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注入小学美术课堂以灵性与活力

2018-06-08陈静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想象力绘画美术

陈静雯

【摘要】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有关美术的理论知识,也要动手进行艺术创作,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创造,同时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给美术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可以积极的动起来,去感受到美术的创造力,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我们学生的作品更加的富有寓意和创意。本文就围绕“创新,注入小学美术课堂以灵性与活力”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教学 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249-0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我们的教学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要求。在教学中,不能够一味的让学生学习既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创造新的事物,在创新中进步。美术课程本就是一门要求我们的学生实际动手的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对美术技能掌握的更加熟练,在教学中要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到美术课堂中,进行相关美术技能的训练,如果知识一味的模仿那也就失去的艺术的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关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丰富教学方式,提升绘画兴趣

小学生的想象力都是比较丰富的,他们对于绘画的兴趣也比较浓厚,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的独霸课堂使得学生们的能力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他们对于美术课堂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课堂,以新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自愿的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去,为了加强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到创设情境的方式。比如在学习《诗情画意》这篇章节的时候,可以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根据我们给出的画配上相应的句子。这篇章节中的内容多以中国的山水画为主,内容比较抽象写意,但也是我们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对于我们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的适合的。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有的配图诗句删去,只给我们学生直白的图画,让我们的学生看看图画中表达的是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上相应的诗词。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就不会拘泥于原有的诗句的限制,而是对我们的绘画有一个最直观的感受,能够在实际的绘画中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表达。对我们的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以相反的方式进行训练,比如给学生一句比较浅显易懂的诗句,让他们根据诗句画出自己想象出的内容,这样的绘画创作有范围但也是非常自由的,学生们的理解不同就会画出不同的内容,学生的理解相同也会因为画画方式的不同而画出有差别的内容,每一位学生的创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也乐于在这样的方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外,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播放一些名画的创作过程以及对于名画的评价过程,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更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不断的汲取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运用名画赏析,培养欣赏能力

美术本就是一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课程,因而我们在学习绘画技巧时也要重视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课本中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巧妙的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现丰富的美术世界。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的学生展示更多的名画作品。因为绘画的派别有很多,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中的知识章节,在学习一种派别的时候对这一派别中的代表作进行相关的赏析,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美术知识,让学生能够对相同派别中的不同画作进行对比欣赏,掌握派别的特征。对于作品的赏析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不断的观察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学生对于同样的一幅画所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教师不要以自己的认知去限定学生的认知,要给学生一个表达的平台,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欣赏感受来表达自己对于这幅作品的理解,并在我们的课堂中展现出来,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自己与其他的学生理解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丰富自己的见解,了相互之间做出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给予我们的学生更多的鼓励,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的主动,敢于在课堂中发言,提出自己看法,我们的美术课堂就应当是这样的气氛的,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而不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埋头绘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画作带到课堂中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给同学们讲解画作的创作背景,画作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自己喜爱的原因,做到艺术分享,让学生们都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把对于美的欣赏带入到生活中,同时把生活中的美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的欣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

三、掌握艺术规律,互相交流创意

在我们的美术设计中其实有许多有意思的内容,比如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一幅画,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但是反过来看,就是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奶奶了,学生们一般对于这样的设计都会比较有兴趣,也能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布置相关的创意作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题目的设计,比如让学生们自己组成小组进行理想中的房子的设计,有的学生用废弃的纸板搭建起房子的基本结构,并且用卡片制作床、柜子、板凳等用具,用眼镜布当做被单放在了床上,有的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给房间安装了小灯泡,通过这样的作业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一些元素,并且通过一些方式实现自己的想法,给我们的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我们的学生设计好作品之后,可以带到我们的班级让其他的学生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之间相互交流创意设计的理念。

四、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要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创新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富有活力,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发挥,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培养我们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美术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为我们的美术课堂注入灵性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分析和探讨[J].徐佳.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0).

[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杨勇.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猜你喜欢

想象力绘画美术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打开新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