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2018-06-11王赛瑟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网络环境教学模式

摘 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朝着多元化方向不断创新发展。目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讲解方法过于单一落后,缺乏系统性,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策略,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促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翻译;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赛瑟,成都艺术传媒学院讲师。(四川 成都 61143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5-0078-02

一、当前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于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高校也逐步重视英语翻译教学,而要想培育出符合社会与用人单位多元化发展需求的专业翻译人才,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也应有效应用网络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众多弊端,严重制约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1.高校并未正确认识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目前我国高校英语翻译教育并未得到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英语教师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英语翻译教学课堂的拓展延伸。由于大部分高校开设英语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过四六级考试,而英语翻译教学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所以教师没有系统地为学生讲解翻译技巧和知识,导致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难以提高。

2.翻译教学理念与方式亟待更新。部分高校翻译教学采用的是学生先做、教师再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翻译时出现死记硬背或者是胡编乱造等问题,学生参加考试时翻译也是极易丢分的部分。

3.学生英语思维亟待培养。部分学生在翻译英语时会用汉语思维进行思考,并未从英语角度进行分析,无法灵活多样地翻译出英语时态与语态,导致翻译出来的句子仿佛是一些词语堆砌起来。由于英语句子极为重视时态,所以在表达过程中通常会运用被动时态,但是汉语语言的类似运用本来有所模糊,如果学生无法灵活准确地掌握英语时态和语态间的关系,在英语语句翻译时极易出现语法问题。由于语言表达句子较长,而中国学生习惯运用短句表达,所以大部分学生会用短语表达,但是翻译较长的英语语句时极易出现错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积累不足,严重制约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学生碰到意思或是搭配方式相同的词汇,就难以准确区分英语词汇的具体含义,翻译时会出现词汇乱搭配现象。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优势

高校英语是重点课程,能够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所以不仅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知识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应当学习英文知识。由于英语翻译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汉语和英语存在较多的文化差异与风俗习惯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众多的困难。在网络环境下,如果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将全班学生联结成一个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水平。

当前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多,但是专业性较差,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手段引导。在网络环境下,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也能够扭转传统教师讲授式教学模式,为师生提供网络交流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习方法,做到取长补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也能够提高教师的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和效率。网络环境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真实的交流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类软件进行英语在线交流沟通。网络环境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便捷的英语翻译方法,切实提高了英语翻译质量和效率。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输入想查询的单词,便能够立刻找到译文,既简化了查询步骤,也提高了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课堂教学,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学习模式,弥补自身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权。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策略

1.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创新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有效应用网络资源,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校翻译教学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应当将英语翻译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全过程,通过开设英语基础课程,引导学生夯实英语基本功。同时设置关于翻译的选修课程,提高大三学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翻译基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站,并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借助网络有效完成作业,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交流,进一步分享学习成果,这样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英美报刊等,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英语词汇,提高英语语言学习兴趣,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速度和翻译准确率。

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机制。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人,通常在讲台上发號施令,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学习,无法拓展自身的翻译思维。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从而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近阶段的学习情况,有效应用网络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英语交际教学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语料库或者是翻译软件、翻译库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为学生介绍有道字典、爱词霸的英语翻译软件,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后进行探讨交流,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和帮助学生切实掌握自主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举办丰富多样的英语交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3.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英语与汉语间的文化差异,这也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与英语翻译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帮助,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动性。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转换语句知识,了解中西方间的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感受语句中传递或蕴藏的语言文化。高校应当调整英语基础知识在英美文化教学中的比重,开设英美概况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西方文化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工作,应当加强教学活动和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由于翻译教学过于枯燥乏味,应用网络环境进行网络授课,能够丰富英语语言翻译内容,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突出英语翻译教学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洁.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2):132-133.

[2]孙一博.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分析[J].海外英语,2017,(22):68-69.

责任编辑 秦俊嫄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网络环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