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
2018-06-11戴宽强
戴宽强
[摘要]近年来,技工院校机械类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出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较低的问题。对于机械类毕业生群体来说,社会需求量是很大的,但社会地位却较低。通过阐述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对提升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技工学院;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6-0012-01
一、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当前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人社部《中国技工院校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2016年,我国技工院校毕业生93.1万人,90.9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到97.6%。而装备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成为相关企业需求的“香饽饽”,因而就业综合期望值较高,但同时部分毕业生综合能力较低,缺乏工作经验,也没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在职业进一步发展、研修、提升等方面依旧处于让人担忧的地位,因此导致就业质量较低。
(二)影响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因素
影响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有诸多因素。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在校学习、自身成长的内在因素;社会环境以及相关政策是影响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职业选择以及人生规划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以及思想素质、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这是影响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二、提升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
(一)建设“教育教学第二课堂”
“教育教学第二课堂”是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机械素养,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有意义,也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实践教学活动。而常见的教育教学第二课堂包括许多种形式,即文化科技类、社会政治类以及劳动教育类等,在选取和实践的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进行选取,如文化艺术节、校园技能节、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以“教育教学第二课堂”为载体开展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丰富了教学建设,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更多的课程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探索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
(二)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策略
技工院校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落实到机械类专业主要包括技能操作和机械制造常识等方面。首先课程之间的设计需要学生依据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对不同方向机械类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应用,并通过建立健全校内课程实践的数据库,让所开展的专业教学操作更有针对性;其次是开展校内的机械类基础教学,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效了解制造企业对于机械类专业的需求,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专业概况,为学生所学专业的理解和复习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并为学科基础内容完善和之后的教育教学内容夯实基础;而应用模拟器进行查漏补缺也是机械类专业十分重要的一种实践方式,其通过提供给学生模拟操作的实际经历,让学生在模拟操作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并且进一步熟练和掌控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以及使用。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既保证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让实践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又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水平,能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人才,从而提升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就需要在安排好教学实践计划的同时,摒弃只满足于知识传授的陈旧教学方式,运用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并且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创新,最大可能地构建出生动、直观、有趣,创建情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体系,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进行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比较直白无趣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直观、有趣;艰深晦涩的教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具体可感。学生在贴近企业工作环境的良好學习情景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学有所得,树立了学习信心,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从就业的角度进行学习和完善自身。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满足岗位的要求。
三、总结
机械类作为工科类的代表专业之一,课堂教学的内容通常是较多并且复杂的,需要开展较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对专业知识得到较为深入的了解。技工院校机械类毕业生就业综合期望值较高,但鉴于综合能力较低的现状,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以前应当在学校接受创新型的教学引导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勤,唐水源,冯慧华,等.工程教育认证中专业建设持续改进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构建初探: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3):1-4.
[2]李从权,李永刚,范超毅.独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J].大学教育,2013(9):70-73.
[3]谷家宝,王葛锋.机械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基本素质调查报告[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