺失,自信心丧失,意志力薄弱,学生厌学情绪也很严重。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曾记得这样一段话:“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可能会记住;但让我动手做,我就会了。”课堂上,我不再喋喋不休地将教参上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念给学生听,我让他们利用手机上网查,信息筛选后讲给同学,或做成PPT;生字词不再让他反复抄写,通过组织汉字听写、成语接龙等竞赛活动让学生牢记心中;尤其是古诗文,我会套用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节目形式,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地“拿下”。好雪片片是何意?母亲为何为一分钱落泪?十年辛苦为一挂五百法郎的假项链值吗?拿来主义的今义……让学生好奇地问、自由地想、舒畅地说、尽情地演,发问、讨论、争辩、合作,事理清晰了,语言能力提高了,真善美、假丑恶跃然纸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虽然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有着千奇百态思维的。但为了迎合“考试指挥棒”,我们习惯于课堂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设计得很严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牵着学生走。问题是学生对学习越来越不感興趣,不再对知识有所渴望。我的幸福课堂倡导“以生为本”。课文解读提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干个哈姆雷特”的解读方式,曾经课堂中令人尴尬的意外情况却被我作为教学的契机,并对它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从而创设出无法预设的精彩,让教学充满了无比的活力和智慧。
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这是我们教者一生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孟万金,官群.Richard Wagner.幸福课堂基本标准与评价核心指标:幸福教育标准与评价系列研究之一[J].2012(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