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8-06-08高永杰

商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变电设备变电运行隐患

高永杰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变电站发挥出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还有效促进了国民经济不断提升,因此要提高对变电站运行的高度重视,但是在实际中仍旧存在一些隐患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给变电站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要避免这些情况,就要从变电运行中的隐患入手,从源头上扼制变电故障的出现,保证供电高效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变电设备;隐患;故障

变电运行是防控电网安全的最关键位置,其运行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电网的稳定和安全,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严格的执行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不断排出变电运行的安全隐患,改善电网运行现状,维护地区电力输送的安全和稳定。

一、变电运行隐患及其预控

(一)作业场所未按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进行设置。高温、噪音、气味等危害的作业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诱发职业病。

(二)作業现场的机器设备防护不到位,如缺乏危险标识、机械链轮不设安全罩等,会对人体直接造成伤害。

(三)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漠,违反安全作业条例所形成的安全隐患。危险点隐患的预控就是在作业前采用技术手段,找出作业危险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制订严谨的、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它既是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将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也是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

二、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隐患分析

(一)变压器

1.操作危险点及隐患。变压器的操作是变电运行操作中最常见的、典型的操作之一,它的内容包括向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切断空载变压器等。通常情况下,操作变压器时,在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存在操作过电压情况的…现而影响或危及变压器的绝缘的现象以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升高而导致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的危险和隐患。

2.防范措施。变压器的操作应谨慎小心,避免因疏忽而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变压器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为了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

(二)母线倒闸

1.操作的危险点。母线是变电运行设备的汇合场所,其特点是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在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之间的倒换过程会产生危险点和隐患,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防范措施。①当备用母线存在故障时,为防止事故扩大可由母联开关将其切除。②在母线倒闸过程中,应将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拉开,避免操作过程中母联开关误跳闸,造成带负荷拉刀闸安全事故的发生。③在进行将一条母线上的所有元器件全部倒换至另一母线上时,应根据操作机构的位嚣和操作人员的习惯,正确使用以下两种倒换次序:一种是将某一元件的刀闸合于一母线,而拉开另一母线刀闸:另一种是将全部元器件均合于一母线之后,再拉开另一母线的所有刀闸。④当设备倒换使得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因注意不可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发生误动作而向不带电母线反充电,从而引起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继电保护误动等情况的出现。⑤由于设备倒换至另一母线或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电压回路需要转换由另一电压互感器给电时,应注意勿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误动作。避免电压回路接触不良以及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向不带电母线反充电的现象。⑥母线操作时应根据母差保护运行规程对母差进行保护。母差保护应贯穿于倒母线操作过程中,母线装有自动重合闸,操作中应根据需要对重合闸方式作相应改变。

(三)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及防范

1.取下直流控制熔断器时,为防止产生寄生回路,避免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应严格按照先取正极、后取负极的操作顺序:装上直流控制熔断器时,应严格执行先装负极,后装正极的操作。在进行装、取熔断器时,判断正确后应果断和迅速,避免反复地接通、断开的操作方式,在取下和再装上之间应有不小于5s的时间间隔。

2.运行中需要停用直流电源时,应采取先停用保护出口连接片,再停用直流回路的正确顺序;恢复时采用相反的操作顺序。

3.断路器停电操作中,应在确认拉开开关做好了安全措施之后取下。

4.在断路器送电操作中,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应在拆除安全措施之前装上。这是因为在装上控制熔断器后,可以检查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工作状态是否完好。

(四)环形网络的并解列操作危险点及其防范

环形网络的并解列即合环、解环操作,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由一种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转变的常见操作。环网的并解列操作中,除应满足线路和变压器自身操作的一般要求,还应正确预计每一步骤的潮流分布、对各元件允许范围进行安全控制,确保环网并解列操作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变电运行作业危险点及隐患预防措施

(一)提高危险点预防意识。变电运行作业中,应结合现场实际,强化安全理念,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创新管理。将操作人员心理状态、变化因素等纳入危险点预防工作范围内。

(二)实行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是众望所归,它是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刚性约束与柔性管理的润滑剂。合理运用人性化管理,可增强操作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激发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

(三)强化员工执行标准化操作的力度。通过严格执行操作票、流程卡工作制度等标准化作业模式规避操作危险点和杜绝隐患的有力保证。

(四)加强人员危险性教育和培训工作。要使员工切实感受现实存在的危险。开展实用性技术培训是提高人员整体素质、防止人员误操作、对危险点有效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学习力。

(五)将红外热像仪等新技术融入变电运行。红外热像仪可对变电运行的高、低压电气设备实时进行远距离的、非接触式的诊断。与传统的停电预防性检测相比较,红外热像仪更能对设备的缺陷进行有效地、真实的检查。由于红外测温仅仅是对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接收而不对设备外加任何红外源,所以对运行中的设备不会损害和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运行的连续性。

四、结语

对于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设备线路维护力度、革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一定要重视起来,通过建立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变电设备维护等一系列措施,来降低隐患问题的出现,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徐美玲.浅议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J].电子制作,2014 (01)

[2]刘钊.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05)

猜你喜欢

变电设备变电运行隐患
网上晒娃隐患多
Tough Nut to Crack
文具的隐患!
变电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技术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关于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的探讨
食品中的隐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