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2018-06-11农素兰

丝路视野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摘要】创业心理素质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每年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刺激更多毕业生进入自主创业的大潮。虽然国家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在大学生的周围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业互动环境。大学生在自我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惧怕失败和对国家鼓励自主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不确定心态,导致大多数缺乏资金与情感支持的大学生只能无奈地将创业梦扼杀在摇篮里。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与思考,并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创业动机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愈加被各高校所重视。关于创业教育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的,“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也有学者对创业教育这样界定:①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②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综合上述内容,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可以定义为: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其中,创业心理素质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在自我创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惧怕风险、惧怕失败和对国家鼓励自主创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不确定心态,导致大多数缺乏资金与情感支持的大学生只能无奈地将创业梦扼杀在摇篮里。因此,要做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引导。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一)创业动机多样,但创业需求层次较低

创业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经过对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44%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创业动机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需要,42%认为是积累的需要,8%认为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6%认为是工作和就业的需要。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创业还只是停留在马斯洛需求理论当中的低层次需要,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把创业和将来的就业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划上等号。这可能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创业能力内容丰富,但欠缺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人际能力

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活动,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是创业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指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在调查大学生创业所需具备的创业能力中,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人际能力被看作是相比之下很重要的创业能力,选择完全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14%、18%和15%,而这三种能力不管是在创业前,还是创业后都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大力加强。

(三)创业需要先天优势,但更需后天不懈努力

创业人格指善于在已有的社会秩序、规范、条件、关系和格局下,创造新的秩序、规范、条件和格局,有各种心理要素共同参与并综合表现在身心各个方面的、明确指向和影响实践活动和结果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在调查中,同学们认为最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性格品质中,真诚坦率占13%,坚强的意志占18%,自信心占23%,高达46%的人认为有胆识最重要。因此表明有胆识被大学生看作是在创业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人格品质。

(四)管理知识欠缺,政策了解不透彻

创业相关知识包括创业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社会职业知识等。在对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类知识对创业者均有影响,尤为重要的是管理知识,占调查的30%。但被问到如何获取管理知识时,52%的人认为是从书本上获得,表明高校教育缺乏管理学知识与实践方面的传授。当被问到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时,绝大部分同学知之甚少。法律知识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中被看作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在调查中也认为除了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外,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也很重要。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策略

(一)建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近5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1%左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是学校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建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保证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首先,开办创业教育课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开展每个学年的一系列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创业培训。课程设置方面,可分为创业意识的培训、创办企业的培训、改善创办企业等由易到难的递进式课程体系。

其次,开展模拟创业,实踐考查公司企业的运作,进行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真正了解创业全过程。有条件的还可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大学生创业园,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筛选与专业相结合的可行性高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实行可以以实战创业业绩代替创业教育课程学分的弹性学分制,也可以将之作为创业教学实践的场所。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利用企业的丰富资源开展实战创业教学实习,培育大学生愈挫愈勇的强大的创业心理素质。

最后,以社团为载体,开展户外拓展和校内企业沙盘模拟大赛、互联网+创业计划书比赛、大学生“练摊式”创业比赛等活动,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

(二)建立创业心理培训体系

心理培训是一种要求个人充分发挥自主性的自我改变历程,通过培训使个人对自己有更真实的了解、更恰当地引导和更主动的控制。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除了要有完善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之外,还要建立创业心理培训体系。

首先,成立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心理辅导机构,帮助大学生创业成长。大学生受年龄、阅历的影响,往往會对创业风险认识不足,如果在缺少良好心态的前提下,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可以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建立创业咨询专家库,由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质的老师、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咨询师组成,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针对创业不同阶段,开展师生面对面交流、创业诊断、创业心理咨询等活动。在咨询中,积极引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业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积极进取的创业动力,争取让更多学生的创业不仅是满足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把创业作为一种人生事业和民族复兴去经营、去奋斗。

其次,要开展针对提高大学生创业人格相关方面的一系列培训。从完善学生的性格品质入手,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诚信为先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对失败能够自我反省提高的领悟能力、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使大学生既具备企业家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又具备企业家的心理综合素质和创业品格。

(三)搭建创业扶持体系

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和政府联动的过程。从学校到到家长到社会到政府,都要做出各自的努力。首先,学校可与创业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创业实训提供教室,并在硬件上为此类教育机构提供便利及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创业氛围,如提供创业资金、为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提供创业岗位等;要尽可能地培训自己学校的老师,让这些老师可以教授创业实训课程,支持创业课教师开展不影响教学的创业兼职活动,为创业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能力提升渠道。学校还可以开设创业园,让学生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开办公司,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吸引社会上的投资者来扶持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也可以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育企业业务拓展所需要的分销店店长等创业人才。

其次,针对学生对创业项目熟悉度不高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进行宣传,通过校园媒体、杂志、校园巡回讲座等方式对创业优惠政策进行讲解。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出台对大学生在创业上的政策支持,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并在某些诸如户口、档案、咨询服务、资金贷款等实际问题上给予更多的关注。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的情况,可以从“创业补助”、“小额贷款”、“创业(失败)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创业尽可能宽松的资金政策和平台选择。

最后,要营造“创业光荣”的社会正面舆论氛围,树立和表彰创业先进典型,让家长们真心支持创业,让社会支持创业,让创业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给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知道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个人的就业难问题,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向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是利国利民的国家战略,从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性发展环境,助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三、结语

总之,学校和政府作为大学生创业的摇篮,对学生的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使大学生既不要过分低估自己,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创业计划。要有艰苦创业的积极心态,即使创业失败也应更多地把创业看作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成功前的必经之路。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政府的共同帮助,在精神上、物质上和政策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实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解除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成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问卷的编制[J].湖南财经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8,24(113):154~155.

[2]陈奎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739(27):92~93.

[3]李时椿,常建坤.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06.

作者简介:农素兰(1971.04—),女,壮族,研究生,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心理素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普通高校国防生心理素质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