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报告

2018-06-09吉林省率先办

吉林农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目标值分值全省

根据《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为全面准确掌握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参照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现代化监督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吉林省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暂行)》(以下简称《评价方案》),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根据各市(州)、县(市、区)上报情况及数据,并经部分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审核,分别对23项指标进行赋值计算,依据测算结果和各地2016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进展情况,形成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报告。

一、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和到吉林省视察时提出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要求,2015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编制实施了《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对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发展的指标体系、任务的时间节点和工作推进进度。2016年是启动实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的第一年,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工作成果,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展顺利。

(一)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及全国位置

根据《评价方案》,从6个方面,23项指标,我们对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进行系统监测评价。全省9个市(州)本级和40个县(市、区),49个监测单位平均得分67.52分(算术平均值)。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农业现代化阶段划分,全省总体上处于转型跨越阶段。

农业现代化阶段划分

2017年11 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受农业部委托,对全国各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显示,我省综合得分为66.64分,位列全国第11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位列第7位。

下图显示,与我省同在一个段位上的辽宁省(67.38分,+0.74分)、湖北省(67.42分,+0.78分)、江西省(67.75分,+1.11分)、安徽省(69.03分,+2.39分)、北京市(69.44分,+2.8分)、浙江省(69.45分,+2.81分)。我省比得分第一位的上海市低9.97分。

在13个粮食主产省中,我省与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的得分差距较大,比江苏省低9.79分,比安徽省低2.39分,追赶上前三名,还需做更多的努力。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监测结果看,全国31个省最高分(上海市76.61分)与最低分(西藏自治区46.71分)相差29.9分,全国只有两个省得75分以上,处于基本实现阶段,18个省(市、自治区)处于转型跨越阶段,9个省处于发展阶段,2个省处于起步阶段。

(二)指标体系监测分析

综合分析6个方面23项指标,各指标间得分差异比较大。这说明,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不同方面进展不平衡。

1.达到基本实现程度指标有9项。从分析情况看,得分超过权重分值75%的指标有9项,即口粮稳定度(82.1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9%)、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84.86%)、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75.33%)、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9.5%)、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76%)、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78%)、农业保险深度(88.5%)。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了完全实现程度,得分为1.99分,得分率99.5%,说明我省的农产品质量合格率高,农产品质量总体上达到国家要求标准。这9项指标是目前我省运行较好的,有的已经达到基本实现和实现程度,有的已经接近基本实现或经过3~5年的努力,就可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得分超过权重75%以上有9项指标

2.得分低于60%的指标有7项。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5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55.75%)、农业劳动生产率(54%)、农业土地产出率(52.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3%)、万元农业GDP耗水(41.5%)、万元农业GDP耗能(59.83%)。得分率低于60%的指标主要集中在农民收入、三率、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7项指标是比较难于实现的指标,其中万元农业GDP耗水得分仅为41.5%。这7个指标是我省实现农业现代化难度最大的方面。

(三)市(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均衡

对市(州)监测指标评价,我省各市(州)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总体上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得分最高的公主岭市(74.67分),接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分值,得分最低的白山市(64.84分),最低与最高相差不到10分,均衡度比较好。

(四)县(市、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差异大

各县(市、区)农业现代化监测指标得分看,39个县(市、区)(含延吉市),平均得分65.16分,最高分敦化市(76.33分),最低分长岭县(58.79分),最高与最低相差17.54分。在39个县中,有36个县处于转型跨越阶段,有3个县处于发展阶段,得分都很接近60分。总的看,有92.3%的县份处于转型跨越阶段,预计下一年度,将全部进入转型跨越阶段。

二、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分析

按照评价指标分类,分别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效益、绿色发展和支持保护六个方面进行分项监测评价。总体上看,支持保护得分值是权重分值的79.3%,居六项指标之首,而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两个方面分别为59.06%和59.65%,在最低档上,说明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在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上还有一定差距。而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得分分别是权重分值76.86%和72.12%,产业体系得分68%,明显低于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一)产业体系建设评价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由口粮生产稳定度、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等4个指标构成,权重18分。在这4项指标中,口粮生产稳定度得分最好,总体实现程度较高,全省口粮稳定度加权平均值为98.29%;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55%,低于基本实现目标值50%的2.45个百分点,主要是我省水产养殖比重太低所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91,比基本实现值3.5低45.4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8%,比基本实现目标值4.8%低31.67%。

