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电企业ERP实施和财务绩效相关性探讨

2018-06-09黄春丽石依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债务风险财务指标

黄春丽 石依林

[提要]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质的变化。ERP系统正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主要代表。家电企业作为十分注重内部管理技术的制造型企业,更需要改进内部管理,因而ERP对家电企业来说十分重要。本文着重探讨ERP对几个重要财务指标的影响,考察ERP是否对家电企业产生重大影响。选取40家运用ERP的上市家电企业,对实施前三年和实施后三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建立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实施后两年内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普遍提高,但实施后会出现短时间的下滑,偿债能力会下降,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会重新上升。最后针对该结论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ERP;财务指标;债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10日

一、ERP和财务绩效相关概念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由美国提出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思想。包含了企业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多个方面功能,是基于网络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

财务绩效是企业在实施了战略计划以后,考察战略计划是否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做出贡献的手段。主要体现在财务指标中。财务绩效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债务风险。资产质量权衡的不是企业资产的数量多少,而是资产能为企业发挥多少作用。能够反映其作用的指标很多,其中营运能力所包含的两种指标最能体现资产质量,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盈利,因此盈利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衡量对象。主要由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很有可能无法偿还债务。因此,需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估。主要选取了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这两项基本指标。

二、家电企业实施ERP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假设

(一)家电企业实施ERP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假设。假设1:家电企业实施ERP可以显著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假设2:家电企业实施ERP可以显著提高存货周转率。

(二)家电企业实施ERP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假设。假设3:家电企业实施ERP和总资产收益率有相关性;假设4:家电企业实施ERP和净资产收益率有相关性。

(三)家电企业实施ERP对债务风险的影响假设。假设5:家电企业实施ERP可以显著降低资产负债率。假设6:家电企业实施ERP可以显著提高流动比率;假设7:家电企业实施ERP可以显著提高速动比率。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及变量选取。选取的样本为实施了ERP的上市家电企业。搜集的思路和方法如下:首先查找到已经实施ERP满5年以上的上市家电企业;然后从中筛选出数据完整的企业;最后将这些企业的财务数据汇总,计算指标数值。

所选取的变量依据是,在相关书籍和研究中使用頻率较高,得到认可度较高,且和本文联系程度较密切,能够反映ERP实施效果的,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等。

模型建立:首先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检验实施ERP后对财务绩效影响的显著性,然后建立回归方程检验实施ERP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趋势。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Y为财务绩效指标的变化,为ERP实施前三年和实施后三年平均值的差,财务绩效指标为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ERP0为虚拟变量,取值为0时表示未实施ERP,取值为1时表示实施了ERP。SIZE表示控制变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代表企业的规模。u为随机变动项。

(二)描述性统计。资产质量指标描述性统计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均值在实施ERP后第1年上升,第2年有所下降,第3年又再次回升。极小值最小为2.2444,极大值最大为121.3013,标准差最小为16.8504,最大为34.8989。存货周转率的均值在实施ERP后都出现了上升,中间第3年出现小幅度下降。

盈利能力指标描述性统计如下:总资产收益率在实施ERP后第1年上升,随后下降。极小值最小为-1.461,极大值最大为0.1980,标准差最小为0.0482,最大为0.8555。净资产收益率在实施ERP后下降,只在实施后第3年有所回升,所有值均较小。资产负债率在ERP实施后上升,极小值最小为0.1067,极大值最大为0.9985,标准差最小为0.1576,最大为0.2661。

债务风险指标描述性统计如下:流动比率在实施ERP后呈上升趋势,速动比率在ERP实施后第1年上升,第2年下降,第3年又再次上升。

(三)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对以上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后,就应当实施配对样本t检验了。配对样本t检验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对实施ERP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差异,得出显著性。

