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2018-06-11饶志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管理

摘 要:大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展和组织大众文化活动要立足于大众文化的大众化属性,将更为丰富的文艺形式带到广大群众眼前。同时,要将大众文化的定义提升到先进文化的高度,同时结合优质的文化内涵。本文采用公共管理视角,对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1大众文化发展概况

“大众文化”一词出现于20世纪的美国,其形成与发展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而进行的,文化在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时呈现出一种文化工业的形态,文化成了消费的一种对象,成为一种商品,如同工业生产一样,呈现出标准化﹑集约化﹑流水线化的发展特点。大众文化的形成满足了大众对生活的感官需求,使文化从精英与贵族手中的独占物变为大众共享之物,但是这些因素作为大众文化的优点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所批判的弊端,当非物质性的文化堕入物质性的现代工业社会时,必然会沾染物质性,文化会如同商品一样成为使人们异化的工具,人们的独立自由思维也因此缺失,文化既缺乏创造性,也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在当今的中国,大众文化也面临着自身发展的困境。我们可以发现,大众文化是反映大多数人文化取向的群众性文化,其无论在数量﹑空间以及时间上都极具延展性,而且依靠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这种延展性急剧增长,同时展现出商业性﹑流行性与庞大性的特征,大众文化自身與现代文明的契合使其成为当代主流文化,因此大众文化不仅是文化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大众文化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当今文化发展的诸多问题中必须考量的重大课题。

2大众文化的特点

2.1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来源于生活,而不求高于生活,它以民众的视野来看待问题,这就使得大众文化弥补了精英文化同人民大众之间填不满的鸿沟,从而成为人人都能够接触和涉猎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的语言是世俗的,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它的内容是程式化的(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不再成为只能在书房里研究的高深的东西),正如约翰?费克斯所言:“如果一个文化资源不能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那么,它就不会是大众的。”大多数人的文化诉求只能通过大众文化这种通俗的形式达成,所以大众文化具有异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2.2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

身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人精神负担日渐加重。大众文化不像是精英文化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疏导,起着引导的作用,而更多的发挥了发泄的功能。中国最早的娱乐节目出现在湖南卫视,因此湖南卫视在一定时期内,都处于中国大陆卫视收视率的中心,但是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以及民众对于娱乐的需求,各地方台纷纷效仿湖南卫视,制作自己的娱乐节目品牌,不仅如此,还从韩国,日本等国引进娱乐节目模式,经过加工炮制而满足中国民众对于娱乐的追求,因此,有人说现在社会是“娱乐社会”,我们进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

2.3大众文化具有便捷性

现代人生活速度的加快,使得现代人投身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在科技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抛弃代表了精英文化的纸质书籍和报刊,而选择以电子媒体搭载的文学或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吃饭的间隙浏览新闻,阅读小说,听音乐,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2.4大众文化具有文化普及性

从前只能放置在书页上的文字,现在在手机上也能阅读,以前只能在报刊上阅读的新闻和资讯,现在在手机上就可以浏览,并且形式多样,大众文化在促进出版书籍转换为电子书籍,促进手机、电视等大众媒体扩大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的时候,也为文化的传播开辟了一条路径,如现今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就积极采用大众传媒方式,用漫画图解国家政策,警察开通微博编辑防诈骗的歌谣等。

3公共管理学视野下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措施

3.1引导先进大众文化活动

(1)以民众为导向,组织发展先进文化活动。大众文化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在发展大众文化时,要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点,要让大众文化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热爱的文化,能够展现广大人民生活,体现广大人民精神风貌。应该服务于广大人民,既服务于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服务于现实生活。新时期下,组织大众文化活动应结合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可以用诙谐幽默的文化样式,将人民群众需要了解的医疗卫生、法制安全等信息包装起来,让这些知识能顺利地走到群众心里。

(2)多角度引导大众文化活动。在引导和组织大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文化的先进性。首先是选题的先进性。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如同民族脊梁一般的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对于广大人民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可以起到较好的平衡作用。传承民族美德对于我国的安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大促进作用,在发展先进文化时,可以考虑融入民族传统美德。不只是民族美德,在我国的悠久历史中还有许多精深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也应该融入大众文化中。21世纪是包容、交流的时代,我国民众的眼界较为开阔,对于海外文化的接受程度非常高,组织大众文化活动时,也可以适度地迎合民众需求,将优质的外来文化引入其中。其次是形式的先进性。当开展大众文化活动需要采用较为优质的文化形式,文化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广泛学习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广大群众更加喜爱。

3.2抵制不良文化,净化大众文化土壤

为了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给优质的大众文化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需要对不良文化做出抵制。

(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现在有着众多优秀文化,但也依旧流传着少数糟粕文化,这些消极文化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想要彻底地抵制这些恶劣文化,首先需要国家加强法制建设,将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列入国家打击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使糟粕文化的制造传播者有所忌惮。一旦有关部门发现了这类现象,才能够有法可依,对倾倒文化毒素的犯罪分子予以严厉打击。

(2)加大执法力度。国家要加强对文化犯罪的管理,一旦收到相关的举报信息,需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部分文化领域的毒草都转入互联网领域,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和手段更为毒辣,谋取利益已经不是他们单纯的犯罪目的了。近年来,许多社会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诱骗青年走上歧途,更有甚者利用互联网使青少年产生极端心理。相关案例触目惊心,有关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也做出了一定的反应,缉拿了部分犯罪分子。为了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反应速度,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将花样百出的不良文化消灭在萌芽期。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在与不法分子做斗争的过程中,应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的力量,引导人们抵制不良文化,举报不良文化的传播者,让网民自觉成为抵制不良文化的情报员。

结语:大众文化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众多中国本土文化的烙印,还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中国文化的外国文化的基质。这些文化因素充斥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一系列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大众文化现如今在中国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并且未来还将可能继续发展壮大和繁荣。因此,如何引导大众文化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才是当前文化界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吴世彩.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71.

作者简介:

饶志平,在读硕士,讲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法学、高等教育管理与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近年来“传统”在大众文化中的“生长”——以“现象级”影视作品为探讨中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