1.口粮生产稳定度。据测算,全省口粮生产稳定度达到98.29%,总体上很稳定,但县域间差异较大,其中两类县市口粮稳定度较差:一类是粮食生产大县,在2016年全省粮食产量前10名县份中,有7个县口粮稳定度低于全省平均值,这也充分体现出了玉米主产区的粮食生产特点,总的看,口粮生产稳定度较低的县份,大都是水稻面积占比较小的县份。另一类是粮食生产小县,在2016年粮食产量后几位的县份中,靖宇县口粮生产稳定度只有50%、抚松县50%、图们市43%、延吉市83%。可以看出,口粮不能自给的地区,口粮稳定度一般较差。

?

2.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这项指标包括畜牧业产值和水产业产值两项。目前,美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日本、韩国、德国占60%以上,荷兰、丹麦在80%以上。2016年我国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38.63%,我省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47.55%,仅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低2.45个百分点,可以说无论是未来三年,还是到2025年,全省达到50%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没有问题。但区域间差异较大。有15个县(含市区),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达到了基本实现的目标,其中有5个县(伊通县76.2%、双辽市64.32%、东丰县63.07%、四平市区62.79%、九台区61.39%)已经超过60%,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尚有14个县低于30%,其中集安市、抚松县、长白县、白城市区(洮北区)、敦化市、和龙市、汪清县等7个县(市、区)低于20%,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差距很大。

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这是反映农业加工业水平的国际通用指标。201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65,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该指标的下限。2016年我省农业部门统计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为52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9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但比基本实现的目标值3.5低45.43%。各地上报数据显示,全省平均比值为2.39,高于省主管部门统计数据。尽管如此,仍然反映出很强的不平衡性,有21个县市(含市区)比值低于1.5,离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3.5的目标值差距较大。我省要如期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农业农村产业振兴还要有较长的路要走。

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2016年,全国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50.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8%。从各地上报数据分析,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数值,但仍然有25个县(含市区)低于3%。这说明,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仅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县(市、区)之间差异较大,极不均衡,建设综合性社会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

综合分析,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4项指标中,只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三项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口粮生产稳定度、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经达到或接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两项指标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差距较大,所有指标县域间平衡性比较差,要均衡达到农业现代化目标,还需要做更大努力。

(二)生产体系建设评价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信息化率3项指标,权重14分。从数据分析看,这3项指标总体进展比较好。

1.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主要反映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2016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4.2%,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高达86%。从全省整体看,已经超过75%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仅差4个百分点。从汇总数据分析看,全省有16个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5%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显示出我省总体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水平,也彰显出国家和省里连续十几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际效果。尽管如此,全省仍然有14个县市(含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于60%,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

2.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反映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经高达80%以上。2016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我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8%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65%低7个百分点。从上报数据分析,目前只有九台区和农安县高于65%,达到了基本实现的目标,有26县(市、区)农业科技贡献率高于(等于)全省平均值,有6个县低于50%。

3.农业信息化率。主要反映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国家明确用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等四个指标衡量。但国家在计算时,只采用了固定宽带农村家庭普及率来测算,而我省采用了农村互联网宽带普及率、农产品网上零售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三项指标衡量。2016年全省农业信息化率59.94%,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70%低10.06个百分点。全省有19个县农业信息化率高于60%,有3个县低于50%。

总的看,生产体系这3项指标,我省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全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经营体系建设评价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水产养殖规模化率、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等4项指标,权重17分。总的看,除水产规模化养殖指标略低一些外,其他3项指标总体水平较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完全可以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主要反映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1%,我省达到38.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15个百分点,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5%低6.75个百分点,根据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确权登记颁证结束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进入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到2025年将超过45%,有可能提前达到55%的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从数据分析看,全省有18个县(市、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5%,已经提前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仍然有17个县低于30%,这些县份要实现45%的目标值,未来几年在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上,还需要花大气力。

