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旦台步表演及练习方法
2018-06-09石明春
石明春
【摘 要】我国戏曲艺术中的程式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它是依据生活逻辑與艺术逻辑加以升华的结果。要想学好老旦的程式动作,首先要了解老年妇女的特点。
【关键词】老旦;表演
中图分类号:I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9-0037-02
妇女进入老年阶段,生理和精神面貌都将发生明显变化。外观上,一般头鬓变为花白,脸上皱纹增多、加深,下肢变沉。因此,走路时上身带着下身,有时要借助拐杖。同时声音变粗,记忆力减退,说话唠叨,逻辑性变差等。根据老年妇女的这些特点,演员应该反复进行身段训练。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尤其是演员,在舞台上,无论是站还是坐,都应选取最佳角度与姿态,以便表演时传达美感。
一、站相
(一)徒手
老旦的站相与其他行当略有不同。它要求演员的头要正、颈要直、两眼向前平视,双肩放松,腰里要撑住劲儿,不要腆胸,右手放在本人的腰带前,左手放在小腹左边,双脚要形成斜八字。要一脚实、一脚虚(前脚实、后脚虚),这种站法既不是正八字,也不是丁字步。
持拐
手持龙头、鹿头拐时,拐要稍向里收,不要支出去,行动时要先出拐,之后再动身子。
二、坐相
老旦由于“老”,因此在舞台上坐的时候居多,这就要求演员在坐的时候要选好角度,端正姿势。老旦在坐时,上身与站相同,下身右脚要搭在左脚上,双脚都要往里收,不要支出去,坐时要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不要把椅子坐满,身子要稍斜,不要太正。
三、台步
台步就是演员在舞台上使用的脚步。台步是戏曲表演的基础,台步的好坏决定着学生今后身段的优劣,因此,不管哪个科班和哪个戏曲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台步训练,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台步训练。
老旦的台步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头要正、颈要直、不要缩脖子也不要伸脖子。睁眼提神,两眼向前平视。要稍扣胸,不要腆胸。两肩要放松,不要端肩,两臂要撑圆,不要把胳膊随便耷拉下来,双手要错开,不要一般齐,左手要在小腹前,右手放在腰带前,腰里要撑住劲,不要左右摇摆,要收腹提气,不要往下砸气。两腿放松,特别是膝盖不要僵硬。以上谈的是练习台步前的预备姿势,也是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姿势不正确,如歪脖子、端肩、挺胸、两腿僵硬等,即使台步按要领走对了,但整体也不合乎要求。因此在开台步之前,必须姿势正确。妇女进入老年时期,关节机能逐渐衰退,因此走起路来两腿发沉,比较吃力。在舞台上怎样体现老年人走路的这种状态呢?
首先要在“沉”上做文章,由于两腿发沉,相对来说上身就显得轻些。所以在练台步时要上身带着下身走,走起来要有往前拔腿的劲头。要满脚落地,脚腕使劲儿,脚趾头抓地,这样才能表现出老年人衰老的状态。
台步迈多大为宜?由于剧中人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条件不同,加之演员高、矮、胖、瘦不等,所以台步的大小很难划一。但一般来说,脚与脚之间的距离应相当于自己的一脚左右。
在戏剧舞台上由于人物身份不同,有拄龙头、鹿头、藤杆、竹棍之别。他们的台步有同有异,如穿蟒和官衣,披与穿褶子、坎肩、富贵衣、老年衣各有所不同。
什么是穿蟒?在传统戏服装中的蟒是圆领右边开襟,面上绣草龙与团龙。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蟒龙袍”。
什么是官衣?前后心有方块“谱子”,右边开襟的叫官衣。在传统戏剧中穿蟒和官衣的老年妇女,大都是在朝中有官职和受过朝廷加封的。如《杨门女将》中佘太君穿秋香色蟒、《打龙袍》中李后穿黄色蟒,在《徐母骂曹》的“骂曹”一场,徐母穿官衣,《樊江关》中的柳迎春穿古铜色官衣。在传统戏中,老旦穿蟒的角色很多,由于职位身份不同,穿戴不同,因此台步也不尽相同。
