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芭蕾基本功训练的历史发展和影响

2018-06-08马俊杰

戏剧之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芭蕾训练

马俊杰

【摘 要】俗话说“技近于道”,但对于一个优秀的、合格的芭蕾舞蹈演员和舞蹈修习者来讲,“技”仍然是作为“道”的前提,也就是说,芭蕾舞表演者的基本功和平时对舞蹈基础的夯实,是获得舞蹈灵性和探究舞蹈审美真谛的基础,一个对芭蕾舞蹈基本功没有概念的舞者,可以想象,是很难胜任大规模的舞蹈集训和舞蹈表演的,所以芭蕾舞的基本功就是芭蕾舞盛于久远的密钥所在。

【关键词】芭蕾;训练;历史发展

中图分类号:J7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1-0145-02

一、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概述

(一)芭蕾舞的历史起源

芭蕾舞的历史起源,是研究芭蕾舞基本功训练对舞蹈影响的基础,历史的起源也在另一方面决定了芭蕾舞的基训要着力彰显其优雅尊贵的特征。芭蕾舞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廷里,那时的巴尔干半岛,正被“人的觉醒”和“人对自己身体的发现”这两种意识所占据着,人打破了神学的束缚,在舞台上优雅地舞蹈着,具有一种必然性。

而在接下来的发展进程中,浪漫的法国人为芭蕾舞和基训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先河,路易十四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舞蹈家,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这才有了芭蕾舞史上第一次有实在意义的基本功训练。而在1789年至19世纪这一区间,被称为芭蕾发展史上的前浪漫时代;在19世纪之后,芭蕾舞一步一步步入自己的黄金时代,古典芭蕾的雍容姿态和丰富的表现力,曾让无数人为之着迷。这时也自然发展出了专业的芭蕾舞基训体系,芭蕾的动作要领也趋于成熟和定型,《天鹅湖》《胡桃夹子》这些耳熟能详的芭蕾巨作也被更多的人记住并在历史上得以传承。

(二)芭蕾基训的基本内涵

芭蕾舞基训的基本内涵,也可以称为使芭蕾舞树立起自身架构的内核,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开,绷,直,立”。“开,绷,直,立”需要一种对舞者身形的整体规划和趋向于范本的追溯心态,整个芭蕾舞蹈演员在基本功训练中所追求的就是“开,绷,直,立”所赋予的美感。

“开”代表了舞者身形的拓展,它所要求的是舞者骨骼和经络的舒展与开化。在上身部分,“开”要求舞者的肩关节向后伸展,仿佛是一种向后的拉力,而胸腔要十足打开,给人以一种饱满和呼之欲出的感觉。“绷”所指的是在基训中身体和四肢在必要时必须绷直,一种富有力量和蓄势待发的效果要从“绷”中取得,比如舞者的小腿和踝关节,在做出跳步的动作时必须一齐用力,这时舞者的脚背必须“绷直”,在空中停留的几秒就意味着身形因“绷”的存在而延展。“直”所指的是身形在整体效果上的亭亭玉立,一种直立的状态所要求的是舞者有一种从头顶继续向上升华的引领感,这是舞者塑性时的无形要求。而“立”同样也是舞者在站立时的姿態要求,因芭蕾舞要求舞者在舞台上的直立和美观,所以“立”就成为了姿态塑造的中心理念。

“开,绷,直,立”的基本功训练构成,是基于上文所述的芭蕾舞历史发展定式而形成的,芭蕾舞的欣赏环境,芭蕾诞生时的第一场景(即宫廷场景),都潜移默化地决定了芭蕾舞基本功训练的理念走向。

二、芭蕾舞与其他舞种的影响

(一)芭蕾基本功训练时与其他舞种的影响

现代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具有复杂内涵的表现形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古典芭蕾相对较弱的美国和德国,一批舞蹈家尝试着创立一种与传统的古典芭蕾不同的舞蹈派别,它以追求自由、崇尚创新的艺术宗旨改变了古典芭蕾独霸舞台的局面。一般都认为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是现代主义舞蹈的创始人,实际上与邓肯同时代的以跳现代舞而闻名的还有两位,一位叫洛伊·弗勒,另一位叫圣尼丝。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先驱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人在中国特定环境中,有过认真的现代舞实践,他们把现代舞的表演、技法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对于中国现代舞历史有重要意义。

