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

2018-06-08蒲德清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蒲德清

摘要:随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核心素养”一词的提出,对其探讨成为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界的重点课题。数学核心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就要重视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利用课堂教学全面深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序言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个体在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发挥数学应用价值,实现自身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具生长性的、基本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作为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阵地,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小学数学课堂上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创新与开发起着巨大的作用,对于老师来说,在课堂上的不断开拓与创新即是符合新课标不断发展的需要。它体现着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抛弃传统的固化思维,现如今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即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包括数学意识、行为、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和品质等等。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课堂上的创新起着巨大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表达分析

2.1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树立教师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教师对“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对“核心素养”教学的深入理解,帮助教师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涵义、目的及培养途径等内容,利于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2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涉及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些内容是较为抽象的。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这样可以使他们从相关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算式,可以使他们提高自己的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理解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等进行了解,进而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草原上要举办运动会,村长鼓励大家积极地参与。喜羊羊报名参加了篮球,美羊羊报名参加了乒乓球,沸羊羊报名参加了橄榄球,懒羊羊报名参加了足球。为了在运动会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村长每天都会组织大家进行训练。有一天天还没亮村长就让大家进行训练,懒羊羊说:“这么黑,又没有灯,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球呢?”喜羊羊说:“篮球和足球是最难分辨的。”美羊羊说:“我用的是乒乓球,我的球最小。”沸羊羊说:“我忘记我的球是什么形状了。”这时村长说:“大家可以从球的形状上来区分。大家想想圆形的球有哪些?各种球半径的大小又是如何的?”经过村长的提示,大家顺利地找到了自己的球。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这个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经过思考,有的学生说:“足球、篮球、乒乓球是圆形的。”有的学生说:“橄榄球不是圆形的。”有的学生说:“圆形球的半径是不一样大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圆,可以掌握圆形的判断方法,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

2.3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交往”是教育生成实现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与交流传递着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方面的信息,同时也包含诸如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若教师与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这样的交往中,便能够将原有的知识经验与选择性注意后所获得的新信息建立联系,形成新的建构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对话交流的过程正是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过程。在实施预设时“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契机不仅存在于“预设”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存在于师生、生生间的每一次积极互动交流中。因此,这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好教学“预设”,而且要抓住“交往”这一生成途径,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交流讨论的互动机会,如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思考、理解,或是在具体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体验、感想等。同时还需敏锐地去捕捉师生互动中闪现的一些“火花”,并能把握蕴含其中的生成点,因势利导,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疑惑、创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解释、辩论、反思中提高认知水平,并在这种“理智的力量”引领下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动态生成与发展。

2.4重视对学生进行素养评价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诊断、改进、导向、甄别等多种功能,这也使其成为推动核心素养落于实践的主要因素。不同于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评价,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更关注学生知识背后更为稳定的学科思维以及观念、情感等。这要求教师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各种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选择基于各种类型情境的开放性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具体过程之中,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同时,由于素养与学生的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缄默性与滞后性,因而教师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而且还要依据学生在具体任务中学科知识的运用、与情境的联系以及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信息获取学生真实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状况,并利用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時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计学习规划,促使学生在交流、互动、实践中增强技能,有效地生成数学核心素养。

结语:综上,素养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与目的,在改革教学策略的同时,每位教师亦要清楚的意识到,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更是学生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究,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彩友.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2):49.

[2]邹美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成性课堂的实践[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01):87-88.

[3]朱晓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8(01):24.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