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
2018-06-11李成浩
李成浩
摘 要:我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很多资源一经平均以后人均占有量就少之又少,甚至不及其他国家的人均几分之几,我国的水资源就是这样。我国的淡水资源比较匮乏,所以水文资源的勘察与管理工作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开发与应用到水文水资源的勘测中来,这项工作的质量因为这些新型的信息化技术的辅助,步骤更加简便。但是值得注意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的建设管理水平还不是很高,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针对性处理,本文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问题与阻碍进行了方法上的提出,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信息化
对水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突出体现。这项处理技术作为水文活动的基础与重要推动力,可以让水文管理工作运作的更为高效。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综合协助下,将复杂的水文信息进行处理,这项多种技术辅助的处理系统可以水文建设进程得到高速运转。
1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概述
1.1 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建设特点
水文水资源的建设项目比较特殊,一般的项目具有唯一性、整体性、一次性以及固定性的特点,水文水资源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自身也具有特点。水文测站具有站点多、交通不便利、面广、线长等特点,交通的不便导致项目工程需要的专业施工设备难以进入工程施工地点,而且水文水资源项目施工条件十分恶劣,施工地点分散,对于专业性要求比较强,大部分的项目工程需要依靠自己进行组织施工,社会化的程度比较低。
1.2 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水资源管理是面向全社会各行业、水资源利用循环全过程、量质能温全要素的管理是最能体现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己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必须使水资源管理工作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由“经验性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分散的条块管理”向“统一管理理”转变,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快水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
2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意识不足
水文水资源建设属于一项较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建设与管理都需要按照国家的基建程序进行有效组织,同时研究项目在建设之初,还需要获得的资源管理部门特别授权。但是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水资源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过于严重,不仅不重视水资源勘测实验的价值开发,人才储备上也无法满足国家建设要求。而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不仅人才资源不足,就连基础的设备以及管理系统都没有建设完善,这不仅不利于水资源开发与保护,也会阻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工作人员头脑中没有及时树立出管理意识,不仅阻碍工作的逐渐深入,还是延误实验科研成果的重要因素。
2.2 水文监测设备不足,技术含量低
水文水资源建设工作的任务量直接取决于技术人员使用的设备设施,这些监测处理设施的科学技术含量无法达到相应要求的话,不仅无法将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处理负担中解脱出来,甚至会增加工作处理的难度,让项目开展的速度拖慢。与先进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水文资源监测设备技术水平低,普及程度也不高,那些得到先进技术支持的水文监测设备处理数据的宽度与深度都占有较大优势,但是这些设备的造价也较高,想要其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就需要进行大量采购,并进行区域性的普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为精确的水文资源勘查数据,但是我国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并不能将其进行普及,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在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这不仅效率低下,数据误差数值也较大,参考价值低,直接导致了管理工作难度的增加。
2.3 建设项目空间跨度大,专业融合性强
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所包含的内容极多,比如水文测绘、水文测站、水情分析、数据中心等专业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土木工程建设、水文信息共享系统建设、流域監测系统、水文基本设施建设等都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专业融合性极强。而且,水文水资源建设与普通建筑工程不同,其工作地点并不固定,可能会涉及整个流域,空间跨度大,这些因素都导致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的难度剧增。
3 优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
3.1 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水文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得到数学模型、仿真模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辅助,才能妥善完成。所以在对水资源数据分析工作需要的信息进行采集时,得到这些技术处理系统的辅助,可以让整个工作开展的进程以及处理步骤都在工作人员的可视化角度下进行。水资源灌区的调度、水利枢纽分水处理等都可实现半自动或自动化的监控,信息收集工作的高效开展让管理工作人员的决策反应更为迅速,增加决策的正确率。
3.2 采集与传输数据信息系统的建立
数据信息的采集非常重要,建立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便于在多个采集区域进设置水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视频监控、闸位数据等,了解当地的水位、分干渠与干渠状况。以往灌溉区域通讯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超短波无线通讯网与数字微波通讯网,进入信息化社会后,以往的通讯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的要求,现阶段的图像、数据、视频与音频传输数量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依靠强大的信息传输渠道,将无线宽带与系统相连接后,便可实现数据的传输。
3.3 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可建立一个覆盖面积广,且能够实现所有图像、数据、视频、音频传输的计算机网络,便于及时了解到当地水资源的使用量与其他信息,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全球定位系统、地位信息系统,全球信息系统可随时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便于分析与处理数据。同时还可以结合模拟仿真系统,对采集到的信息以统一标准进行管理与存储。
4 结束语
通过对水资源信息化工作建设上对策提出,需要技术人员掌握的基本专业素质包括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管理经济学、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等。因为水文资源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也息息相关。只有将水文水资源建设工程上的管理力度进行针对提升,才能让工作质量得到切身实际的保障。区域政府与相关管理机构也应重视对水文水资源的制度管理,重点培育技术人才,增加技术与人员上的资源储备,让水文水资源勘测与科研成果得到日程上提升,造福与区域群众的基层生活。
参考文献
[1]石晓磊,赫明星,苏文峰.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169-169.
[2]王涛涛.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43).
[3]魏京莉.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J].水能经济,2016(2):37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