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以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埔仔村为例

2018-06-09冯江博

吉林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低保户劳动力贫困户

冯江博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516057)

贫困一直是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当前扶贫目标偏移、政府主导扶贫工作、社会参与不足、扶贫考核机制欠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扶贫的效果。精准扶贫是政府应对扶贫新形势的新举措,旨在结合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建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的扶贫模式。当前,我国扶贫特征由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性贫困[1]。

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经过了近30多年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居民统计数字不清楚、具体情况不明确、针对性不够强、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指向不准等相关问题,一直都比较突出。所以要实施精准扶贫,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就必须首先要弄清楚“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2]。

目前,广东省惠州市共有148个省、市级相对贫困村及3241户相对贫困户12698人(包括46个省相对贫困村及村内相对贫困户1265户,5314人),其他方面上相对贫困户有2181户,共计7764 人[3]。

1 惠东县梁化镇埔仔村农村贫困现状

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埔仔村位于梁化镇西南部,1958年由河源市新丰江水库移民至今,是一个纯移民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约1700亩,总人口约2100人,常住人口1501人,户数364户,其中扶贫对象有34户,共93人。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靠耕种经济作物(梅菜)和外出务工为主。

埔仔村34户(93人),贫困户属性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贫困户属性占比情况

低保户是指农村家庭当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

扶贫低保户是指农村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及劳动意愿的低保户家庭。

五保户主要包括:没有法定抚养义务人、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埔仔村34户(93人),贫困户人员健康状况如图2所示:

图2 贫困户人员健康情况

埔仔村34户(93人),贫困户其他方面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贫困户其他方面情况

2 惠东县梁化镇埔仔村农村贫困问题分析

梁化镇埔仔村扶贫对象有34户共93人(其中,扶贫低保户18户,68人,低保户12户,21人,五保户4户,4人),身体残疾的7户,14人,患精神病的有12户,12人,患重病的共3户,3人,单亲多子女家庭4户,没文化没技术家庭2户,没劳动能力6户。经分析,梁化镇埔仔村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口方面

人口数量较多、病号较多,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较少。贫困家庭人口健康状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数较多。据调查,有20.5%的贫困户家庭有人身体残疾,有44.1%的贫困户家庭中有人长期体弱多病或有重病。

2.2 劳动力方面

劳动力占人口比重较低、文化程度较低,参加农业科技知识、技能等相关培训较少。在调查的该村34户农村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占47.3%,且文化程度均普遍较低,文盲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43%,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基本的职业技能知识培训,是农村贫困户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2.3 就业方面

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窄、从业的门路单一,就业率比例较低。从就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农民从事的都是(水稻、玉米、蔬菜等)种植业,兼家庭式的(养猪、养鸡、养鸭等)养殖业,形式比较单一。而真正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农户几乎为零。正是由于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单一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上,而且非常欠缺大量的就业信息,导致贫困户居民外出“半径”小到只限于本乡(镇)之内的范围,而不能实现到劳动力充分就业。

3 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开展的扶贫对策

3.1 完善保障制度,构建扶贫新格局

一是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低保和大病救助标准,推进农村低保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增加五保低保户生活费用和减少医疗花费费用,政府兜底救助脱贫;二是改变政府主导的单一扶贫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及热心之士参与扶贫事业。充分考虑扶贫区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4]。进一步加大扶贫申援力度,积极向上级主管单位申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更多的专项资金投入,从而有效加快埔仔村贫困户脱贫的步伐。例如,深入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居住的危房,对危房现实情况建档立案,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申报危房改造项目;深入了解贫困户的详细致贫原因,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等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归档,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帮扶活动等。

3.2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梁化镇埔仔村以经济作物(梅菜)为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考虑以特色农业产业开发为主线,充分发挥埔仔村梅菜种植业的优势,坚持“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梅菜种植特色产业。广泛征求村民的集体意见,结合实地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因村制宜,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紧紧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社会各界的有效资源、获取上级政府扶贫专项资金等形式,积极扶持主导产业发展。例如,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梅菜种植业,倡导有条件的扶贫户引入光伏发电项目等一系列特色产业。

3.3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扶贫大格局

通过整合社会多方资源,进一步构建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形成“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针对扶贫项目实施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交通、水利、电力、医疗、卫生、饮水、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有效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一系列突出性问题。例如,联合社会力量定期开展扶贫义诊活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公益组织的扶贫慰问活动等。

3.4 加强技术培训,增强致富脱贫能力

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成立专业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动态管理,争取最大限度地保障参训学员的权益和培训效果;二是可以按照“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思路,邀请农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现场“把脉”、答疑、解惑,提高农民群众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创新创业致富的能力;三是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符合当地农业、农民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讲座等,提高农民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保障。

4 结语

精准扶贫是一项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工作,在其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工作人员、帮扶单位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坚持“精准扶贫,再造故乡”这个中心不动摇,认真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帮扶、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等主要工作,努力实现工作机制创新、现有资源整合、项目资金争取、农民增收措施等方面有新突破,确保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动态管理。

[1]邓玲,吴永超.论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及其路径创新[J].理论探讨,2014(06):81-84.

[2]邓喆予.精准扶贫的难点问题与解决对策[J].青年时代,2016,(31).

[3]黄承伟,苏海,向德平.沟通理性与贫困农村参与式扶贫的完善路径——基于武陵五县参与式扶贫的案例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03):29-37.

猜你喜欢

低保户劳动力贫困户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美国“低保户”约翰逊
“抓阄”评低保,荒唐!
“抓阄”评低保,荒唐!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