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研究
2018-06-09何政友
何政友
摘 要: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所提示的规律,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理想、创造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文章对科学课中的创新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15-01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真正做到启迪学生创造灵感,发掘学生创新潜能,点燃起学生创造的火花,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在科学课中开展创新教育进行论述。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一种活动的倾向,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的状态,保持这种心态可使学生产生自行探索知识的欲望。这样,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不是簡单得出的结论,而是在“自学——研究——实践”这一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并且这一过程最能体现创新。比如“空气”一课从吸引学生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空气的欲望。学生会根据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料自行探索空气的性质,并围绕中心问题充分展开想象,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这种方式,从激情导言开始,调动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积累经验,捕捉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顿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殊体现。柴可夫斯基说:“只有积累了大量观察经验的时候,当作品的构思已经明确,科学家、作家或艺术家完全被沉思所占有的时候,才会有灵感。”灵感是人的全部积极的精神力量,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力,是激发创新活动的诱发剂,既是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捕捉灵感的最佳途径。比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制作小玩具、小设计,在课堂中、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突然找出结论等,这些灵感的出现,教师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开展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学生的实际活动对其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十分有利,它可以使学生打破课堂的局限性,感受和接触更为丰富的自然界,通过积极动脑、动手解决实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发挥创造潜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研究活动,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扩展知识,发展兴趣,锻炼能力。比如,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小设想、小发明和小论文等创造性活动,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同时发展创造才能。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空间、合作创新的时间、创造发挥潜力的机会,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四、突出主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新的教育观是在打破旧的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意识到学生学习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自行获取,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一,养成由一问到多问的习惯。比如,对于“水”一课中的水有什么用途,教师可让学生随意去说,并想象水可以怎么用,以扩大他们的知识信息量,拓宽思路。第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逆向的方式思考问题,从中获取知识。比如,学习“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课时,学生们经过探究得出结论,液态的水冷却后会形成霜、雪、露、冰。这时有一名学生突然提问:水冷却变成冰后体积为什么反而变大了呢?教师立即问学生们谁能解答这个问题。这样,就把学生们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的探究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训练学生,使他们敢说、敢讲、敢问,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优化教学节奏,创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
科学课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要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科学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创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加大容量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而现代教育观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及时引导,掌握好教学的节奏,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氛围。如教学“平衡”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在已经准备的实验材料中,探求如何平衡并找出支撑点,通过一系列的假设验证获得科学的结论。这样,学生亲自经历观察实验—→提出问题—→思维加工—→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索过程,能真正认识科学、理解科学,为他们以后的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六、从师生的相互交往中,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在创新性的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学生如何去想、怎样去做,还包含倡导协作,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索。科学课要充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关系,让他们共同探索、讨论,找出科学知识的结论,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七、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课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教师只有重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才能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瑞,昌成明.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6(06).
[2]刘丽.小学科学课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