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

2018-06-11高文闯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2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高文闯

[摘要]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一门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水平的新型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重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二者相结合,注重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融入。鉴于此,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068-01

现阶段,在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拥有足够的劳动能力,但缺乏掌握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维修技能和汽车构造知识的职业技术人才。高校作为培养这一类人才的主要基地,不仅需要培养具有足够理论知识的人才,而且要注意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尽可能使用各种新型方式,实现“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一、“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教学与教研相结合

在高校发展中,教学和教研一直都是其中两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教学的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但同时也是高校教育中难以解决的一对矛盾。在高校中,一线教师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缺乏足够的教研的时间,这不利于进行高校教学改革。而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教研与教学实现有机结合,并为教师提供了实践教研的机会,推动了高校课程框架由传统的课程体系逐步向教研与科研结合的教学体系过渡。

(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为核心的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全程讲述,难以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而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后,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相关技术要领的掌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知识的理解。

(三)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素质

在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改变了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授课方式,实现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实践教研的时间,让教师可以获得更多参与实践体验的机会,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准,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了教学的改革进程。

二、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一)实训基地建设

高校“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开展应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这一基地包含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教学课堂环境的建设。近年来,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培养适合市场建设需要的人才,纷纷建立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在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中,课程主要以汽车的发动机为主题,对其进行相应的构造与维修教学。教学环节中,学校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课桌与不同类型的汽车发动机、飞轮和机体等零件软件作为教学素材,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室内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建设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互相交替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发动机在校内实训课程中的模拟,而且还可以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深化学生对发动机设备的真实了解。另外,高校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要注意基地建设的长期性、稳固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学习的理论知识得以充分发挥。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需要重视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设置辅助教师,为改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现教学理实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选用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具有三年相关工作经验,并具有至少为讲师级别职称的技术人员及教师,在进行讲师面试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基础知识、表达能力、教学能力、思想理念和实践水平等方面的考核,确保应聘者符合教学需求。同时还要对现有教师进行素质培养,利用各种可提高其执教能力的方式,如实地培训等,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水平。另外,在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时,还需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互助,促进“理实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深化教学改革

在进行实践教学中,对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方面的教学应以项目研究为主,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训练,提高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效果,需要重视高校课程的深化改革。而“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开展,作为实现教学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首先,将教学课程进行具体划分,根据内容分为多种科目,并对科目任务划分;其次,改进课程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订并使用不同教学方法,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最后,优化课程评价方法,完善教学结构。

总而言之,在高校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效率,培养具有理论知识素养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技能的职业型人才,应认识到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課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需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改革,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多样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许仙.浅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6):154-155.

[2]王松,丁红玮.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7):245-247.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
高职物理课程项目化考核的思索
理实一体化体系下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