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8-06-11王灵邱雪林
王灵 邱雪林
【摘要】职业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训的过程。本文主要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
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校企合作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培养,找到一条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学生到企业实习,既接受專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同时又能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因此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校企合作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常见可分为学院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及校企共建式模式。
1、学院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学院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采用引进企业高技术型人才和企业技术设备模拟企业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培养,使之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单位用人需求。由于师资队伍中理论型教师较多,十分熟悉企业一线操作的实践型教师很少,同时,学校在进行理论教学时,缺乏相应的技术设备支持。因此为了弥补不足,高职院校常采取引进企业生产技术骨干和行业专家充实兼职教师,引进企业生产技术设备,模拟企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学。
2、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企业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主要以企业为主导单位,学校培养学生主要为企业进行服务,这种模式又称之为“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到师资建设等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学校负责教育学生理论基础及日常管理:企业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及经营模式,负责学生实习指导和生产教育,企业根据人才需求及学表现,学生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实现就业,打到企业人才需求的目标。
3、校企共建式模式。校企共建式模式则主要是前面两种模式的结合及变通,其开展模式多种多样,表现为企业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定期校园招聘,企业定向实习,学校企业组织开展活动等。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的选择空间更广,创新能力更强,学生与企业的选择范围更广。
二、国内离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机构一直积极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高职教育先进经验和操作方法,但是尚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层面。学校资本投资大,负担过重。从当前的校企模式来看,学院主导型校企合作模式需要引进企业高技术型人才和企业技术设备模拟企业环境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技术培养,而外聘企业人才及购进企业设备往往耗费巨大,尤其是制造类设备,一个设备可能就要耗费百万,而少量的购入设备又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如何控制资本的投入及产出成了校企合作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由于目前高职教育仍是采用“理论型教师”为主,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进车间、下企业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同时由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相应的实践操作教学、课程考评等都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学生无法达到学习效果。
学校重视程度不足,未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体制。由于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多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疏通学生就业渠道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因此学校在进行校企合作时,不够重视企业需求,从而出现专业设备脱节、课程开发滞后、实训场地不足等情况,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学校实习成绩的考核标准很难统一。
职业院校自身的瓶颈。一些职业院校存在管理水平落后、办学模式普教化、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脱节,学校也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失去了吸引企业的魅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求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上的变革。没有学校的变革,为校企合作做好准备,有效的合作机制是不可能形成的。
2、企业层面,,企业合作动力不足,临时应付现象明显。大多数企业对人才选拔还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的认知层面,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愿意花费精力在培养人才中,这种认知导致校企合作往往名存实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敷衍了事,临时应付现象明显。企业重视程度不足,顾虑多,校企合作效果不好。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往往更重视经济效益而不是培养效果,对学生的投入希望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教育的成效周期较长,这与企业的利益不相符。而且,由于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不稳定因素较大,企业的人事变更、经营决策的调整等都在影响校企合作。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一般不会把核心机密用于校企交流和教学研究;还有一些企业出于对安全风险的考虑,不愿接纳学生实习。
企业缺乏教学经验与日常管理,学生安全缺乏保障。校企合作需要学生来回往返在企业与学校之间,而学生在校外时间的安全则需要企业来进行保障与管理,而企业往往缺乏相应得经验与精力去对学生的校外活动进行保障,学生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极易引发事故。
3、政府层面。目前,我国在政府层面虽已出台多项政策来保证高职教育及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但实际实施仍然有困难。一是资金投入,支持力度等还未到位,企业缺乏政府的税收优惠支持,学校缺乏资金投入,校企合作难以开展。二是学校不了解政府政策,对扶持政策学习宣导不够,造成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总结
正因为以上各方面原因,造成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停留在解决部分学生就业或实习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没有把校企深度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仍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探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