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战化导向的电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2018-06-11刘雷
刘雷
【摘要】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新时代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当前浮躁功利变化迅猛的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电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目标、职业素养的内涵阐释着手,以金义网络经济学院的电商实战化教学改革为样本案例,对其所探索的电商职业素质养成及培育的举措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战化;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一、背景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对电商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巨大,同时,随着电商专业毕业生供给的增加,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行业企业调研中,用人单位特别提到学校的专业教育应重视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不断地探索创新才会带来新机会。金义网络经济学院在探索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正在通过教学型实体公司、创业孵化园、校内合作企业等平台和载体来进行实战化导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
二、电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目标
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是永恒的目标,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很多院校的目标定位,这其中的素质和技能其实都属于素养的范畴。职业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客体不应该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一定要赋予职业的角色,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职业”和“岗位”。电商专业文化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在教育环节中让师生接触、扮演、体验、从事电商领域的相关岗位工作实践,开展电商专业和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兼备的实战化导向的电商专业人才。
三、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质的养成,是需要一个前提或至少要有一个环境,那就是明确的职业,也就是身份的问题。自然人,一个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人,都会以某种职业参与到社会生产生活中,如教师、学生、医生、商人、公务员、企业职员等职业。所以职业素质的养成一定是在身份为某种职业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职业实践过程中的规范和要求,能在参与者身上得到实现和达成,才能算是真正实践了职业素养教育。最重要的前提是看这些实践的规范和要求是否有统一、权威、科学、合理的标准,但往往现实中面对着规范要求与创新突破的冲突和平衡问题。
职业素养的内容,概括来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二是职业意识;三是职业行为习惯;四是职业技能。
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的根基,属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从出生到退休逐步形成,逐渐完善。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是通过学习、培训比较容易获得的。很多企业和组织更认同的是,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越大,对组织更为不利。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职业素养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道德是社会学中的概念。社会制度不同和社会阶层差异,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标准。一般认为道德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并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内心精神信念维系、调整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在职业行为方面的反映,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及规范的总和。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支配和调节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调控器,包括创新、竞争、协作和奉献等方面的意识。职业意识也是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操守等职业要素的总和。
职业习惯是指个人长期从事一种职业而养成的带有职业特点的言谈举止。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是打造职业化队伍的重要内容。首先,要严格遵守自己行业的职业道德。第二,明确自己职业的岗位职责,依据工作内容的要求认真做好每部分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地优化完善工作方法,让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三,培养自我管理。如心态、目标、学习、时间、行为的管理等。
职业技能是指在职业环境中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的各种能力,包括智力技能、技术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
四、电商职业素质养成及培育的举措
(一)搭建电商职业平台
实战化导向的电子商务职业素养教育离不开平台和载体,金义学院的创新举措就是搭建了包含教学实体公司、创业孵化中心、校内实践基地等真实的职业平台。
教学实体公司,依托金华市双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一教学型实体公司,在淘宝、天猫、京东、速卖通等电子商务平台自主开通店铺并真实化运营,设置客服、推广、运营、美工、策划等部门,开展电商实战化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以轮岗、顶岗、半工半读等形式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
创业孵化中心,成立创业孵化中心并完善硬件设,免费为学生提供办公桌椅、电脑、货架、网络等设施设备,开放公共的会议室、交流区,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在校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园区开展网络创业尝试。
校内实践基地,引入合作企业进校,接收学生跟岗实践学习,由企业负责人及经理主管等承担指导工作。
(二)营造电商职业氛围
職业素质的养成需要感受和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与氛围。学院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公司轮岗顶岗实践的同时,积极通过开办店长讲座、举行创业交流、组织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营造职业氛围。
开办店长讲座,不定期邀请电商领域创业者、公司高管、实战操盘等走进学校,走上讲台,给同学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举行创业交流,利用社会培训交流等机会鼓励在校生与外界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分享各自的经历和想法等,开拓眼界和思路。
组织实地参观,和附近邮政电商园、阿里巴巴菜鸟园区等单位合作,组织学生实地参考学习和体验,近距离接触和感受电商职业氛围。
(三)培育电商职业意识
电子商务发展瞬息万变,对职业意识要求较高,诚信为本、敬业专注、不断学习、团队合作、拥抱变化等都是电商领域的基本职业素质体现。对应起来就是要培育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
诚信,商业伦理,诚信经营,服务客户,依法纳税。通过自主实践、真实感受和体验、商业案例学习等,将商业经营伦理道德准则等内容客观地向学生呈现,引导和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敬业,言传身教,耳睹目染,企业员工和教师的身份、言行举止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引导鼓励校内入驻企业以及老师们的敬业奉献行为,间接教育和影响学生。
学习,理论实践结合,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们在理论上对职业有理性的认识,通过实践环节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加深对电商领域相关职业的认知,不断树立职业意识。
团队,竞争合作,要获得成功,除了有竞争意识和能力外,更要具备合作意识,组织和平台中个体的协作或合作能力和意愿往往会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创新,创新是永恒主题,互联网经济领域尤其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意识,才有可能形成差异化的特色,才有机会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在职业的发展中有所突破。学院通过积极组织参与各种电商创新创业创意竞赛,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践。
(四)养成电商职业习惯
在实际顶岗实践中,通过日常考勤、计划总结等手段强化日常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由骨干教师担任经理,电商企业工作经验的实战教师担任部门和项目的负责人,制定公司发展规划、编写运营方案,制定年度、月度的销售目标任务分解表。规范公司的日常管理,开展招聘入职、培训指导,员工考勤打卡、记录工作日志,安排員工值周等。设立数据专员,每日营业数据上墙,邮件抄送汇报。
各个部门和项目都采用绩效考核的管理办法,每个岗位都按照电商企业内部真实的考核机制开展考核。例如客服岗位的同学,除了出勤和日志的考核外,要对其回复率、平均响应时间、询单转化率、销售任务完成情况等十多个专业指标进行考核之后确定学生的实践成绩,优秀的实践学生可以签约成为双翼公司的天猫店长助理、售后主管等岗位的正式员工。
总之,电商领域职业岗位操作性强,职业工作内容发展变化快,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实战化人才培养理念的树立和实践探索也刚刚起步,模式还不够完善,因此,电商人才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任道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