ERP实施后对资产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如下:实施ERP后第1年与实施前三年均值相比,均值上升了2.0860,相应的概率值为0.040,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实施后第2年,均值上升了2.3609,相应的概率是0.031,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实施后第3年,均值上升了0.4697,相应的概率是0.005,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实施后三年的均值上升了1.3257,相应的概率是0.005,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

通过以上t检验表明,资产质量在ERP实施后呈上升趋势,整体显著性提高。

ERP实施后对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如下:在实施了ERP后,第1年与前三年均值进行比较,均值下降了0.0011,相应的概率为0.025,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第2年,均值下降了0.0377,相应的概率为0.035,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第3年,均值下降了0.0150,相应的概率为0.046,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后三年的均值下降了0.0179,相应的概率为0.249,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

通过以上t检验可以得知,盈利能力在ERP实施后基本保持显著的下降。

ERP实施后对债务风险能力影响的分析如下:在实施了ERP后,第1年与前三年均值进行比较,均值上升了0.0458,相应的概率为0.008,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第2年,均值上升了0.0647,相应的概率为0.000,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第3年,均值上升了0.0349,相应的概率为0.179,在0.05的置信区间下不显著;后三年的均值上升了0.0484,相应的概率为0.022,在0.0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

通过t检验可以得出,债务风险在实施ERP后第1年和第2年显著上升,在第3年有所下降,之后又重新上升。

(四)回归分析。通过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上面的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所得结果和未实施前相比较,ERP的实施对预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是正向的影响,说明ERP对资产质量是有利的。由配对样本t检验可验证假设1和假设2。ERP的实施对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有负相关的影响,这个结果说明ERP会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再由前文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验证假设3和假设4。最后ERP的实施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正向的影响,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来看,资产负债率是上升的,与假设5矛盾。虽然流动资产增加,但是ERP的实施会导致企业短期内负债的上升,就导致资产负债率的总体上升,也就是为什么与假设5不符的原因。结合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ERP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确实是正向的影响,验证了假设6和假设7。

(五)实证结果分析。通过对40家上市家电企业ERP实施情况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实施ERP后,企业的资产质量水平上升,盈利能力减弱,债务风险上升,与假设5矛盾,说明原假设错误。但是,本文所研究的时间仅包含实施前后六年内的影响,超出该范围的影响无法判断。但仅就本文假设而言,已经足够看出变化趋势。这对于企业了解实施情况,帮助其提高实施效果具有一定作用。

四、结论及建议

(一)由配对样本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从资产质量角度分析,实施ERP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都会上升,但是会在第三年有个下降的波动,之后再继续上升。这种波动应该属于市场环境的影响,由家电企业市场需求变动导致。

从盈利能力来看,实施ERP后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上升,反而是持续下降。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ERP实施周期较长,前期ERP的实施效果不会太明显;同时实施ERP需要的花费很大,需要在弥补这些支出的同时实现收益,难度较高;最后,企业能够掌握ERP使用方法的人员不够充足。

最后从债务风险角度来看,实施ERP后企业债务风险在第1年、第2年上升,第3年有所下降,随后又上升。但是,从结果来看,企业的整体偿债水平还是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和原假设不符,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实施ERP两年内,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呈上升趋势,因此企业需要承担的流动负债减少,但是此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开始下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不足了。

(二)针对以上结果给出以下建议:首先,针对资产质量方面,家电企业在存货和应收账款方面需求很高,库存积压对企业发展很不利,因此继续发挥ERP的优势;其次,关于盈利能力方面,集中培训,使企业员工提高使用ERP的水平,這样可以从人力方面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要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选择重点投入的对象;最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面对债务风险的水平方面,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认识,ERP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前期的负债增加是必然的,短时间内偿债水平会因为流动资金的不足而下降,但是不应该就对ERP失去了信心。另外,可以建立第三方监控机制,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水平。企业可以在第三方监控的基础上,同时建立风险模型,注意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制定应对措施,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行。

猜你喜欢

债务风险财务指标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荣丰控股财务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