(一)穿蟒老旦的台步
1.穿蟒袍头戴帅盔的老旦台步
《杨门女将》中佘太君的扮演不仅是钦赐太君,而是头戴帅盔的领兵武将,为了表现其武将的风度,要求佘太君的扮演者需要挺胸,腰力撑住劲儿、台步大而稳、两脚要走出“小八字”来(比老生台步要小),迈步时不能脚掌先落地,而必须脚后跟先落地,否则显得轻飘,走不出武将的风度。另外,还有穿蟒系玉带、穿蟒系玉带戴朝珠、穿蟒戴凤冠、穿披、穿褶子、穿坎肩、老年衣和富贵衣的台步等等。
2.穿蟒系玉带的老旦台步
有的老旦角色不仅穿蟒袍而且腰上挂玉带。例如:《打龙袍》中的李后,她是当今万岁之母后,因此她应该处处表现出“太后”的气派。首先两肩要放松,两臂要撑圆,右手端玉带的中间,左手端玉带的左边,不要端得一般齐。台步要求稳定、端庄。
3.穿蟒系玉带戴朝珠的老旦台步
她们的台步与上相同,但如何处理朝珠呢?要左手托朝珠,不要托得太高,一般在本人的小腹前,托朝珠的左胳臂要撑圆,手不要支出去,也不要夹胳膊,拿龙头拐的右手与托朝珠的左手要相称。
4.穿蟒戴凤冠的老旦台步
新编历史剧《强项令》中的长公主就穿蟒戴凤冠。长公主在有的剧种中是由青衣扮演的。这个人物从年龄上看,介于青衣与老旦之间,因此长公主的台步应该在老旦台步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也就是说应吸收一些青衣的脚步。具体做法是颈要挺,头不能乱动,因为头戴凤冠东张西望有失身份。要挺胸,腰里要撑住劲。端带的两个胳膊要撑圆,迈步不要满脚落地,脚后跟要先着地,台步要稳,但同时也要秀气一些,要把公主自大的气势表现出来。
(二)穿披老旦的台步
什么叫穿披?在传统戏的服装中,中间开襟、系带的叫披。老旦穿的披非常讲究,一般都是缎子底。上面绣草龙、团龙或者团花。由此不难看出,穿披的老年妇女都是王侯公卿和豪门富户人家的太太、夫人。如《岳母刺字》中的岳母就穿秋香色披,《徐母骂曹》中的徐母穿紫色或深蓝色披。
这些人社会地位很高,出门不是乘车就是坐轿,走路不是拄龙头拐就是执鹿头杖,当然,也有手里什么也不拿的。但社会地位决定了她们的思想和作风,走起路来总要摆摆架子。所以她们的台步是胸稍挺,两臂要撑圆,两肩要松弛,不要僵劲儿,但也不要把胳臂夹起来,走起路来步子要大一些,一般按本人脚的大小,两脚相隔一脚半的距离为宜,走时两腿要撑住劲、要稳、要有分量。
(三)穿褶子、坎肩老旦的台步
褶子都是大襟和尚领,一般都在领子上绣“万字不到头”的花边。老旦褶子的颜色比较简单,有绛紫色、古铜色的,也有土黄色的。老旦穿褶子坎肩的,一般都是中、下等人家的老妪。穿坎肩的一般都是仆人。例如《三进士》中的孙淑林,头场穿紫色褶子,但卖身当了仆人后,就穿黑色坎肩了。再如《罢宴》中的刘妈妈,她虽然身在相府又是相爷的乳娘,但仍然在下人之列,充其量不过是奴上奴,因此她穿绛紫色褶子,黑坎肩。
由于穿褶子坎肩的老旦,一般与人为奴,或是家境比较贫寒的老年妇女,因此她们的台步要求是胸稍扣、双肩放松、自然下垂、两胳膊稍夹、不要撑圆、台步要小(不超过本人一脚为宜)要快,有时甚至是碎步小跑。脚步要利落、要沉稳、要有精神。这类人物大部分不拄拐杖,也有拄拐的。如《罢宴》中的刘妈妈,即使拄拐也不要把右胳臂撑圆,拄拐时要与小台步对称。
(四)穿老年衣和富贵衣的老旦的台步
老年衣一般都是和尚领,右开襟,有的领子上镶黑边儿,其颜色大部分是白色、豆沙色,也有紫色。富贵衣是反义词,穿富贵衣者实则是不富贵,是社会上最贫穷者。究竟什么是富贵衣呢?在老年衣上打补丁的就叫富贵衣。在封建社会中,穿老年衣和富贵衣者都是社会中的赤穷阶级。在传统戏剧服装中,老年衣料大多是疙瘩绸,从外观上给人以粗布的感觉,穿富贵衣比穿老年衣更穷,大部分是沿街乞讨的乞丐。如《清风亭》中的贺氏,前几场以打豆腐、卖草鞋为生时,穿老年衣,后沦为乞丐,就穿富贵衣了。再如《硃痕记》的朱母到席棚去讨饭时穿的就是富贵衣。
在传统戏中穿老年衣和富贵衣的老旦年纪都较大,一般都戴白网子,加上饥寒交迫或疾病缠身,因此扮演这类人物时胸要扣、背要驼、两肩要松、两腿要弓,步子要迈小,两腿迈步要沉,要吃力往前拔着走,拿棍的右手要用劲往前拉,手和头要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