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大学生微创业与地方经济互动实践研究

2018-06-08韩丽华

商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徐家微商农产品

韩丽华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将高等职业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探索高职院校在校生微创业与地方经济间的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从加强高职在校生创新创业教育出发,探索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微创业;地方经济;精准扶贫

一、微创业的含义

我国微创业模式最早比较完整的提出,是在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微创业计划”提出关于微创业的运营模式,推出所有项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营销手段相结合,以实现成效最大化的“微创业”原则。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微创业”就是微型企业创业,将微型企业定义为:包括业主本人在内,职工人数不到20人,创业者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吴晓义教授在《微创业:概念、作用与扶持机制》中指出,微创业有五种定义。

本研究界定为:包括业主本人在内,雇员人数5人或以下,启动资金5000元以下的成本或零成本、闲置资金,利用业余时间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活动,或利用微平台、网络平台进行新项目开发与实践的创业活动。

二、离职大学生微创业的意义

(一)在校大学生的微创业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提前“适应社会、适应竞争”

近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2013年715万人,2014年726万人,2015年高达749万人,基本上每年递增20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着大学毕业生的阵营。因此,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为了适应就业压力,提前“适应社会、适应竞争”,国务院、省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如今,兴起一种用微小的成本或零成本、闲置资金,利用业余时间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活动,或利用微平台、网络平台进行新项目开发与实践的创业活动——微创业,非常受在校大学生青睐。

(二)有利于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否有预期的授课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在校大学生的微创业决定了必须逐渐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在校大学生的微创业成功的基础。在校大学生的微创业鼓励理论教师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和企业培训,讓教师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到社会大课堂,形成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双师型”授课团队。

(三)微创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经验

微创业是新兴创业模式,起源于美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推进,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及广泛运用,微创业越来越被社会公众认同。大学生热衷网络,而微创业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非常适合大学生去经营。如今,总体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在大学生中开展微创业教育、培训、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合作、冒险与创新等能力。同时,通过微创业的锻炼,即使创业失败,也能给予学生足够的社会经验。

三、微创业与地方经济互动实践

(一)立足地方经济,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

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很多,有些同学在学生会、团组织、社团、协会“工作”,积累“社会资本”,有些已经在兼职或创业,最好的办法是立足于地方经济,从自己熟悉的、有资源的平台开始,最后通过引流方式过渡到微信这个平台,毕竟微信是当前比较成熟稳定的平台,上手也比较容易。经初步统计,我校在校学生创业者中,有65%的创业者是从事微商创业。因此选择一个合适自己介入的平台是微商运营的第一大要素,他关系着你的微商成长速度和效益。在经营中,也不要总是盯着微信朋友圈,看看你自己有没有更好的资源和优势,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平台,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离不开产品的存在,而且任何的商业交际、交易几乎都是围绕产品而展开的。同样,在微商中产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很多准备微商创业的在校大学生们来说,选择产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选择恰当,就会少走很多弯路。比如,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产品一定要是正品货源,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和运营机制,在确定产品前,要亲自对其进行试用体验,亲身了解产品的特性、效果,千万不要盲目去看些广告,否则影响判断。

(三)提升信息“流转量”

微商信息流转量的关键是内容,内容做得不好,就不会吸引他人去转发。即使要求一些好友转发了,浏览的人也不会很多,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此外,通过活动诱导好友进行转发提升信息流转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记得在信息内容中加入自己的微信二维码或者微信账号,否则客户无法找到你。

(四)提升微商转化率和复购率

有的微商,粉丝多购买者少,让人无可奈何。这是微商转化率和复购率出了问题。要想将粉丝转化微购买者,是很多人在努力做的事情。我们要了解隐形客户,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收入、社会影响力、爱好等,从朋友圈中客户发布的图片信息剖析,了解客户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业务。

四、高职大学生微创业与地方经济互动实践

辽阳县穆家镇徐家营子村是我校对接的精准扶贫单位,在对该村进行扶贫过程当中发现该村村民的土豆、大葱、豌豆等农产品出现滞销现象。在校领导的安排和建议下,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带领大学生,承担了为该村农产品进行网络推广的任务。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徐家营子农产品批发网

老师带领电商专业学生,利用所学专业内容,量身打造了徐家营子农产品批发网(网址:www.xujiayingzi.com),在网站中不仅对徐家营子村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将该村的土豆、大葱和豌豆等农产搬上互联网,扩大了该村的知名度和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寻找合适的网络销售渠道

考虑到土豆等农产品较适合城市周边的百姓需求,因此,在建立了徐家营子农产品批发网的之外,重点为该村的农产品做了网络平台推广,主要有:58同城(www.58.c:om)、阿里巴巴中国站( www.1688.com)、辽阳百姓网、知乎专栏等。

(三)移动推广

利用专业的移动农产品批发APP“一亩田”进行推广。

(四)推广效果总结

在推广过程发现,最好用的是移动端的一亩田推广,在土豆等农产上市的当季,本人每天都会接到采购商的电话,其次是58同城等网络推广平台。

通过以上网络促进该村村民销售土豆10万斤、大葱5万斤、豌豆2万斤,在电商精准扶贫成果转化中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认可。

实践证明,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徐家微商农产品
非遗视角下山东徐家拳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仙湖湿地
“转正”遭拒痛下杀手:谁让你动了我的青春
“多多益善”的政协主席
首届“微商大会”全过程追踪播报coco薇启动微商嘉年华!
关于杨佩的微商时代!
王亚仙的微商之路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