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长班”来获取政绩的思路要改一改
2018-06-09杨一成陈立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杨一成 陈立
由于太看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某些方面的量化考核,为数不少的职业学校都在狠抓各级各类大赛。不仅在师资配备、实训设施、训练内容等方面向参与集训的学生倾斜,还出台力度強大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参赛师生的积极性;设定各种预期的目标,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在这些职校领导的心目中,只要比赛成绩上去了,上级部门就满意。上级部门满意了,就“一俊遮百丑”了。可是衡量一个地区职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仅仅看师生参赛获奖的情况就够了吗?至少还得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等因素。
一心想凭借参赛成绩上位甚至掩盖存在问题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理解了上级管理部门制度设计的初衷,也违背了教育规律。我们不是反对职业学校投身于各类大赛,而是想提醒那些校领导,能不能不被年度考核牵着鼻子走?能不能在精心打造“特长班”的同时,也兼顾普通班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能不能借助比赛平台积极探索用时科学又有成效的技能训练的普适模式,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能不能抛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将功夫花在平时,踏踏实实地创新教学思想和管理过程,创造真正别于他人、优于他人的特色和亮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问题如果都解决了,职业学校一定能赢得良好的口碑,向社会而不仅仅是上级主管部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当然,也就不用惧怕任何形式的考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