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是教育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018-06-11马良柱
马良柱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这无疑为作为事业单位的教育电视台的生存与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支撑并指明了改革路径。十九大刚过的第18个中国记者节之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调研中国教育电视台时提出:教育电视台“要履行好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主力部队职责,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战略;要坚持教育立台,打好教育牌,体现教育特色,坚定不移走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这个讲话让全国教育电视工作者备受鼓舞,既坚定了大家从事教育电视事业的信心,又增强了做好这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可以说中国教育电视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得益于电视传播内容的差异化和传播对象的分众化。早在许多年以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电视,大有可为”。陈宝生部长调研中国教育台时所提的要求,正是对习总书记“2.19”讲话精神在教育电视这一领域的具体落实,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013年以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出现大幅下滑后,如何求生存、求发展成为大家共同面对的难题。教育电视台又该如何冲出困境、实现良性发展,这无疑是每位教育电视人所要寻找的答案。武汉教育电视台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和努力,深感教育电视台只有坚持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台理念并积极践行,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于教育性
教育电视台突出教育性本属天经地义。但相当长一段时间,或因地方财力有限,一些教育电视台得不到最基本的财政保障不得不削弱教育教学节目的生产而去面向市场,以获取经营收入。也有部分教育电视台未能突出应有的教育特色而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门必要的财政投入而中断播出。
2013年以前,上級拨付给我台的财政资金一直较少,基本仅限于二三十名在编人员的人头经费及很少一部分设备专款,全台近百名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保及所有节目制作、购置、传输和重要设备添置等约占全年总支出80%的费用靠广告经营获取。
过去多年我台的广告一直以4A公司的广告为主,其所占收入份额达全部广告的80%,因而对收视率的要求非常高。为此我们曾一度压缩和裁撤了教育新闻节目和部分教学类节目,集中多数采编人员开设了两档能够赢得较高收视率的社会民生新闻及趣闻节目。有了足以维持全台基本运转支出的广告收入,多年来我们也一直未对财政资金投入提出任何要求。因此,加上我们在教育新闻宣传方面取得的成绩,上级部门对我台教育教学节目的多样性和总量也未作较多要求。
客观地说,对教育新闻宣传我们一直有着较高追求。面对省、市、区电视台林立,台与台之间、同台不同频道之间相互竞争激烈的态势,我台提出“最及时、最全面地传播教育资讯,最深刻、最生动地报道教育典型”的教育新闻栏目口号。我们常说,其他节目我们不与综合台比,唯独教育新闻,我们必须突出4个“最”字,以彰显自己的专业特色。对某些题材和体裁都相同的重要教育新闻,在年度省、市广电节目评比时,报送单位往往少则2-3家,多则6-7家,而我们的作品大多会最终胜出。用评委的话说:教育台记者做教育新闻确实老道一些。这也正如陈宝生部长所言,对教育宣传,教育电视台“要履行好主力部队职责”。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武汉教育电视台共有319件作品获湖北广播电视奖,其中一等奖80件;72件作品获湖北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4件;另有4件作品获国家广电总局和教育部奖。
随着电视广告市场的整体变冷,尤其是4A公司广告订单的锐减,长期以来收视率高度商业化的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正逢武汉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领导对我台节目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审时度势迅速将节目设置回归教育,把原来两档日播的非教育新闻栏目停播,其采编播人员经重新整合后,相继推出了《平安校园》《经典诵读》《科学讲堂》《家长学堂》等9档周播栏目,加上原有的《教视新闻》《名家论坛》及《音乐大师课》等多档自办和引进栏目,使整个频道教育教学节目的多样性和总量得到显现。
关于公益性
强化公益属性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对于教育电视台的单位属性及经费保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一直有着明确的文件规定。《教育电视台站管理规程》(教电[1997]4号)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教育电视台、教育电视收转台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直属事业单位,其机构与人员由当地政府列入事业编制。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教育电视台站的建设投资与日常经费要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逐年增加对教育电视台站的经费投入。
依照上述政策,随着我台教育类公益节目的不断增加,我们申请财政资金的理由愈加充分,额度也不断提高。经过三年多的不断努力,我们用于公益节目生产的全部设备及公益节目的制作和购置经费全由财政提供保障。在电视节目传输上,也由于我台公益节目的占比不断提高,并依照国家教育和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文件规定切实承担起转播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要新闻节目的义务,我台节目在有线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上的传输费用乃至近亿元的演播大楼建设和全台整体搬迁的费用也全由财政资金予以支付。
在申请财政资金的操作层面,部门年度预算编制一定要引起单位负责人的高度重视。项目的确立必须与单位职责任务及下一年度的具体工作目标紧密联系,并逐一精准估算各分支项目所需费用,在此基础上努力与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尽可能在商得一致的情况下再提交正式的预算报告,同时在报告中一定要表明项目的公益性和必要性,并通过项目的实施,说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
根据政策并通过节目所显示的教育性、公益性的业绩申请财政资金,看似简单,却饱含着教育台管理者的智慧、情感和执着。它既需要我们掌握向上级领导和相关人员表达单位诉求的充分的政策依据,又需要我们具有见缝插针、灵活机智且拿捏有度的沟通能力,更需要我们具有充满耐心、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不胜不休的毅力与勇气。
关于服务性
就教育电视台而言,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大都定为公益二类,由财政给予差额拨款。在我台,尽管财政资金作了必要保障,但所有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社保支出仍靠自筹,仍需广告和多元化经营。也就是说在服务好教育宣传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经营性服务,特别是做好政府购买的服务。
广告收入越来越少、其它经营活动的市场竞争又越来越激烈,这是传统媒体面临的总体态势。那么教育电视台的突破口又在哪里?正如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袁小平所说,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电视资源。显然,我们的经营之道在于用好资源,根本则在于做好服务。
搞好在校学生的教育,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当然是主体,而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其他工作部門及相关人民团体,依据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也同样承担着相应任务,每年都要主办大量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社会教育活动。由于这些机关的人员较少,对参与活动的学生的组织发动工作又缺乏经验,往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具体承办。自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单位又具有经营职能和电视资源的教育电视台具有先天优势。2017年,我台共承办市内党、政、军、群机关主办的优秀童谣征集及展示、中小学生环保知识大赛、中小学生军事特训营等公益性教育活动28项,其中仅在我台14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的相关活动就达35场。
此外,随着财政拨付的生均经费标准不断上调及中央“八项规定 ”的严格执行,学校用于购买服务的公用经费日益充裕。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努力为他们提供经营性服务成为教育电视台的又一市场资源。仅2017年我台就共与近40所公办学校签订了除新闻报道之外的宣传及电视节目制作服务合同。
由于以上两类项目的委托单位全部使用财政资金,几乎不会遭遇任何市场风险,只要我们服务到位,大多都能保持长期合作。反过头来通过这些活动制作的电视节目,又进一步丰富了整个频道的教育内容。在开展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安排时,又传出利好政策,为扶持传统媒体,财政部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党报、电台、电视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时即使费用额度超过相关标准也无需进行招投标。可见,紧紧依靠教育、切实打好教育牌并通过周到优质的服务,纵然是市场化运作,也能使我们尽力规避市场的竞争与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深切感到,坚持教育性、公益性、服务性,是教育电视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注释:
①详见《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0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