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艺术教育启迪幼儿亲社会行为意识刍探
2018-06-09赵菲
赵菲
摘 要:文章研究如何开展艺术教育,启迪幼儿亲社会行为意识,并提出教师要做到:让幼儿扮演其中各个主人公的角色,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善意;让幼儿通过提高移情能力,彼此敞开心扉,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让幼儿领悟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艺术家的思想品质,触动他们的心灵,启蒙他们对“美”的认知。
关键词:艺术教育;启迪;幼儿;亲社会
中图分类号:G613.6;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23-01
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在家庭中被长辈视为“掌中宝”,然而,过度地呵护使其逐渐产生强势的自我意识,在群体中时常会与同伴产生隔阂。为此,教师可利用亮丽多彩的艺术活动来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他们感兴趣的形式来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让其产生更多的分享、协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培养健全人格。
一、扮演角色,体验“善”的悸动
对于幼儿来说,空泛的道德理论,始终不如真实的体验更能加深情感教育。因此,教师可通过回放历史人物传记等文学故事中具有积极意义的片段,让幼儿扮演其中各个主人公的角色,在互动、表演中感受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来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善意。比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们观看《管鲍之交》历史小故事的视频。在了解故事的原委以后,幼儿们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鲍叔牙真是个善良的人,对朋友很好;他们一定是好朋友,能够互相帮助;管仲也很厉害,他让国家变得更好了……随后教师让幼儿们自由结组,在讨论、协商之后,开始扮演管仲、鲍叔牙、齐王等角色。此时,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无须要求幼儿们严格按照故事的原委进行对话,要充分给予他们发挥想象、思考创造的空间,注重表达主人公的感情色彩,体现教育的根本意义。在表演中,幼儿们很投入,鲍叔牙的扮演者三番五次地对好友管仲施以援助,一开始两个人一起开了个“小卖部”,因管仲家境贫穷,“鲍”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你只要出一点钱就可以了,剩下的我花。”后来管仲当了大官,在一次败仗中他逃跑回家了,扮演群众的小朋友们纷纷指责他,“鲍”这时站出来说:“大家不要说他,他还有爸爸妈妈和孩子需要照顾,他不能死啊!”最后,“齐王”觉得“鲍”有才就让他做官,但是“鲍”还是成功推荐“管”去担任,“管”也没有辜负大家,帮助“齐王”把国家管理得越来越好。在这个情境中,幼儿们通过了解《管鲍之交》的故事背景,对人物产生敬佩之意,又在表演角色中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产生互帮互助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善良的品质。
二、训练移情,感悟“真”的可贵
3岁~6岁的儿童在做任何事时基本上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以艺术活动形式使幼儿学会倾听、与人分享。通过提高移情能力,幼儿们彼此敞开心扉,真诚相待,产生了更多的利他行为。比如,举办一场小型“美术作品展览会”,教师让幼儿们现场创作一幅画,并刻意分配成两两一组,共用一套美术工具,画完之后每个人表述自己的构图想法和寓意说明。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听到幼儿们会时不时地说:“你先用吧,我一会儿再用。”“我不用這个,我换一个吧!”“谢谢你。”……展览的时候,有的幼儿的绘画主题是家庭,并与大家分享:“我的妈妈是一名老师,爸爸在一个公司上班,每天晚上我们都坐在一起看电视,虽然他们不爱看动画片,还是会陪着我。”画小动物的小朋友说:“小狗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每次一回家它都会摇着尾巴来找我玩,我不高兴的时候它也会陪着我。”值得高兴的是,有个幼儿画的是自己和最好的伙伴在做游戏:“她是我的好朋友,她有好东西就会分给我,我有好吃的也会给她一份。”倾听他人的生活与感受,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情感,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形式,而且能加强幼儿间的理解,为幼儿心灵的沟通搭建了桥梁,进一步促进了移情训练的开展。
三、品味鉴赏,启蒙“美”的认知
艺术作品中总是饱含情感,富有感染力,又引人深思的。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艺术家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榜样,以此触动他们的心灵,启蒙“美”的认知。比如,给幼儿一定的时间欣赏画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它的作者为乔治·修拉,运用了“点彩”的绘画方式,展现了形形色色的人们在度假时的画面。教师可让幼儿尽情去想象,畅所欲言地说一说自己对画作的描述与看法,锻炼他们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能力。教师要因势利导:“其实这幅画的作者从小的性格是十分孤僻的,不愿与人交流,但是这幅画中人很多,画面安静又和谐,作者想要向大家展示这样美好的生活,他很向往。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不要孤立自己,要互相交流、帮助、合作,共同成长,向画中的人们一样,开心、安逸。”这样,幼儿们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将作品的育人意义铭记于心。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通过艺术教育来启迪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识,能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塑造幼儿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样,幼儿在今后与伙伴们交往的过程中,能学会礼让、爱护、分享、互助,发展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福兰,任玮.幼儿在园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08).
[2]冯超群.3-5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点与性别差异研究[J].教育导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