2.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主要反映现代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全国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60.4%,发达国家规模化养殖水平相当高,美国2009年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出栏量占比达到60%以上,1000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量占比高达93.5%。我省2016年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未来的重点是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推行规范化运营管理。这个指标完全可能提前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目前,全省有24个县(市、区)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超过70%,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行列,尚有15个县(市、区)低于60%,要达到基本实现规模化养殖目标值,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工作推力。

(四)质量效益评价

现代农业质量效益评价有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产出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等4项指标,权重18分。这4项指标中,除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以外,其余3项指标都是关于农业产出的核心指标,也是标志性和硬性指标。

1.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反映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指标。2016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480元,我省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365.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85.5元,高9.47%,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万元低33.27%。全省有20个县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值,但各县差异仍然较大。从我省的劳动生产率现状看,尽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全面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2.农业土地产出率。主要反映耕地产出能力和水平。2016年我国耕地每公顷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4.89万元,我省耕地每公顷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0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9万元,低42.7%。全省有11个县每公顷耕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高于4万元,有13个县低于2万元。可以说,我省农业土地产出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核心指标。2016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我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2.9元,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低51.5%。全省尚有11个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0000元,除市区相对较高外,在县(市)中超过13000元的仅有舒兰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将是我省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难实现的,也是差距最大的。

4.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主要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大于97.5%,我省达到99.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全省有27个县合格率达到100%,有3个县低于97.5%的全国平均水平。

总的看,从上述4项指标情况分析,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较高,但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处于提升期,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供给矛盾仍然突出,大规模生产优质、安全、绿色、营养农产品仍然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土地产出率两个重要的指标总体都比较低,这说明,我省的农业总体上仍然处于资源消耗阶段,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偏低是全国性的,我省处在全国平均水平线上,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关键,也是约束性指标,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全面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3.水产养殖规模化率。主要反映现代渔业发展水平。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水产养殖规模化率约为42%,我省是渔业小省,水产业规模小,总体规模化养殖比率较低,2016年达到37.37%,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65%的目标值尚有27.63个百分点,差距较大,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短期内难以实现,如果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和改善饲养条件,到2025年仍然有希望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尽管如此,全省仍然有22个县(市、区)渔业规模化养殖率高于40%。

4.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主要反映农业劳动力素质。2015年我国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为69%。2010年美国农业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比例为74%,日本适龄劳动力全部达到初中学历水平,高中学历的86%,法国农民一般都具有农业技术高中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2016年我省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达到67.33%,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80%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低12.67个百分点。全省有22个县(市、区)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在80%以上,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要求,有15个县低于70%,县域间差异较大。

(五)绿色发展评价

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由万元农业GDP耗水、万元农业GDP耗能、农药减量化、化肥减量化、农业废弃物利用率5项指标构成,权重23分。这5项指标都是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也是保护发展环境、提高发展质量的硬性指标。

1.万元农业GDP耗水。主要反映农业生态保护水平。2016年全国万元农业GDP耗水571立方米,我省万元农业GDP耗水478方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监测中,有19个县的数据为有效数据,其余县(市、区)数据异常,有9个县(市、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万元农业GDP耗能。主要反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能降耗水平。2015年全国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耗能为0.12吨标准煤。2016年我省万元农业GDP耗能0.124吨标准煤,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10吨标准煤,高0.024吨标准煤,通过实施有机肥替代战略和化肥减量化工程,可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全省仅有8个县数据有效,可见我省各地对此项指标不够重视。

3.农药减量化。主要反映减少农药施用量情况,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地环境的重要因素。2016年,全国农药比上年减少1.45%,我省农药比上年减少用量298.8吨,减少0.46%,低于全国减量水平。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5%略高,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减量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全省有29个县(市、区)农药减量在0.5%以上,但仍然有15个县(市、区)农药用药量不减反增,县域间差异较大。

4.化肥减量化。主要反映农业节能降耗和减少面源污染水平,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2016年,全国化肥用量比上年减少0.30%,我省化肥用量比上年增加了1806吨,增长0.04%。全省有24个县(市、区)化肥使用量呈下降态势,而其余的25个县(市、区)不减反增,使得我省化肥减量化没能达到减量的目标。科学有效施用化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战略仍然是我省农业工作的重头戏,亟待强化措施。

