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体育战略思考

2018-06-11张鹏博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7期

张鹏博

摘 要:我国“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与实施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与讨论,“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外交方针,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战略的发展也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基于中国体育发展现状,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大胆构想了“一带一路”下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其中,重点提出如何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这个大舞台发展体育赛事,并指出其战略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 体育战略 体育赛事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b)-0001-02

“一带一路”的实施符合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需要,既促进了我国体育战略地位的上升,也加深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使我国体育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得到了巩固。同时作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对国际或区域经济融合和发展的战略构想,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论是从制度层面,还是战略层面,“一带一路”体现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因此,“一带一路”的实施具有强大的区域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

“一带一路”与体育战略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对应发力,筛选和创建合适的管道,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实现“一带一路”与体育产业的重点领域交接,需要推行系统化、差异化及协调化的体育策略方针。随着欧盟5G愿景整体布局规划的推进,“互联网+体育”等新兴体育产业供需更加旺盛,中国在体育版权交易和资本经济市场的基础上,利用体育赛事,体育旅游及互联网+为切入点,打造“资源共享、人工智能及互联网客户端”为一体的体育产业经济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使传统体育产业处于上升期,发展相对活跃,需求比较旺盛,以基础性、普及化、大众化为突破口,加强体育产品加工制造转移、体育赛事产业开发及体育旅游线路一体化等重要领域合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介入,最终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体育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

1 “一带一路”下的体育赛事

1.1 “一带一路”下体育赛事价值的形成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体育赛事的价值的系统分析。但是有许多学者对体育赛事价值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从体育赛事举办地的角度进行区别,主要体现在赛事举办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价值,第二,是从体育赛事功能的角度进行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举办地及沿线城市生活水平质量、城市的知名度以及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体育赛事价值进入市场,能够在市场经济机制中体现出来。在“市场”框架体系之中,当一个国家或某地区举办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时,一定会带来新的资金(如赞助费、赛事转播费、旅游者的消费等)流入该国家或地区,并且在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不断循环,从而对赛事举办地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1.2 “一带一路”下我国体育赛事的契机

“一带一路”源于2013年9月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1]。2014年10月20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下简称“46号文件”),文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全民健身升级为国家战略[2];2015年3月2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望与行动》[3],我国从2013年开始的基于国际区域经济愿景规划上的发展思路已上升为一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体育赛事率先响应“一带一路”的号召,并将体育赛事与“一带一路”相结合,体现了“资源共享,经济互动”等战略要点。在2015年兰州马拉松体育赛事中,“一带一路”《行动与愿景》特别强调:以“兰州马拉松”为载体,联合“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等进行体育赛事组织联盟,借力体育赛事势态,开展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或地区申办各类大型體育赛事,这些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国民经济发展也是一个有力举措[2]。其中,在“兰州马拉松”主会场上开办“一带一路”城市马拉松赛事联展,将“兰州马拉松”建成首个“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用运动传递友谊,以体育连接世界”的体育赛事[4]。随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赛事陆续展开极大地促进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同时也打开了“一带一路”+“体育赛事”的新格局。

2 “一带一路”下体育赛事的发展

现如今,体育赛事的申办和举办都要紧扣“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号召。在体育赛事的形式、内容及整部布局上要凸显出“和平合作、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思想和宗旨。凭借体育赛事全方位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我国体育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2.1 “一带一路”下发展体育赛事的具体设想

(1)注重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目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断打造知识产权和举办各地域特色赛事,两者相结合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应该将其推陈出新,甚至将其发扬光大。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对知识产权及其开发意识不足,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赛事中,要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运用法律的准绳来规范市场机制的行为。

(2)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加强宣传力度。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来往越来越频繁,可以构建“区域联合、部门合并、企业联手”的市场营销模式[5]。体育赛事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改善体育项目的设计,积极主动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国内举办的“一带一路”城市马拉松,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有利于我国体育文化和人才交流,建立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加强赛事宣传、打造赛事品牌。

(3)加强体育赛事服务质量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体育赛事产品体系是体育赛事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大力发展各类型的体育赛事用品,进行相关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体育服务质量,使体育赛事的发展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5]。此外,在体育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体育文化和体育资源,提高体育赛事的服务质量,为消费者创造优质的用户体验,让人们在参与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享受健康运动的快感[5]。

(4)打造“互联网+”时代的体育赛事转播平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普及,众多的体育赛事通过PC端,手机客户端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第8届亚洲冬季运动会、CBA总决赛、法网公开赛等顶级赛事的开幕,互联网+体育赛事转播以创新化的转播形式取代了电视机栏目的转播方式,营造了一个开放、共享、实时的赛事平台。体育赛事也展现出从电视直播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迈进的新格局,同时借助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展开“台网联动”的试验,是“互联网+”体育赛事转播的一次良好契机。

2.2 “一带一路”下发展体育赛事的联动效应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带一路”这个平台有利于我国体育赛事的发展。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效益[5]。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体育赛事也逐步实现跨区域、跨国界的发展,为国内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资源和独特优势。体育赛事也促进了体育旅游、体育外交、体育经济等若干方面的发展。同时,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或地区在某些方面的成就,而这一成功是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这种“共赢”的联动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经济上来看,体育赛事的发展已经超出自身固有的范畴。例如:赛事广告、体育用品、赛事转播以及赛事体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具体而言,体育赛事举办地赢得了当地企业和体育爱好者的消费,进一步扩大了其市场占有比率和份额,同时体育赛事带动了当地交通、餐饮、住宿、娱乐、旅游等消费,逐渐形成产业化的商业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2)从文化上来看,某一国家或区域为了举办体育赛事,加大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优化城市绿色环境。本身区域的荣誉感与自豪感,聚集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并将长期保留在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推动地区特色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从政治上来看,体育赛事具有外向型、国际化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政治影响。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领导人以“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开启了体育外交的新格局。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奥举办成功,为我国体育外交展开提供了新的机遇,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国际体育界的实力与影响力。

3 结语

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与体育赛事相结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沿线国家和地区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战略的实施是我国体育赛事与“一带一路”协调发展的前提。我国体育赛事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推动体育赛事与“丝绸之路”完整对接,需要不断加快体育运行机制、体育制度、互联网+的改革,打造“资源共享、共商共建、互联网+赛事”平台,全面实现沿线国家体育产业的合作、互动与共赢。

参考文献

[1] 霍建国.“一路一带”战略构想意义深远[J].人民论坛,2014(5):33-35.

[2] 方彬彬,杜德全,金国利.泉州市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J]. 体育科学研究,2013,17(14):19-24.

[3]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内产业布局[EB/OL]. [2015-12-04].http://xuewen.cnki.net//CJFD-FGGL201601004.htm.

[4] 2015蘭州马拉松欲与“一带一路”马拉松城市联盟[EB/OL].[2015-10-09].http://sports. qq.com/a/20150409/065395.htm.

[5] 刘晓明.产业融合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5):187-192.

[6] 蔡武.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A].“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议文集(上)[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