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

2018-06-08巴丽合亚阿依旦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学化成因学前教育

巴丽合亚?阿依旦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起步阶段,此时的教育质量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就对幼儿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之所以出现这一教育问题,是多个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此需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优化办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教育部门也要做好监管,促进学前教育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引言

当代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喜好,开始向学前儿童灌输大量的珠算、汉语拼音等小学生才该学习的东西,促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育最忌讳“急功近利”,那样很容易使得孩子压抑自己的个性,造成孩子亚健康的心理问题。对此,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要进行充分重视,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为孩子营造快乐成长的环境。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没有关注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阶段才应该接受的具体教科书知识,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幼儿欣赏能力、运动能力、交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

1.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是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的重要因素,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国高,“望子成龙、望女成鳳”的迫切愿望使得家长给予孩子很大的压力,不希望孩子走自己失败的道路,把自己对一些未来生活的期许都压到孩子身上,使得孩子身上就像扛着大山在行走。供不应求的幼儿教育市场使得一些无良商家看到了一些苗头,因此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幼儿园也逐渐开设。这些不规范的幼儿园不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办学,直接教孩子认字、算数,教学内容相当敷衍,然而对于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来说,家长也没有选择的余地[1]。

2.师资方面问题

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学前教师师资要求标准以及准入机制跟不上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许多教师都是无证上岗,这部分教师很容易把自己在小学学到的教育内容代入学前教育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不研究学前教育的规律以及内容,缺少耐心和爱心,促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成。

3.缺乏有力监管

而现在的教育机构,监管部门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约束力度不够强大,这也是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些政府部门甚至对学前教育“小学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地方,把外语教学作为幼儿园的强制要求,有些地方对幼儿园招生时要求幼儿写出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有些地方甚至把县镇幼儿园归到县镇小学去管理。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尊重学生兴趣发展

幼儿的天性是很单纯的,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和新鲜感,都会使得孩子产生不同的兴趣,这对孩子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应试教育的侵蚀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我们不应该把功利的思想和行为强压在孩子的身上,教育者假如真的想让孩子快速对接小学,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参观小学教学,以培养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通过孩子的兴趣在进行相应的教育。而在家长的教育方面,教育者要做这引导者的工作,让家长自身意识到揠苗助长的错误行为[2]。通过教育者和家长两方面的配合,使得孩子在学前教育中能够有享受到乐趣,最大程度上分发展自己的兴趣。

2.创设良好学习条件

为了进一步纠正小学化现象,幼儿教师要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入手,改进幼儿教学,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首先,应当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因地制宜的设置各种活动区域,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有效内容、材料,从而实现幼儿游戏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次,幼儿教师应当树立游戏教学的理念,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认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最后,应当积极组织开展幼儿研讨活动,注重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课程开发,加强对部分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引导与监管[3]。

3.加强幼儿教师培训

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培养大批量的优秀的教师是关键的。目前的幼教师资质量低,数量少,缺乏学前教育的职业能力和理论知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要培养幼儿教师以耐心、细心为核心的的职业道德素养,还要增强教师的理论知识、教育技能和才艺等各个方面。因此,良好的教育师资的培训,会让教师拥有更系统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技能技巧、更稳定的从业思想,从而受到家长和幼儿园的热烈欢迎。

4.突出素质教育

学生处在幼儿园阶段时身心发育不够完善发展,不能接受小学的教育内容,具有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因此,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既能游戏娱乐又能学习知识,突出素质教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特点,可以聘请幼儿教育专家,开发适合于幼儿园的中华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在体育课程中,可以融入我国传统优势体育项目,比如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动作训练;艺术课程中,可以介绍故宫、长城和兵马俑等我国的历史文化建筑及背景故事,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社会课程中,可以添加“儒家文化”,更加注重国学课程教学的开展,传播尊师重道、孝顺父母等传统美德,并让幼儿认识到勤学好问的重要性。

5.发挥教育部门的监管作用

教育部门对治理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责任重大,教育部门要起到监管和指导能作用,这可以让幼儿园的办学更加符合标准,使得教师素养更加符合要求。把不符合幼儿教学的老师列入培训计划,使教师学习了系统的知识之后再教书育人。教育部门在治理学前教学“小学化”,更要对一些影响学前教育科学办学的行为给以行政干预。例如取消掉幼升小的面试;杜绝揠苗助长的商业炒作行为;对于不规范幼儿园错误的教学方式进行纠正;同时也要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正确的育儿教育,让家长们明白学前幼儿的身上发展极为重要,在学前孩子应该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学,普及学前教育知识[4]。

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要想改善和解决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就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都要积极参与进来,从而用优质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让孩子们通过兴趣摄取知识,从而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赵裕如,吴双 .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的历史考察与分析[J].文化学刊,2016(08):100-102.

[2]吴玉梅,郝跃 .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J].学理论,2014(09):179-181.

[3]杜明娟 .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文摘版),2015(09):24-25.

[4]徐玉金 .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明日风尚,2017(02):50-51.

猜你喜欢

小学化成因学前教育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