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笔谈”打开心灵之门

2018-06-11

科教新报 2018年48期
关键词:笔谈文集爱心

第一天走進这个刚刚接手的班级,教室里的杂乱与无序超出了我的想象。如何能唤起孩子们的爱心与责任心,营造一个和谐快乐、充满幸福的班集体?我决定尝试从创办“文集”入手,用“笔谈”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门。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第一个文集《爱心集》诞生了。我要求学生们每周都在集子上至少积累一件让自己感激或者感动的事。于是,学生开始在《爱心集》上记录自己的感谢,事情或大或小,但都发自真情。他们感谢老师在课堂上鼓励的眼神,感谢同学借给自己一支笔,感谢妈妈的爱心早餐,甚至感谢上学路上的一缕清风……

班级整体气氛越来越和谐,可是孩子们还会时常出现不快乐、闹情绪的现象。为此,我们的第二本文集《悟花集》也应运而生了:我让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把这些优点记录在《悟花集》里,根据被提名的次数,评选出“魅力之星”。

效果是显著的。因为《悟花集》的诞生,我发现教室里大声叫嚷的少了,拉帮结伙的没了,班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与温暖。

不久之后,在我的倡议下,孩子们建立了一个“勤俭银行”。于是,我们的第三本文集《拾贝集》又诞生了。说是文集,其实就是一个记帐本——孩子们把那些废纸水瓶之类的东西收集起来卖到回收站,把卖废品的钱攒起来,用这些钱,为班级文化建设添上一抹精彩的点缀,为过生日的同学送上温馨的祝福,新年、教师节,为老师们送上祝福。记帐本上,一笔笔的收入支出记录得清清楚楚,每一笔收入都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所有的这些,使得他们懂得了节俭,更使得他们懂得了物力维艰;每一笔支出又表达出了孩子们对他人对集体的关爱,更使得他们懂得了感恩。

随着我们的《爱心集》《悟花集》《拾贝集》渐渐厚实起来,孩子们的人生积淀也厚实起来。

郑海丰

猜你喜欢

笔谈文集爱心
《熊铁基文集》出版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爱心树(下)
《郭汉城文集》简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名优之死》笔谈——《名优之死》表现了什么
《名优之死》笔谈——艺术与爱的“堕落”
大学生就业研究(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