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博物馆模式的传承与发展
2018-06-11张爽
张爽
【摘要】文化遗产作为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最好的历史见证,各个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保护其自身的文明印记,使我们可以见到各类文明所留下的优秀成果。而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用眼可见,可置身其中感受它历经沧桑所留下的成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已经处于一个高效率与高质量的阶段,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模式有很多,本文将抽取工业遗产保护中的博物馆保护模式,讨论在时代的变迁下,此种保护模式会有哪些变革与发展,在这其中继而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关键词】遗产保护;工业遗产;博物馆
工业遗产见证了人类工业文明以来的进步与发展,其中蕴含了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与发展的轨迹。所以,保护工业遗产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文化脉藤,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采取适宜的再利用模式,是保护工业遗产必要和重要的途径。如今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主要保护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工业博物馆模式、开放空间模式、综合体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旅游度假地模式。以博物馆为主体的综合再利用,一方面,通过博物馆较为有效地保护了工业遗产地的遗产价值,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博物馆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及博物馆自身对于公众的影响力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博物馆这一模式适用于工业区,首先,它对于工业遗产的科技和历史价值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很好的诠释与展示作用。其次,博物馆的建立也很大程度上利用与统筹了工业遗产地的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通过多个板块的模式同筑,达到对当地环境、资源、经济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映射,全面产生综合效益。而对于工业遗产保护而构建的博物馆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也细分为不同的博物馆类型。
一是现代工业博物馆。通常适用于工业厂房或厂区,适合对技术或工艺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并在行业中具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和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此类遗产采用博物馆模式,最大的保护价值在于对其本身建筑价值的保护,同时,保护它的历史和科技价值。如重庆工业博物馆,其前身是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建立于1890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它更是抗战时抵御强敌的最大的后方钢铁基地,曾被称为“华夏钢源”“中国民族钢铁工业的摇篮”。博物馆留存的重钢老厂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包括重钢原建于1940年的大型軋钢厂房,修建于1985年前后的大型主电室以及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厂办机关大楼及食堂等重要建筑。这就是工业博物馆模式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二是“活态”博物馆。适合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危险系数较小、较为清洁的轻工业类工业遗产,要求遗产地仍具备生产能力。此类博物馆模式多为对遗产全方位的保护与利用。在保护遗产的历史、科技、生产技艺、建筑结构本身等多方位保护均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如凯里苗妹非遗博物馆,在博物馆里,除了展厅,还分布着银饰车间、苗族手绣、纺织、蜡染车间以及机绣车间等,供游客免费参观体验,让他们能更加直观地接触到民族传统技艺,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
三是以博物馆为主体的综合再利用。多为大型工业园区,适用于需要大面积园区且已经停产的重工业或轻工业类工业遗产。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博物馆——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它是由沈阳铁西铸造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而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博物馆,规划有中国工业通史馆、机床馆、铸造馆、冶金馆、重装馆、汽车馆、机电馆、香港馆、车模馆、铁西馆十个馆,并开设餐饮、休闲、体验、互动等区域。博物馆以记载历史、新旧结合、传承文明、独具特色为重点。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遗产保护的意识及保护方式也在进行着改变。工业类博物馆不再是仅仅向社会公众展示和宣传有关工业遗产的发展进程、成果及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传播工业发展历程及工业精神,它还是工业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以及工业企业对当地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平台;展馆内的展品也不再是仅仅对展品起到收藏保护作用,又或是为后世教育和学术研究提供历史资料,对工业领域相关历史文化的保存与普及,它还要做到包含工业企业的历史信息,利用最新的技术全面收集、分析、共享,利用大数据协助企业不断地发展新业务,创新新产品新模式等;在馆内对展厅进行结构布置时,不单一得以时间为轴线重点展示行业过去的辉煌发展历程,展示遗产中各个时期的生产产品、机器设备、文字档案,而是充分利用工业遗产原址的建筑遗存,保留原真性,强调工业生产的生产线、核心技术等体现科技价值,强调工业文化展示体现社会文化价值,同时利用原有机器设备的特色凸显工业美学体现艺术审美价值;引入“活性”这一概念,杜绝以观赏性为主,模式单一且缺少娱乐性、互动性的展览体验,为观展者提供更多动态的观展体验,如引用VR技术,使得一部分无法复原的遗址单元重新“活”起来,让观影者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也是进一步更好地向观影者阐述该遗产部分的核心文化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