5.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主要反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据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综合评估,2016年秸秆利用率81.7%。2016年我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75.1%。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85%低9.9个百分点。全省有7个县(市、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在85%以上,已经达到基本实现目标值,有24个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于75%。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需求,也是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需要,还是提高农业地力的需要。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除政策支持外,必须按照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着力打造新产业。

总的看,绿色发展这5项指标,除万元农业GDP耗水和耗能两个指标上报数据不全外,后3项指标,能够真实反映我省现状,农药和化肥两个指标一减一增,没有达到减量的要求。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的较好水平,为今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六)支持保护评价

现代农业支持保护包括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农业保险深度3个指标,权重10分。

1.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主要反映全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目前,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在30%~50%之间,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而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10%~20%。2016年全国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4%,2016年我省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全省有19个县(市、区)财政支农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仍然有19个县(市、区)低于20%。

2.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主要反映现代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程度。2015年全国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3.35万亿元,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贷款余额为0.53元。此项指标全省上报数据中21县(市、区)无效,对28个县(市、区)数据分析,2016年我省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贷款余额为0.76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9个县份低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

3.农业保险深度。主要反映农业风险防范能力。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农业保险深度分别为5.2%、4.1%、1.8%。2016年全国农业保险深度为0.63%。我省农业保险深度为0.96%,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超过了0.8%的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总体上,我省的农业保险深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总的看,农业支持保护的各项指标我省发展比较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展顺利,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3项指标权重值与评价得分对比图

三、率先市(州)、县(市、区)进展评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吉林省要“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要求,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发布《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提出了到2020年全省9个市(州)周边地区和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区、双阳区、公主岭市、梅河口市、永吉县、敦化市、前郭县、东辽县、抚松县、梨树县、洮南市等14个县(市、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市(州)、县(市、区)的扎实努力,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各项指标全面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明显高于非率先县(市、区),为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开了个好头。

(一)市(州)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

全省9个市(州)所在地周边地区不尽相同,有的相当于一个农业县份,有的农业比重很低,延边州所在地周边就是延吉市。总体看,市(州)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展情况良好。

从综合得分看,市(州)周边总体上处于转型跨越阶段,最高分长春市区73.36分,最低分白山市63.72分,相差不足10分,平均得分68.99分,比全省平均高1.47分,其中有4个市(州)周边得分超过70分,白山市区和通化市区得分偏低,主要是农业比重非常小,但两地得分均超过60分,进入转型跨越期。市(州)周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2016年度排名情况见下表。

2016年市(州)周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得分排名

1.产业体系评价。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4项指标中,9个市(州)周边得分最好的是口粮生产稳定度,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不大,平均得分为5.01分,相当于权重分的83.5%,反映出这些区域口粮生产稳定度比较高,明显好于县(市、区);最差的是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得分仅为2.38分,相当于权重分的59.5%,且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是极限分值,说明9个市(州)周边地区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极不平衡,区域间差异很大;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得分2.53分,略好于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得分,除长春市区、吉林市区和延吉市比较好以外,其他地区发展水平比较低,得分也比较低;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得分为3.07分,占权重的76.75%,说明这项指标发展相对较好,但也存在地区间比较严重的不平衡。

2.生产体系评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3个指标得分10.22分,是权重分的73%,其中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得3.18分,是权重的63.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得分4.42分,是权重的73.7%,农业信息化率得分2.62分,是权重的87.3%。从得分情况分析,市(州)周边地区农业信息化率得分比全省平均数高0.44分,但科技贡献率低0.21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0.77分,特别是东部山区的市(州),更为突出。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综合得分看,市(州)周边地区在这个方面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差距比较小。

3.经营体系评价。数据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构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4个指标,评价后的综合得分为12.14分,是权重分值的71.4%。总体上讲,到2020年完全可以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但区域间仍然有较大差异,平衡性较差。在4项指标中,得分最高的是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得分4.44分,是权重分值的88.8%,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得分2.47分,是权重分值的82.33%,上述2项指标2020年可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分仅为2.73分,是权重分值的54.6%,水产养殖规模化水平得分为2.50分,是权重分值的62.5%。

