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势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研究

2018-06-09陈镖

戏剧之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

陈镖

【摘 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均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的任务。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薄弱的一环,乡镇和村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为各地各级文化部门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国各大城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主导,通过加强城乡统筹、完善保障措施、增加财政投入等手段,积极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但是,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国家要求的建设目标相比,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试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分析近年来设施建设发展态势,探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232-02

一、福州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据统计,福州市现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3家,覆盖率为100%;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有2627个,设置率为80%以上;农家书屋有2195个,基本实现每村覆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完成1058个村、58012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实施行政村广播室建设工程,为全市所有行政村提供广播信息服务,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一)政策保障措施不断完善。2015年以来,为配合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福州市出台了《福州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5-2017)》《福州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福州市“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等政策文件,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下简称“设施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二)财政经费投入逐年增长。近年来,福州市不断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从2011年的56434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004万元,为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市财政设立了农村文化专项经费150万元。同时,为推动示范区创建,市、县财政共配套了近800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设施建设。

(三)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和2017年福州市相继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提升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后将确保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均达到国家三级站以上评估标准,部分县(市)区必须70%以上达到二级站标准;全市80%的行政村(社区)均建有文化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广场,有效整合各类资源。

(四)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各级文化部门坚持公益属性,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向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群众提供演出、展览、阅读和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以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三下乡”等文化活动;提升“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满足上班族、在校生等群体的业余(课余)阅读需求。目前,全市已建成50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并将继续开展此项目的建设。

(五)群文品牌影响日益广泛。目前,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形成以“激情广场大家唱”“广场舞”主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全市各公园、社区现有激情广场文化示范点100个。同时,各县(市)区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了特色文化县镇村三级联创活动,逐步形成“一村一特色、一乡一品牌”文化分布格局。

(六)场所管理服务日趋完善。印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要求各场馆制度上墙、人员到位、图书归类清晰等。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鼓楼区“一老一少一普”(居家养老、少儿成长、文化普及)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已日渐成熟。采用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模式和“大馆带小屋(室)”模式,规范对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

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设施建设水平程度不一。城市和乡村、各个县城之间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差别较大。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各种文体设施配套齐全,相对比较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建设标准方面,还存在着面积不达标、功能不齐全等现象。

(二)部分县区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的县文化局都没有固定的公共文化活动预算经费,基本上都是开展一次活动申请一次经费。乡镇、村文化设施的经费短缺更是普遍现象,致使基层文化设施活动量少,严重的连文化设施正常开放都成了问题。

(三)基层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公共文化设施建好后,需要人员去管理。而农村文化协管员待遇偏低,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经常被抽调从事计生、拆迁等工作,业务技能较低,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四)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化。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基层群众能接觸到的文化活动、文化形式已十分多样化,然而部分基层文化站和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仍然满足于简单、陈旧的文化服务,不能很好地吸引群众参与。

三、对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必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多元化、常态化的投入机制,确保与公共财政收入同步增长,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运行、维护和公共产品的生产、供给提供基本保障。目前,福州市正在创建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设立农村文化专项经费”“保证每个村(社区)每年3万元的经费”等措施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注重资源整合。建议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凡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符合建设标准的,一律不再进行改扩建和新建。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重在完善、补缺,对个别尚未建成的进行集中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以村(社区)文化室、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住宅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闲置校舍、办公场地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为基础进行集合建设,鼓励结合祠堂、旧民居等进行整合利用。”

(三)要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各级文化部门要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设立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采取“政府买单送戏下基层”、文艺院团文化惠民公益性低票价演出、为市民发购书券等形式,将文化主动送到人们面前。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VR体验馆”“数字图书馆”等数字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主动对接市民的需求。

(四)要切实提升队伍素质。建议进一步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并以之为基础,建设各类文化辅导员队伍。同时,要积极发动乡村能人、“非遗”传承人等社会力量,充实基层的文化工作人员队伍。另外,可与有关部门合作,将大学生村官吸引到文化队伍中来,并在考核中对参加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学生村官予以一定的奖励措施。

总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央重大的文化任务,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统筹发展,共同提高公共文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文化通报第10期,文化部办公厅2015年4月21日印发。

[2]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闽委办发〔2015〕58号。

[3]2016年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EB/OL].福州新闻网,2016-2-25.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新时代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体系构建探析
让“绿色”融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开发区“双创”服务体系探索与思考
建立完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服务体系研究
构建复杂适应的海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