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与控制要点
2018-06-11田野徐猛
田野 徐猛
摘 要:当前,我国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的质量问题也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钢筋混凝土以其特性成为建筑的主要原料,被广泛应用到建筑施工当中。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问题以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控制措施
1.前言
建筑施工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作为常见的主要原材料,一旦质量出现问题,必然会引起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
2.钢筋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2.1混凝土原因
(1)支撑模具时,由于底层支撑的地基土的不完全性,浇筑混凝土时,力的支撑沉降,导致结构构件弯曲变形,产生裂缝;模具的几何尺寸不能很好地抓住。,造成横梁,板的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分支模板间隙过大,孔不修补,振动不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等,导致混凝土出现麻斑,蜂窝,露水等缺陷。
(2)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混合不均匀,模板,锯末,水泥条和钢筋上的油污不清洗,木模不浇水,影响混凝土强度。在混合之前混凝土未经过测量或混合,导致混凝土强度波动较大。未经测试随意使用外加剂,其中一些不准确会导致质量事故。
(3)混凝土搅拌和浇筑不能一起工作。一些混凝土混合直至浇注后,其持续时间远远超出规范,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振动不密集,容易产生麻痹,蜂窝和肌腱。
(4)拆除技术中的裸露会对模板和混凝土造成严重损坏。
(5)混凝土未按规定固化,不能控制混凝土水分蒸发,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施工缝的位置不正确,不应处理。混凝土周围的排水管,混凝土板楼风和其他施工没有得到适当的关注,导致裂缝和渗漏。
2.2钢筋制作方面原因
受力钢筋端部的弯头,吊钩或箍筋形式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入钢筋的材料不符合测试表;钢筋的接头加工不符合要求,并且重叠接头的长度小于规定值。有的项目没有钢结构质量证明和钢结构检测报告,有些钢表面出现裂纹,可见损坏,锈蚀或老旧钢板出现油污等,都可能导致质量问题。
2.3钢筋安装方面
(1)当钢筋位移超过规定值时,结构的安全性会受到影响,甚至保护层的偏差也会违反要求。保护层太大,横截面的有效高度会降低,组件载体减少的能力;保护层过小,发生碳化混凝土,发生钢筋锈蚀。
(2)钢筋捆绑松弛,发生位移和松动。
(3)钢筋的焊接质量不够。焊条质量,品种和规格的选择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部分重叠电弧焊接接头上的钢筋轴线未对齐,除了焊接头外,钢筋的中间线被加固。轴不在同一平面上。某些焊头不光滑,出现裂纹,灼伤和焊缝。
(4)施工管理不到位,不注意钢结构成品的保护,施工误差,施工违章等悬臂梁的施工,将力量错误地放置在下部弯曲或不正确之后不正确然而,当现浇混凝土板被浇铸时,钢筋通过弯曲变形,松动和移位,并且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受到纵向力作用的钢筋锚固长度违反了规范的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导致工艺上的下降。支持中断或坠落事故。
2.4模板施工原因
(1)不进行模板的设计,导致模板的刚性和强度不足。
(2)模板的安装不符合要求,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发生偏移。有些模板接缝不光滑,即使没有修补孔洞或间隙,混凝土也会倾倒,泥浆会流动,导致凹坑,蜂窝和其他缺陷。
(3)支护体系的问题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的坍塌;底层的低层压实不足,垂直底模的垂直支撑会使基础土壤因受到水分的浸湿而软化,并且受力的支撑也会随沉降而下降。它也可能导致诸如梁或板变形或裂缝等缺陷。
3.钢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保证了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材料是基础,建设是关键。这两者一起确保了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项目中,为了控制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3.1加强工程监控
加强各级领导,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素质意识,贯穿整个施工過程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保证相关措施,开展自查互检在建筑公司的活动。建立实时监控质量的激励机制,消除质量问题。
3.2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1)施工前对原材料的检验
在购买混凝土原材料时,应检查并接受进入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和生产日期。不合格产品应及时更换。对砂石等材料的要求应是高品质,高强度,理化性质稳定,并且使用与砂石相同的砂源。在选择混凝土工程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和气候条件,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混合比例和适应性,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种类和用量到水泥。在钢筋进料前,应根据设计要求,根据不同的等级和规格进行取样和测试。在同一批钢筋中随机取样,每一个拉伸,冷弯和化学分析试件各一个,每个拉伸,冷弯和化学分析试件各两个,并送到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试验,经过合格的钢筋抽样检查,他们可以购买钢筋。用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钢筋,水泥,沙子,石块等原材料只有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对混凝土原料的供应情况进行具体研究,确保混凝土灌注前的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浇筑面积,浇筑量,浇筑顺序,施工设备和停电应急措施,并逐一实施,以确保该项目顺利进展。
2)使用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浇筑混凝土前再次检查,以确保模板的位置,横截面尺寸和高程与设计一致,并且支撑牢固,关节紧密,模板上没有碎片。同时,应检查钢筋的种类,数量和规格。
3)全面检查搅拌机,桁条,运输机,振动器和输送管的准备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倒入的混凝土应根据原材料进行调整。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浇筑质量,并在混凝土后严格加水;对于泵送混凝土,要求泵连续工作,并且泵料斗装满混凝土,并且泵的允许中断时间不超过45分钟。当混凝土从高处坠落时,自由落体高度不超过2m,垂直结构高度不超过3m;随时检查振动器,以避免泄漏,振动和其他情况。检查控制模板的位置,钢筋的位置和刚度。如果发生螺纹钢移位和运行模式,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应特别注意在加固区域,施工缝,沉降缝和后浇带等加固区放置混凝土;振动时间越长,强度越大,混凝土越密实,质量越好;但循环量大的混凝土应避免由于振动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分层现象。振动时间应等到混凝土表面变平,泥浆浮起;垂直构件的底部应在50m?100mm范围内填充与混凝土组成相同的水泥砂浆。浇注应连续进行。如果它必须是间歇性的,它应该在前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浇筑底层混凝土;必须严格检查和区分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在梁和柱的接缝处,以防止低强度混凝土注入高强度混凝土构件。同时,根据具体浇筑情况,将试件置于关键位置,经标准培训后由试验机送至实验室。
3.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倒入后,必须保持一段时间以保持必要的湿度。在冬季施工中,应按规定添加防冻剂,并采取防冻保湿措施,确保水泥正常水化,防止收缩开裂。固化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好坏将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孙连平.浅析混凝土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知识经济,2017,(11):20
[2]林玉棠.后浇带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福建建筑,2016,(10):17
[3]朱世捷.浅析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7,(7):20
[4]邵中利,朱永华.浅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