4.质量效益评价。构成现代农业质量效益评价的4项指标综合得分为11.59分,是权重分值的64.38%,总体上讲,得分偏低,显示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定差距。其中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得3.07分,是权重值的61.4%,反映出市(州)周边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但高于全省平均数值;农业土地产出率得2.89分,是权重值的57.8%,也处于较低水平,高于全省平均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60.5分,处于较低水平,但高于全省平均值,这3个指标从三个不同侧面反映出市(州)周边地区农业产出效率比较低,资源利用率较低,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亟待改进和完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得2分,与权重值相同,这是所有指标中表现最好的,说明该区域农产品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良好,处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5.绿色发展评价。构成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5项指标综合得分为14.58分,是权重分值的63.39%,综合评价得分偏低,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定差距。其中万元农业GDP耗水得3.01分,是权重分值的50.2%,说明市(州)周边地区农业耗水较高,水资源利用率亟待提高;万元农业GDP耗能得3.59分,是权重分值的59.83%,说明这个区域农业能耗较高,这个指标虽然略好于耗水,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线上;农药减量化得3.14分,是权重分值的78.5%,说明这个区域减少农药使用量效果较好;化肥减量化得2.77分,是权重分值的69.25%,说明该区域减少化肥施用量工作稳步推进,有一定效果;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得2.07分,是权重分值的69%,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支持保护评价。构成现代农业支持保护的3项指标综合得分7.54分,是权重分值的75.4%。说明该区域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总体水平较高,总体上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得3.5分,是权重分值的85%,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得2.47分,是权重分值的61.75%,说明该区域农业获得贷款支持仍然有较大的空间,提高金融对农业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保险深度得1.57分,是权重分值的7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市(州)重点指标差异性分析

选择15项权重分值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指标,对市(州)周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

1.口粮生产稳定性。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9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1.0。9个市(州)周边口粮稳定度总体比较高,其中长春、白城、通化、吉林、松原4个城区口粮稳定度高于100%,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四平市、辽源市、延边州(延吉市)、白山市区尚未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的要求。

2.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养殖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指标的养殖业是畜牧业与渔业两者之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60%。这项指标,9个市(州)周边差异很大,四平市区高达62.79%,达到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辽源、通化市区超过55%,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长春、吉林市区在45%以上,可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白山、延吉、松原、白城市城区低于30%,距离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较大。

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反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这项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3.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4.5。9个市(州)周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极不平衡,延边、辽源、长春三市周边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经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吉林市区非常接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但四平、通化、白山、松原、白城5个市城区差距较大,其中白城市区只有0.35,要完成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任务,特别是在产业振兴中,还需要全面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

4.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4.8%,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8%。在农业服务业发展上,市(州)周边差异很大,目前,长春、延边、吉林三市区农业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4.8%,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但通化和白山市区低于2%。

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该指标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7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为90%。总体上看,市(州)周边地区农业机械化率比较低,延边州以75.63%占居头席,长春、白城、四平、通化市周边还不到40%,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还应该把农业机械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

6.农业科技贡献率。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与支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6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75%。总体上,市(州)周边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县域,多数在55%~60%之间,属正常水平,但松原和白山市周边农业科技贡献率低于40%。

7.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5%。目前,只有四平市区土地适度规模达到56.96%,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其他地区均等于或低于40%,其中松原、通化2个市区低于20%。

8.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该指标主要反映现代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70%,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80%。市(州)周边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高于县(市、区),延边、吉林、长春、辽源、松原5个市周边已经高达80%以上,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而通化、四平、白城、白山4个城区周边低于70%,其中白山市区低于50%。

9.农业劳动生产率。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劳动力的产出能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是5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是6.5万元。这个指标,城区明显高于县域,资料分析显示,吉林、松原、白山3个城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超过5万元,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其中吉林市高达75445.51元,达到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但延边、通化、白城、辽源、长春等城区低于4万元,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难度较大,任务艰巨。

10.农业土地产出率。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耕地产出能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6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8万元。在这个指标上,呈现两级分化的局面,通化、白山两个城区超过10万元,已经超过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但其他城区都在5万元以下,其中四平、白城城区不足2万元。

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该指标主要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2.5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万元。从市(州)城区数据分析,目前,全省只有白山市区农民收入高达25429元,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其他市州城区都低于2万元,但平均明显高于县域农民收入水平,其中超过13000元的有白山、吉林、松原、白城、四平市区。尽管如此,增加农民收入仍然任务繁重,仍然是最难以实现的目标。

