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和思维能力双轨发展的职前小学英语教师培养
2018-06-11邹娟
摘 要:教师思维能力发展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而且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职前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中促进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双轨并行发展,以为未来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關键词:核心素养;职前;小学英语教师;思维能力;双轨发展
作者简介:邹娟,硕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与教师发展。(重庆 4000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项目“基于语言与思维双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713)和2017年度儿童外语教育协同创新科研平台自设重大项目“基于语言与思维双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17PTXM1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5-00121-0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学习目标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也要开发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规定了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英语课程确定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为学科教育的核心素养目标。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
学生学习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也就是说学生思维发展的前提是教师思维的发展;教师对思维的重要性要有足够的理解,其自身有充分的思维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教师学习和掌握思维能力能够间接促进未来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教师思维能力的缺失也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此外,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因此,思维能力的发展对英语教师来讲意义非常重大。在职前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中如何融入思维发展理念,有效提高思维能力,是目前职前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的课题,也是当前小学英语师范教育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思维能力。思维是指人们对工作、学习、生活中问题的思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杜威认为,思维的过程是一种事件的序列链。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Perkins认为,日常思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是一种技术、技巧上的训练结果。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支持,包括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
2.语言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能力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语言水平与思维发展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思维能力在语言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地懂得些外语,而是要求既有良好的语言技能,又有敏锐的思维,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
二、小学英语教师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英语教师的思维能力也成为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共同关切的主题。然而相对于其他专业,英语师范专业学生在创新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尤为不足。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的状况,黄源深教授称之为“思辨缺席”。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英语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
1.教学机械。长期以来,英语师范专业课程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思维技能的训练。鉴于学生语言能力不足,语言课程教学活动以机械模仿、记忆、背诵、复述为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何其莘等学者指出,我们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时,往往强调学生的模仿与记忆,忽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独立思考并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即使是教育教学类课程也缺乏培养学生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教学技能手段去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即教学思维技能。
2.课程缺失。思维技能训练需要系统、专业的理论指导。目前很少有英语师范专业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对师范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缺乏理论基础。这就导致学生对思维能力的概念、意义了解不全面、不系统,甚至有学生根本不了解思维能力为何物,也不清楚思维能力对于英语教师发展有何重要性,严重阻碍了未来英语教师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流于形式,只是口号而已。
3.实践缺失。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选用等都体现了思维的过程。从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现状来看,英语师范生专业实践活动大多重教学技能,忽视了分析、反思、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也导致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存在因思维能力不足而出现的问题,比如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不一致、教学环节缺乏逻辑衔接、教学活动多数为机械的语言操练、教学反思肤浅未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等。
三、基于语言和思维能力双轨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策略
鉴于英语师范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不足,高校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整面临新的调整和改革。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应转变观念、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切实把培养未来小学英语教师思维能力落到实处,贯彻培养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
1.转变思维能力培养观念。首先,英语师范专业教师和学生应全面系统理解思维的内涵,正确认识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清楚认识到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课程教育和技能训练得以改善和提高的。早在1960年,美国教育协会就在《美国教育的中心目的》一文中强调教育目的的中心目的和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而良好的思维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教学实践和练习获得的。
2.明确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小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首先要梳理现有的思维能力框架系统,针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思维能力确定培养目标。目前思维能力培养采用较多的是鲁姆的教学分类目标和美国教育家马扎诺提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学(The New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NTEO)。前者把认知思维学习目标分成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后者提出六种认知加工水平,包括提取、领会、分析、知识运用、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小学英语教师首先应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辩证批判思维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教学问题,关注学生的成长。而创新思维能力帮助教师跳出常规思维,敢于突破惯例、探索寻求新的方法和措施,力求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的创新思维和行为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是被动全盘接受教师或者课本知识,而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恩尼斯(Ennis)归纳了发展思维能力的三种教学实践模式,即:“过程模式”“内容模式”和“注入模式”。基于语言和思维能力双轨发展的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将“过程模式”和“注入模式”融合。一方面,在英语师范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专门的思维技能课程,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的思维技能发展和实践。比如可以设置“英语学习策略与思维训练”这门课程,帮助学生熟悉并能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运用有效的思维工具或者活动,如PMI 思考法、六顶思维帽、思维导图、Odd One Out等,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思维的能力和品质。另一方面,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应构建思维能力融入式课程体系,包括语言课程和职业课程,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他语言类和职业类课程中,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关注并运用思维能力进行学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以职业类课程为例,将辩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融入“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通过教材分析、评价、教学案例分析点评、教学设计创新、反思教学等方式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分析、创新、评价等思维能力。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學英语教师人才培养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通过开设专门的思维技能训练课程、构建思维融入性课程体系等措施,既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升,也注重未来小学英语教师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使之具备专业素养和就业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凤兰.高级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1,(14).
[2]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
[4]王帅.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1,(9).
[5]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6]杨思贤,李子建.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一项香港教研个案的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3,(3).
[7]赵德芳.发展批判性思维对师范生的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11,(5).
责任编辑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