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
2018-06-11林清玄
林清玄
参加有关青少年问题的座谈会,与会的专家都大谈教育问题,轮到我发言,我说关于教育我的看法很简单,只有两句话:“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
与会的人都大感惊诧,因为既然是这样,教育就无用了,还需要教育干什么呢?
我说,每一个孩子投生到这世界就像是一粒种子,种子虽小,却一切都具足了。
假如这一粒是榕树的种子,那么就要以榕树的特质来帮助种子的成长,但是不管多么努力照顾,榕树的可能性是:一变成大榕树,二变成小榕树,三根本不发芽成长。纵使用尽一世资源,也不可能使榕树的种子成为松树,或成为现在最昂贵的红豆杉。
教育可以做的范围大概如此,即使再天才的教育家也不应该渴望把榕树变成松树,比较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似乎都是在努力着,希望每一个小孩子都成为红豆杉,于是耗神费力地做改变种子特质的工作,这是因为大家都相信红豆杉才是最有价值的缘故。其实,国宝级的红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做家具,平凡的榕树又何尝不能做风景,不能让人在庙前乘凉呢?
教育,是在使一棵紅豆杉长成好的红豆杉,尽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好榕树,不负其质。齐头式的教育,将会使许多红豆杉变成榕树,或使榕树长得像红豆杉,那就完全错了。
只有立足平等的教育,使草木自己成长,每个人的本质才能得以发挥。
我主张“好的小孩教不坏,坏的小孩教不好”的第二个原因,是认为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在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什么内容。一个小孩如果内在的渴望被唤起,真正想为这渴望去努力,他就不容易变坏了。
反之,一个孩子的内在渴望没有被唤醒,他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庸庸碌碌终其一生,一是充满反社会的倾向。
“好的小孩子教不坏,坏的小孩子教不好”的第三个原因,是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孩子有好的本质,必须自己先有好的本质,这样孩子们就不至因环境的关系走上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