12.万元农业GDP耗水。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水资源利用水平、生态保护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00立方米,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50立方米。对于此项指标,由于各地理解不同,数据差异很大,就下图而言,只有吉林、白城、长春三市有分析价值,其他均作异常数据处理,计算得分时得最低分值。在这3个市中,长春市指标最好,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白城和吉林两市区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13.万元农业GDP耗能。该指标主要反映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节能降耗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10吨标准煤/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0.08吨标准煤/万元。由于各地对万元农业GDP耗能数据不掌握或掌握的不准确,导致数据异常,从下图看,长春、松原、延边3个市区数据异常,不作分析,得分按最低值计算,吉林市区以0.07吨标准煤/万元,高居城区之首,已经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四平、辽源、白城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通化、白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14.农药减量化。该指标主要反映农药使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地环境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1%,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2%。9个市(州)周边地区有7个市区实现了农药减量使用,2个市区不减反增。在减少的市区中,辽源、延边、白山、长春、松原减量超过2%,已经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值,白城市区已经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通化市区到2020年也有望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要求。而四平、吉林两市增长都在3%以上,要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要求,还有很大的难度。

15.化肥减量化。该指标主要反映绿色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1%。下图显示,有喜有忧,松原、白山、延边化肥减量化超过1%,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要求,白城、四平经过努力可以在2020年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要求,但长春、通化、吉林、辽源4个市区化肥施用量呈现增长的趋势,特别是长春市增长12.61%,要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要求,差距还很大,还需要做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

(三)率先示范县(市、区)综合评价

通过对6个方面23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析,14个县较好地完成了重点任务,有效推进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整体上取得了好于全省平均、好于市(州)周边地区、好于非率先县(市、区)的成绩,14个县(市、区)综合平均得分为72.24分,比全省平均67.52分高4.72个百分点,比市(州)周边地区的68.99分高3.25分。得分最高的县份是敦化市(76.33分),已经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最低是的永吉县(69.70分),明显高于非率先县份,高于市(州)周边平均值。低于70分的只有两个县,大部分县都在70~72分之间,总体比较均衡。总体评价结果说明,这14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份,发展有成效、工作有效果,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

1.产业体系评价。14个率先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4项指标综合得分13.16分,是权重分值的73.11%,总体上接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分值,到2020年可以完成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其中,口粮生产稳定度得4.9分,是权重分值的81.67%;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得3.27分,是权重分值的81.75%;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得2.29分,是权重分值的57.2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得2.7分,是权重分值的76.5%。

这4项指标中,只有口粮稳定度得分略低于全省平均值,其他3项指标得分都超过了全省平均值。这说明,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上,14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市、区)总体上领先全省其他县份,经过努力,到2020年总体上可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

2.生产体系评价。14个率先县现代农业生产体系3项指标综合得分为11.58分,是权重分值的82.71%,说明总体上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指标已经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其中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得4.47分,是权重分值的89.4%,这14个县可以讲总体上已经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贡献率得5.04分,是权重分值的84%,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14个县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处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农业信息化率得2.07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11个百分点,是权重分值的69%。这说明,我省的农业大县农业信息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还有差距。

3.经营体系评价。14个县现代农业经营体系4项指标综合得分为13.96分,是权重分值的82.12%,这说明14个县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总体进展很好,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其中,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得4.02分,是权重分值的80.4%,处于较高水平,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全省平均得分3.31分),对其他各县有较好的引领作用;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得4.4分,是权重分值的88%,高于全省平均值(全省平均得分4.24分);水产养殖规模化水平得2.9分,是权重分值的72.5%,已经接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得2.64分,是权重分值的88%,比全省平均值高0.38分,说明14个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较高水平上,在全省领先。

