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

2018-06-09张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张涛

[提要]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多的中国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这势必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人民币加入SDR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现状以及“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提出若干建议,助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跨境贸易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4月9日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当今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货币竞争。尤其是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的第五种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一)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稳步发展。从《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可以看到,人民币稳居中国跨境收付第二大货币。2016年,我国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跨境收付系统建设和直接参与者扩容,完善和规范了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业务规则,提高数据报送质量。虽然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受到人民币贬值预期、资本账户管制趋紧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信心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人民币仍连续六年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收付货币。

(二)双边货币金融合作稳步展开。货币互换机制为离岸市场和沿线国家提供人民币流通性支持,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降低汇兑成本,为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提供了资本保障。另外,我国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体系,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7个,覆盖东南亚、中东等区域国家,便利了境外主体持有和使用人民币,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效率。

(三)境外人民币离岸市场波浪式前行。我国离岸人民币市场已形成以香港为主、多点并行的格局。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在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之后,成立了人民币清算和交易工作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离岸人民币中心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成长相互依存,然而全球和区域清算中心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对点心债的发行带来较大幅度的增长,只有蒙古和匈牙利等少数国家发行过主权国家政府点心债。

(四)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受阻。近年来,人民币贬值、中国资本外流现象严重,令国际投资者对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及债权兴趣降低,多数外国央行也无实质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计划。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可能会对美国长期靠贸易逆差实现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还受到其他主要货币的排挤,例如人民币会挑战到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压缩这些国家铸币税的收入。

二、“一带一路”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一)“一带一路”有助于人民币境外投资和信贷的发展,突破原有人民币国际化模式。當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模式。人民币国际化仍以“负债型”和经常项为主。境外居民以及机构不断增持人民币作为长期资产,造成人民币国际化高度依赖于人民币预期升值。2016年3月1日,央行进行了近一年的第五次降息,而美联储则进入了加息周期,未来人民币融资成本相对会降低,中美利差相对收窄,“资产型”和资本项为主的人民币国际化则会加快前进脚步。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和投融资等方面加深合作,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优势也将会逐步显现出来,支撑了人民币国际化模式向“资产型”和资本项的转换。“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境外投资及信贷所带动的人民币流通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一带一路”助推人民币货币职能的路径转型。从国际货币职能来看,目前人民币主要充当跨境贸易结算及支付货币职能,其计价和储备货币职能发展进程缓慢。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双边、多边贸易合作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一个高速发展的平台,加强沿线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数处于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此人民币的输出,有利于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汇储备不足的现状,增强这些国家的清偿能力。

对于货币储备职能而言,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例如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了外汇储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在这一区域的接受程度、流通程度将不断提高,激发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一带一路”建设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稳定人民币币值、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前行上有着重要作用。

(三)“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在基础设施投融资、跨境商务电子结算、大宗商品计价结算等领域实现突破。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2016~2030年期间仅亚洲就需要高达26万亿美元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若计入“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需求量,则“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通过这一措施,皆在加大力度支持并鼓励基础建设项目优先使用人民币,有利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主导的模式向国际投融资货币为主导的模式的转变。

“一带一路”将助推人民币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结算货币。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份额逐年增大,保持着每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处于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对人民币认可度较高,跨境电商可渗透空间较大,预计至2017年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可达9万亿元。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大宗商品计价结算,将会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规模,助力人民币国际化。随着美联储步入加息通道,大宗商品交易容易受汇率波动的风险。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大宗商品贸易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避免国际货币的加入,则能有效规避风险,对双边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及面临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为“一带一路”建设资金需求提供保障。人民币国际化以中国的银行体系为平台,通过信用创造输出人民币,扩大人民币适用范围。沿线国家大多正处于社会经济改革转型时期,有着大量必要的资金支持,利用资本输出方式,可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缓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资金融通问题。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增强国内储蓄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减少了国际货币的阻碍。通过对外投资能够分流部分国内储蓄,充分利用了我国高储蓄这一优势,同时又有助于缓解国内经济金融问题。

“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一)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经过的多数是地缘政治的破碎区,是国际安全最薄弱的环节;部分国家国内局势不稳,社会秩序混乱、法律政策容易遭遇洗改。同时,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立场、态度、战略认知存在偏差,不能从全局去整合“一带一路”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因此,中国海外投资和对外贷款受制于投资东道国政府政策的更迭以及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较大的风险。

(二)经济环境风险。“一帶一路”沿线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相较于投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易受到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数量大、时间长、项目未来收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三)国际治理机制风险。“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治理机制理念与传统的国际治理概念有所区别。传统的国际治理机制是强制性和原则性的安排。但全新的“一带一路”治理模式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在推进、管理和实施过程中人存在诸多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四、“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具体路径

(一)开发人民币能够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币币值不稳定将会影响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预期,对接受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计价结算的国家会产生风险因素,甚至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通过区域、次区域和双边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货币合作,建立人民币和沿线国家货币之间的联动性,保持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

(二)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投融资,助力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最迫切的是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中特别是铁路投资,能够对沿线国家经济具有最显著的拉动力。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工具为基础设施融资带来的效用,增强基础设施项目对于私人部门投资者的吸引力。

(三)推动沿线国家的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是推动人民币实现计价功能和储备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民币大宗商品定价的市场机制和规则,发展多层次的大宗商品市场和具有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的大宗商品人民币期货市场,从而为人民币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打下坚实基础。

(四)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离岸中心,优化离岸市场布局。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职能,中国需要在境外形成一个系统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体系。人民币离岸中心可利用一定体量的人民币资金沉淀,支持当地及周边地区人民币的发展和使用,推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在此过程中,离岸人民币中心通过扩充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人民币的使用,为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管涛.保持金融稳定对人民币汇率稳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7(18).

[2]连平,刘健,鄂永健.国际收支逆差与人民币贬值[J].新金融,2017(2).

[3]陈雨露.“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15(19).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