(二)芭蕾舞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芭蕾舞在基训时的塑性,对于舞蹈演员的形象,表情和动作要求甚高,在芭蕾舞逐渐专业化和自觉化的过程中,整个舞蹈的脚步和手部动作,也形成了历史派别,比如手部动作中,就有瓦卡诺娃派(俄国派)和却革底派(意大利派)两大派系,这无疑是芭蕾舞者区别于其他舞蹈修习者的重要标志,而这一标志同时也预示着芭蕾与其他舞种竞争的资本。

在另一方面,芭蕾舞在诞生之初,表演场合就已定位在大型公开的、有高端需求的晚宴和聚会当中,配上曾经与芭蕾舞相伴而生的歌剧背景,加上舞者高超精湛的舞技,所以芭蕾舞一直带有一种舞蹈界的“贵族气质”。欣赏芭蕾舞的人在过去是上层显赫的贵族,表演也带有一种宴会助兴的性质。当其从歌剧情节中分离之后,因其固有的舞蹈形式动作等舞台表现力,古典芭蕾带有一种不能完全割舍的原生性的“贵族气息”。

根据芭蕾舞那特定的塑形要求和表演环境的大致限定,我们获得了它不同于其他舞种合作的可能性。到现在,一提及“芭蕾舞”这一概念,在概念背后蕴藏的所指必然是人们长久积累下来的上述两点特征,这是芭蕾舞区别于其他概念的内涵部分,这一区别不仅使芭蕾舞的表演技巧和表演方式拥有了与其他舞种合作的可能性,而且也使芭蕾舞在发展史上形成了与其他舞种竞争的可能性。再者说,舞蹈的发展显然不能仅仅是在满足所谓的贵族人群那无关大众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舞蹈在宫廷宴会、盛装舞会以及大型剧院里的“静观”价值,突破舞台等外在的表演形式限制,以及大众化、社会化的满足是舞蹈为更多人所了解和学习的前提,只有突破可能会束缚自身发展的条条框框的传统,对业已形成的价值进行反思,芭蕾舞才有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竞争”不仅是芭蕾舞区别于其他舞种的标志,竞争的形成也在反面提供了打破交融障碍的动力,使“合作”成为可能。

三、现代芭蕾的审美内涵

我们在论述基于基本功训练而形成的现代芭蕾的诞生之后,也顺理成章地对其做了一个审美性的观照。现代芭蕾的审美内涵主要有二:其一,由基训技法展开的现代芭蕾,把古典芭蕾的“生活美学”转向了“生命美学”;其二,现代芭蕾在基本功训练中,史无前例地达到了舞蹈艺术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其一,为什么现代芭蕾具有从“生活”转向“生命”的可能性?古典芭蕾的剧情化特征使得芭蕾史上一以贯之的传统是歌颂童话爱情以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舞蹈表演剧情,反过来也可以说剧情其实游离于舞蹈之外,舞蹈是表现生活的。从古典芭蕾没有与歌剧分离之时,芭蕾舞的题材大多都是指向生活的,就算有非生活性的童话或神话情节,这些故事的根本属性毕竟也是属人的。而现代芭蕾的审美,无疑让观众的着眼点聚焦在了舞台之上的美感,那活泼的舞姿,律动的生命意识,统统传达了一个观念:当下,即是你的全部生命。这种酒神性质的生命美学,抛却了“文以载道”式的承载精神,让舞蹈美学有了重大转变。

其二,在基本功训练到位的前提下,现代芭蕾是内容与形式嫁接得最得体的舞种。孔子讲:“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方为君子。”现代芭蕾在基训中既保留了传统芭蕾的情节性(如《红色娘子军》),又增添了带有现代感的舞台元素,让“形式冲动”成为了与所表现内容等量齐观的舞蹈中的一部分,这是现代芭蕾与其他舞蹈所不同的审美内涵。

四、结语

本文主要着眼于芭蕾舞基本功训练这一概念,从概念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芭蕾舞基训的形成历史,阐释了基训所包含的“开,绷,直,立”等要素,并分析了芭蕾的历史发展是如何影响基本功训练的展开的。在现代芭蕾的草创和诞生时期,基训同样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基训中所加入的现代感元素使“现代芭蕾”形成了不同于古典芭蕾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王伟.论芭蕾基训的历史轨迹及其历史影响[J].舞蹈美学研究,2012(01).

[2]张鑫浩.浅谈芭蕾舞动作的发展及特点[J].舞蹈研究,2015(04).

[3]张红进.芭蕾舞的旋转舞姿[J].山东师范大学,2006(02).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芭蕾训练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我爱芭蕾
冰上芭蕾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