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8-06-09黄志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黄志鹏

[提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企业的发展不仅面临外部环境的威胁,内部控制同样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中小企业内部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立足于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中小企业实施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錄日期:2018年4月9日

一、内部控制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大众创业创新思潮的涌现,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促进企业管理者从各个方面不断优化自身的企业结构与制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实施正确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性、实现对企业的科学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加强管理层对企业监督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每个中小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成果仍不完善,缺乏一定指导企业构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与专业人士。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在以利润为主导的经营理念下,企业管理层往往在部门设置、人员招聘、战略规划等方面分配给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资源较少,导致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际应用中存在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不完整、相关工作人员不足、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存在漏洞、内部控制机构自身约束不足等问题。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距离构建符合自身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无法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一个完善良好的企业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设置不健全。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设存在重大弊端。公司治理机构如董事会、监事会等的建立往往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中小企业多表现为控股股东掌权形式,这往往不利于公司资产、财务、人员分离成相互独立的形式,导致企业的治理机构往往受制于个别股东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

2、我国中小企业岗位设置混乱,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我国中小企业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有时会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将多个职能赋予一个岗位。这种较为混乱的岗位设置制度,导致在企业内部存在大量一人兼任多职现象,有时甚至会出现“自己监管自己”的现象,违背了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为工作人员实施违规操作提供了空间,这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财务活动相对而言复杂程度较低,企业聘用的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业务处理流程不规范的现象,如若因此造成非常规业务,相关人员在后续处理中不易查出原因,对于错误更正和责任追究造成很大困难,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产生消极影响。

3、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较为落后,企业经营决策经常由一个或者几个实际控制人制定,所做出的经营决策带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家族风格,这不利于企业管理层制定正确科学决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从规模上来说较小,人员、资产、财务之间往来事项复杂程度较低,不必要设置内部控制机构。他们往往认为设置内部控制机构不仅不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工作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同部门的相互制约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管理者对于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持消极态度。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不全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制度和控制程序两个方面。在制度方面,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为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提供指导,不利于内部控制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与管理层存在亲缘关系或者一些工作人员存在纪律观念不强、职业道德缺失等现象导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活动开展取得的效果不如预期。在控制程序方面,中小企业在诸如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使用记录、独立稽核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在内部控制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准确完成应有的控制程序,不能达成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企业管理系统落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身会计部门提供的财务信息存在虚假性,其中还有部分公司没有自身的会计机构,将会计职能交由其他部门或者第三方记账机构承担,更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导致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降低。同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考虑到企业发展配备了较为先进的企业管理系统,但有些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并没有装配企业管理系统,这就导致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四)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力度不足。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监督人员履职能力不足、对监督人员约束不足、监督事项缺乏全面性、监督程序设置不科学、监督处置方法制定不明确等,许多中小企业的监督处于“纸上谈兵”阶段,空有一纸规范,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反响平平,无法遏制企业内部违规操作的产生,进而反映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上,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沦为空谈。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识。首先,从中小企业内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应当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意识,只有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有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才能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上而下注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中。企业同时也应当加强各级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和人力的保障;其次,从政府部门来说,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向中小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强调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二)完善治理结构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首先中小企业内部应当完善治理结构的建设,加强治理机构在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决策权,充分发挥治理机构的潜能,促进企业治理的科学有效化,降低个人或者关联方对于企业治理机构的过多干涉;其次在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工作说明书时对于工作岗位提出胜任能力的要求,人员招聘时通过设立合理的招聘程序,实施正确的招聘的方法招聘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工作人员。加大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提高其业务水平,促使其形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此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三)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活动。一方面中小型企业内部应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中关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四个部分的建设。企业通过改进信息收集手段,确保企业内部信息收集的准确性;设立风险等级制度,对不同程度的风险采取放置处理、追踪处理、延后处理、立即处理等不同程度的处理措施;设置风险应对制度,对应处理的风险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不同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实行加强授权批准的监管力度、适当分离岗位的相关职责、规范企业会计基本工作等措施来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活动。

(四)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内部监督力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应在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企业管理系统与购买研发信息化办公软件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让企业信息能迅速准确地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传递,保证企业信息的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做出错误决策的几率,同时用信息化系统处理企业信息可以定期向外界公布企业相关信息,加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制定相关约束内部控制机构的制度,预防内部控制机构人员私用权力为自身谋利、各部门之间相互包庇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内部控制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其工作的公正有效;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此来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力度。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但是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仍存在许多缺陷。无论是在营造合适的企业内部环境环境还是制定完善的制度上我国中小企业依旧有一段很长的路需要走。我们要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套能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栩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3).

[2]吕思明.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中小企业会计舞弊案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9).

[3]王金干.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J].中国外资,2012(11).

[4]潘虹.中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J].管理荟萃,2017(4).

[5]朱偉康.浅谈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J].财务与审计,2015(11).

[6]任博.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策[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