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油藏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与开发对策研究

2018-06-11王勇马志国陈少鸿刘清张红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技术对策开发方式采收率

王勇 马志国 陈少鸿 刘清 张红香

摘 要:油藏条件是决定断块单元采收率高低的内因。不同类型断块油藏地质特征存在明显差异。Ⅰ类边底水断块天然能量充足,内部断层少,储层物性相对较好;Ⅱ类简单断块单个油藏含油面积大(大于0.5 km2),构造较简单,储层发育较稳定,能够形成完善的注采井网;Ⅲ类复杂断块单个油藏含油面积较小(0.1

关键词:分类油藏;开发方式;注采井网;采收率;技术对策

目前断块油藏按照开发方式及含油面积能否形成注采井网划分为Ⅰ类边底水断块、Ⅱ类简单断块、Ⅲ类复杂断块及Ⅳ类极复杂断块四种次级油藏类型。断块油藏按照开发方式及含油面积能否形成注采井网划分为四种次级油藏类型,不同类型断块油藏采收率差异较大,本文选取典型单元进行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初步总结出影响断块单元采收率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类型断块油藏提出目前比较适宜的开发手段,以达到高效开发,最大程度提高单元采收率的目的。

1、影响断块油藏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1)油藏条件是决定断块单元采收率高低的内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断块复杂程度决定不同类型断块油藏采收率差异较大。随断块复杂程度增加不同类型断块油藏平均采收率呈下降趋势,不同类型断块油藏采收率低限值基本接近,集中在15-20%之间,而采收率高限值差别较大,也就是说现井网下不同类型断块油藏单元所能达到的最高采收率不同,Ⅰ类边底水断块采收率高限值最高达65.4%,Ⅱ类简单断块次之为51.3%,Ⅲ类复杂断块43.5%,Ⅳ类极复杂断块采收率高限值最低仅为37.4%。②储层及流体性质不同导致同一类型断块油藏不同单元间采收率差异仍较大。对不同类型断块油藏按照渗透率及粘度进行分级统计,发现油藏采收率与储层渗透率及原油粘度都有一定对应关系,同一类型断块油藏中高渗单元的平均采收率明显高于低渗单元,而粘度高的单元的平均采收率则低于粘度低的单元的平均采收率。

(2)开发调整精细化程度不同是加大断块油藏采收率差异化的主要外因。以某断块沙一、沙二段单元为例,两个单元的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基本相似,但是开发效果却有明显差异,沙一段比沙二段采收率高19.4%,采出程度高26%,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两个单元的开发调整精细化程度不同,导致开发效果不同。从层系适应性方面分析,沙一段含油层系少为4个砂层组6个含油小层,且主力小层均由水平井控制,层间开发矛盾小,层系适应性较好。沙二段含油层系多为13个砂层组18个含油小层,井段长,且存在高渗高粘层,各层间的天然能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大段合采导致层间干扰严重,影响采收率的提高。从井网适应性方面分析,沙一段在2015年投产4口水平井整体调整,主力小层沙一32,沙一33,沙一42都有水平井控制,井网相对较完善,储量控制程度高,而沙二段投产的27口井中目前已有18口井因井况问题停产,由于区块地面情况复杂,井网完善难度大,导致井网严重二次不完善,因此沙一段开发效果明显好于沙二段。

2、适宜不同类型断块油藏的主要开发手段

(1)Ⅰ类边底水断块

①水平井调整可以改善开发效果。边底水断块直井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具有以下特征:受断层遮挡,沿断层一线剩余油富集,可以通过精细刻画段棱,沿断层线部署水平井挖潜;底水錐进,井间剩余油富集,可以通过加强剩余油认识,井间部署水平井挖潜。以某断块馆陶组为例,该块1983年投入开发,至1998年10月,油井总井41口,开井24口,大部分直井因高含水关井,含水95%,采收率仅11%,开发效果差。单元分别于2002年、2006年、2010年、2016年在油藏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四轮水平井调整,分别提高采收率2%、2.9%、5.2%及4.5%,单元取得较好开发效果。②辅助人工边外水驱补充地层能量,优化产液结构。边底水断块油藏长期利用天然能量高液量生产,特高含水期面临地层压力下降大的问题,需有效补充能量,满足油井提液要求。

(2)Ⅱ类简单断块

①深化断块层系及井网调控模式,提高层系及井网适应性。逐级细分调整,减缓层间干扰,逐层完善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以某断块7-9砂组多薄层为例,该单元通过采用三级细分配合矢量井网,配套分质分压注水,最大程度均衡水驱的开发模式,取得了良好开发效果,调整后日油能力增加34.1t,含水下降15.1%,采收率由原来的35.4%提高到47.9%,提高了12.5%。②充分利用水动力学方法,改善水驱效果。借鉴边底水油藏开发模式,通过边外底部大排量注水形成人工底水,提高水驱波及,并结合水平井调整,取得良好开发效果,采收率达到84.1%,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出现明显转折。

(3)Ⅲ、Ⅳ类复杂、极复杂断块

主要通过加强复杂小断块精细研究,提高储量控制及水驱动用程度,包括三个方面:精细构造研究,深化地质认识,落实构造高点和无井断块,提高储量控制程度;精细潜力评价,由按断块区、砂层组评价细化到按自然断块、小层、单砂体分析潜力;精细井网完善,由按断块区、砂层组优化转为按自然断块、小层、单砂体优化注采井网。其中精细构造研究和精细潜力评价是好的开发效果的基础,精细井网完善是取得好的开发效果的保障。以某断块为例,该块2016年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共删除断层13条,新增14条,有12条断层位置发生变化,断块数增加9个,为完善注采关系和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注采井网进行分块完善,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注采对应率由75.7%提高到88.3%,采收率由30.7%提高到37.4%。

3、认识及建议

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好坏除与储层及流体性质有关外,还受到开发过程中调整精细化程度的影响,由于储层及流体性质人为无法改变,因此决定断块油藏开发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是开发调整方式及好的开发手段的应用。建议在开发过程中加大不同类型断块油藏井网模式研究,通过井网调控改善开发效果,同时加强水动力学研究,探索新的水驱模式,改善水驱效果。

参考文献:

[1]谭仲平.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开发特征及主要技术.断块油气田,2015,7(3)

[2]陈元千.水驱体积波及系数变化关系的研究.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12(6)

猜你喜欢

技术对策开发方式采收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数字海洋的开发方式选择和研究
游梁式抽油机平衡标准判别与优化调整
车身开发中的尺寸工程技术之我见
缅甸水资源开发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铁路客站设计与综合开发方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