4.质量效益评价。14个县现代农业质量效益4项指标综合得分10.11分,是权重分值的56.17%,比全省平均值低0.52分,低2.89个百分点。从这4项指标看,这14个农业大县现代农业的质量效益相对较差,总体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更低于市(州)周边地区的水平。其中农业劳动生产率得2.36分,比全省平均2.70分低0.34分,低6.8个百分点;土地产出率得2.41分,比全省平均2.62分低0.21分,低4.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得3.34分,是权重分值的55.67%,比全省平均3.32分高0.02分,高0.34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得2分,略高于全省平均1.99分。综合评价,14个率先县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产出率低,既反映在综合生产能力上,也反映在农产品的价值上,正常的生产能力或者较高的生产能力,遇到较低的价格或者是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导致农业劳动力产出和农业土地产出率都很低。这两项指标低,对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而言,收入水平自然就不会高。这两个指标低与当年我省玉米价格低迷有直接关系,未来新的价格形成机制成熟后,将有所改善。

5.绿色发展评价。14个县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指标综合得分为15.43分,是权重值的67.09%。总体上看,绿色发展指标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其中,万元农业GDP耗水得3.01分,是权重分值的50.17%,说明14个县农业水利用效率比较低,仍然是资源高消耗型生产方式为主;万元农业GDP耗能得3.77分,是权重分值的62.83%,这个得分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3.59分),说明14个县的农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农药减量化得3.32分,是权重分值的83%,高于全省平均值(2.95分),说明14个县的农药减量化工作得到扎实落实,农药减量施用正在全面深入农业生产领域;化肥减量化得3.01分,是权重分值的75.25%,这个值刚好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准线上,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2.60分),化肥施用总量减少,已经成为14个县农业发展的重大措施,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得2.32分,是权重分值的77.33%,高于全省平均值(2.09分),说明14个县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好于其他县(市、区)。

6.支持保护评价。14个县现代农业支持保护指标综合得分为8.04分,是权重分值的80.4%,这些县份的农业支持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值(7.93分),说明14个率先县份的农业支持保护正在加强。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得2.53分,是权重分值的63.25%,低于全省平均值(3.04分),说明各县的农林水事务支出受财力影响,不够理想,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较大差距;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得3.64分,是权重分值的91%,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3.12分),说明14个县份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已经超过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农业保险深度得1.87分,是权重分值的93.5%,显著高于全省平均值,说明14个县农业保险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体系,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

总起来分析,14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县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监测的23项指标中,得分超过权重分值75%的有14项指标,也就是说有14项指标总体上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这14项指标是:口粮生产稳定度(81.67%)、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81.75%)、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76.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9.4%),农业科技贡献率(84%)、土地适度规模经营(80.4%)、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88%)、初中及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88%)、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100%)、农药减量化(83%)、化肥减量化(75.25%)、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7.33%)、单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农业贷款投入(91%)、农业保险深度(93.5%)。得分低于权重分值60%的指标的有5项,即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值之比(57.25%)、农业劳动生产率(42.37%)、农业土地产出率(48.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7%)、万元农业GDP耗水(50.17%),这5项指标是14个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着力点,否则,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呈现较强的“木桶效应”。

(四)率先示范县(市、区)重点指标差异性分析

选择15项权重分值高、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指标,对14个县进行差异性分析。

1.口粮生产稳定性。从下图分析,德惠、洮南、九台、永吉、梅河口、前郭、双阳等7个县(市、区)口粮生产稳定度超过95%,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

2.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指标,养殖业发展水平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指标的养殖业是畜牧业与渔业两者之和。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60%。下图显示,九台区超过60%,达到了农业现代化目标,双阳区和梨树县超过55%,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洮南、永吉、敦化、抚松4个县(市)比重在40%以下,要达到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需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3.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反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产业发展水平。这项指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3.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4.5。下图显示,东辽、抚松、洮南、德惠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5以上,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行列,双阳、前郭、公主岭、梨树4个县(市、区)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小于2.5,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把农产品加业放在战略位置上加以重视,加快发展。

4.农林牧渔服务业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指标反映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4.8%,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8%。下图显示,梅河口、洮南两市超过8%,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永吉、九台、农安3个县(区)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而梨树、德惠、敦化、东辽、抚松5个县(市)在3%以下,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

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该指标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7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为90%。目前,前郭县已经达到95.56%,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值,永吉、梨树、敦化、公主岭、梅河口、洮南、德惠等7个县(市、区),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抚松县农业机械化率只有29.81%,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难度较大,需要全面加大力度。

