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BL_CBL_LBL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牙周病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11王惠宁曹金芳潘乙怀

浙江医学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案实验课实验组

王惠宁,曹金芳,潘乙怀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27)

牙周病学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我院牙周病学的实验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内容示教为主,缺少对疾病的检查、诊断模拟情景,致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影响牙周病学实验教学质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临床实习前技能和临床诊疗思维的培训,已成为牙周病学实验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将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 team_based learning,TBL)和案例式教学法(case_based learning,CBL)引入实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法 (lecture_based learning,LBL)结合,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温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2014级五年制本科60人为研究对象,将1班(30人)设为实验组,2班(30人)设为对照组。实验组男17人,女13人,平均年龄(22.3±1.6)岁;对照组男16人,女14人,平均年龄(22.6±1.5)岁。2组学生的年龄、性别、成绩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牙周病学实验内容包括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松牙固定术和牙周手术共计16学时,分4次实验课完成。全部教师均经过统一培训,在课前进行了实验课的集体备课,2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课的授课。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即LBL方法,一般每次实验课安排4个学时,160min。例如牙周手术,首先在课堂上对牙周手术如牙龈切除术、翻瓣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理论内容进行复习和回顾,然后利用多媒体、模型等辅助教具讲解手术的具体方式如切口位置、角度、方向以及缝合方法等,在每次实验课的前30min,教师通过PPT等形式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讲解,然后教师进行操作技能的演示,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实验操作练习。

1.2.2实验组采用TBL_CBL_LBL多元化教学方法。实验课每次均为4个学时,160 min。教学过程中以实验大纲为依托,各章节实验内容为指导,根据实验内容的知识特点和难易程度,灵活运用TBL、CBL、LBL教学方法。首先,在实验课前一周,将与实验内容相关的临床病案发放给学生,学生充分运用教材、网络、录像等多种途径进行自学。以牙周手术实验课为例。实验课上将学生分成2组,利用15min进行组内讨论,再用25min的时间,进行组间讨论。每组选出一个组员进行发言,不足之处可以由组内其他组员补充,另一组组员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或意见。本次研究选用了临床病案“不能吃东西的牙齿”,2组学生对于“是诊断为药物性牙龈增生还是药物性牙龈增生伴有慢性牙周炎”“患者是否需要停用络活喜降压药”“该患者需要牙龈切除术还是翻瓣术”“采用牙龈切除术或是翻瓣术的优缺点”等问题开展激烈的讨论,然后2组分别提出相应诊断和治疗手段。在病案的讨论中,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讨论的主体。在组间讨论基础上,教师用20 min的时间,采用LBL教学法讲授与操作技能相关的实验内容,着重关注相关实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最后教师演示临床操作,学生根据示教内容进行操作练习。

1.3 教学效果评估

1.3.1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分别以笔试和人头模操作形式考核。考试统一命题,2组学生在相同条件下完成考核。

1.3.2学生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全部的60名学生发放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且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填写。共发放60份试卷,收回60份,全部为有效试卷。问卷调查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7个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n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实验组3090.26±3.2389.03±3.57对照组3086.33±3.7482.33±2.64t4.3598.266P<0.001<0.001

2.2 问卷调查结果

在问卷调查的7个问题上,实验组学生对TBL_CBL_LBL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均优于以LBL为主的教学方法(P<0.05)。见表2。

表2 2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n(%)]

3 讨论

3.1 TBL_CBL_LBL多元化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牙周病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实验课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操作示教,学生根据教师的示教过程,进行实验课内容的技能练习。但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应用的衔接略显不足,尤其是对于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总不能恰如其分地将所学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我们在临床实习前的实验课上引入CBL教学法,通过病例分析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结合,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实验技能在临床诊疗的运用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上均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说明TBL_CBL_LBL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巩固学生的专业实践理论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积极性等方面相比于单一的LBL方法更具有效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TBL_CBL_LBL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学习兴趣、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给予了一致性的肯定。此外,通过CBL病例的分析,能拓展学生发现问题的思路,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形成临床思维能力奠定基础,这与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2]。另外,在TBL_CBL_LBL多元化教学中,通过对病案的科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促进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进入临床时从“学生”向“医生”工作角色的转换[3]。另外,以小组合作的TBL教学模式,还培养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组间的讨论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

3.2 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深刻体会到学生的参与热情,这种热情也鞭策教师努力完善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使其在牙周病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该教学法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整个教研室乃至教学办公室的大力配合,需要更多教师的参与。因此,合理的管理和高效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其次,不同教学方法的引入,不仅要修改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课堂节奏,并且每个授课的教师均要熟悉整个教学变化和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另外,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应及时把握讨论进度,避免偏离主题;最后,临床病案的编写至关重要,高质量的临床病案既能涵盖所有的关键知识点,又能将前后知识点融会贯通,避免内容过多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查找资料而随之产生应付心理,保证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病案实验课实验组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有趣的实验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