6.农业科技贡献率。主要反映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与支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6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75%。从各地上报数据分析,目前,九台区农业科技贡献率高达78%,已经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农安县65.1%,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其余县份都在55%~65%之间,这个指标县域间差异不大,总体上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完全可以如期实现。

7.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主要反映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5%。下图显示,榆树、敦化、梨树3个县(市)超过55%,达到了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洮南、农安、前郭、公主岭 4个县(市)超过45%,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九台、梅河口、永吉3个县(市、区)土地规模经营低于35%,要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还需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8.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反映现代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70%,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80%。敦化、永吉、前郭3个县(市)已经达到80%以上,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梅河口、抚松、公主岭3个县(市)达到70%以上,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德惠、洮南、农安、梨树4个县(市)低于60%,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仍需抓住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机遇和趋势,加快发展畜牧业。

9.农业劳动生产率。主要反映农业劳动力的产出能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是5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是6.5万元。下图显示,梨树县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7215.31元,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低5.6%,这是我省唯一个农业劳动生产高于4万元的县份,敦化、德惠、前郭、公主岭、抚松超过3万元,九台、洮南、双阳3个市(区)低于2.5万元。14个县农业劳动生产率算术平均值为30556.7元,相当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的61%,要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较大差距,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任务艰巨。

10.农业土地产出率。主要反映农业耕地产出能力。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6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8万元。下图显示,我省抚松县以12.61万元高居各县市之首,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其余13个县都在5万元以下,其中梨树县4.4万元名列第二位,相当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的73.33%,双阳、敦化、洮南3个市(区)低于2万元,可见提高耕地产出能力,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反映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2.5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万元。14个县农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梅河口市(12710元),最低洮南市(9219元),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梅河口市相当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的50.84%。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目标。

12.万元农业GDP耗水。主要反映农业水资源利用水平、生态保护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500立方米,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450立方米。对于此项指标,各地数据差异明显,其中东辽(218.87)、敦化(169.96)、公主岭(131.36)、抚松(5.98)4个县(市)上报数据不符合现状和基本规律,故不参与分析,得分按最低值计算。下图显示,德惠为438.14立方米,已经达到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前郭、梅河口、榆树在450~500立方米之间,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永吉、九台在700立方米以上,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有一定差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万元农业GDP耗水任务仍然很艰巨。

13.万元农业GDP耗能。主要反映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节能降耗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10吨标准煤/万元,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0.08吨标准煤/万元。由于各地对万元农业GDP耗能数据不掌握或掌握的不准确,导致此项数据分析难度很大。从下图看,永吉、公主岭、九台、双阳、前郭、敦化等6个县(市、区)的数据不符合现状和发展规律,故不参与分析,得分按最低值计算,榆树、德惠、东辽、农安、梅河口、洮南等 6个县(市、区)万元农业GDP耗能很高,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这说明这些县份农业仍然处于高投入高产出阶段,这也是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梨树县、抚松县2个县低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继续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可以如期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14.农药减量化。主要反映农药使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地环境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为-1%,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2%。下图显示,在14个县(市、区)中,有12个县(市、区)减少农药施用量,减少比例最大的是九台区,减少20.71%,就当年目标而言,九台、双阳、农安、梅河口、公主岭、德惠、抚松、前郭、敦化等9个县(市、区)达到或超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榆树达到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东辽、洮南、永吉3个县(市)不降反增,特别是东辽县和洮南市增量很大,高达16.97%和8.34%,梨树县下降0.3%,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定差距。

15.化肥减量化。主要反映绿色发展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0.5%,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1%。下图显示,这项指喜忧参半,德惠(-5.77%)、敦化(-4.82%)、双阳(-4.40%)、九台(-3.07%)、公主岭(-2.28%)5个县(市、区)已经明显减量施用化肥,且达到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值,农安(-0.98%)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东辽(-0.39%)、梨树(-0.18%)实现了化肥施用量减少,但幅度较小,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定差距。永吉、洮南、榆树、抚松、前郭、梅河口不减反增,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值差距较大,在化肥减量施用方面,还需要做更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在整体上加大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战略的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目标值分值全省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不同危险程度患者的降脂目标值——欧洲《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microRNAs and ceRNAs: RNA networks in pathogenesis of cancer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