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反腐尺度
2018-06-08黄元开
黄元开
【摘 要】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火爆一时,“圈粉”无数,网上网下讨论之声不绝于耳。综合各种议论,有一种共识就是“该剧反腐尺度大”。然而“反腐尺度大”大在哪里呢?本文从“敢”“真”“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这部反腐大剧,消化这部大剧,为弘扬正能量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反腐;大尺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85-02
2017年,52集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该剧是一部反腐大剧,它直面现实,以汉东省检察院干警调查一系列官员腐败案件为线索,抽丝剥茧,揭露出众多官员在项目审批、干部任用、城市拆迁等行政作为方面,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官商勾结、贪污受贿、任人唯亲、以权谋私、消极怠政,其间团团伙伙,黑幕重重,反映出目前政治生态环境恶劣、社会贫富分配不公、崇高信仰缺失、道德严重滑坡等严峻现状,有力抨击了腐败分子腐化堕落的丑恶行径,歌颂了陈岩石、陈海、侯亮平、易学习等一些为正义奋不顾身、勤政为民的好同志,让人看了提气。
好的影视作品总有许多人追,然而像《人民的名義》这样工农商学兵各色人等一同追剧,微信用户刷爆朋友圈的现象,这些年来实为罕见。有人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人民的名义》却让无数观剧者众口一词:反腐尺度真“大”!也就是说“反腐尺度大”是这部电视剧的吸睛神器。反腐尺度“大”在哪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析。
一、“大”在一个“敢”字上
首先是揭露腐败现象几近百无忌禁。《人民的名义》不是第一部反腐剧,同一类题材的电视剧早在十几年前就红极一时,如《苍天在上》《人间正道》《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绝对权力》《国家公诉》,都曾引发收视热潮。但《人民的名义》反腐反到了副国级,这样的尺度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以前一般能写到副省级就已经算是“顶天”了,似乎腐败问题是中下层干部的专利,大领导、一把手都是清官大老爷。这样一来,在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里,腐败几乎就成了廯疥之疾,只要大领导、一把手发现了,惩治腐败就易如反掌。沿着这样的逻辑推演,要想把腐败揭示深透,除了瞎编就别无他途。
《人民的名义》揭露的腐败团伙以副国级领导、原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为核心,以现任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及公安厅长祁同伟、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为骨干,拉帮结派,上下其手,形成强大的腐败体系,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把汉东省搞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以至于在汉东省“以前人民群众不相信政府做坏事,现在人民群众不相信政府做好事了。”(剧中人李达康语)如此表现社会管理层的痛点,不可谓胆子不大。
其次是揭示反腐进程近乎悲壮惨烈。汉东省腐败势力盘根错节,手眼通天,可以说反腐力度有多大,抗拒力度就有多烈。反腐力量中有国家暴力机器,腐败势力中也不乏枪支弹药;反腐力量中有谋略,腐败势力中有奸计。色诱、恐吓、谋杀,有时赤裸裸明火执仗,有时阴森森借力打力。如果说前任反贪局长陈海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人暗害了,那么现任反贪局长侯亮平则是时时顶着被暗算的压力接力反腐,这不能不说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尤其是剧情高潮阶段,祁同伟、赵瑞龙为侯亮平安排的那场“鸿门宴”,让观众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紧张感。在强大的政权面前,把腐败势力写得如此嚣张,不可谓胆子不壮。
二、“大”在一个“真”字上
当然,敢于写到这么高层级,敢于把腐败写得这么严重,不仅仅需要胆量,还需要现实案例的支撑。十八大以来,打老虎拍苍蝇,侦破的腐败案件中确实不乏这样的真人真事,它不是作者凭空虚造的。可以说《人民的名义》揭露的腐败,有大量鲜活的现实“底料”,每一个反派形象都有一个生活原型。如:国家某部委项目处处长赵德汉这个“小官巨贪”的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收受财物2.1亿,1.3亿财产来源不明。虽然只是个处长,但他手中掌有全国矿产资源的审批权,副省级干部来见他也要排队等候。出逃贪官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的原型,是辽宁省凤城市委原书记王国强。也有人认为丁义珍的原型是中国红色通缉令第一要犯、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也就是说丁义珍对应的原型不止一人。汉东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的角色,参考了一部分武长顺的案例。武长顺是天津市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他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共计人民币3.42亿余元;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8440万余元;挪用公款人民币1.01亿余元。汉东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的原型,是受贿1.57亿余元的河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张越。商人蔡成功的原型,是把副国级官员苏荣拉下马的“江西第一老赖”章主恩。“美女蛇”山水集团董事长高小琴与其妹高小凤的原型,是山西省胡氏姐妹胡昕、胡磊。剧中副国级人物赵立春的角色,是苏荣、周永康等多位贪官的综合。苏荣父子、周氏父子等均为“贪腐父子兵”。
例举至此,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贪腐分子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给儿子的一封信。信中徐其耀告诉儿子,如果当官,千万要记住如下几条:第一,做官的目的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种利益。你的领导提拔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记住,攫取利益这个目的一模糊,你就离失败不远了。第二,必须把会做人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会做事。这里说的做人,就是处关系,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记住,现在说谁工作能力强,一点都不是说他做事能力强,而是指做人能力强。你看那些把能力理解为做事的人,有好日子过才怪。第三,所有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都不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确切地说,执行起来都是可以变通的。……
多少年来,官场弥漫着这样的思想,腐败形势怎么能不严峻!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的名义》揭露腐败的典型意义。
三、“大”在一个“透”字上
《人民的名义》表现了两大官员体系之间的斗争,即以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为首的清官集团与以原省委书记赵立春为中心的贪腐集团之间的斗争,但它没有脸谱化、教育化,而是整体呈现出目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社会生态。
反派中核心人物赵立春没有出现在剧中,是一个隐性存在,却又无处不在,走到前台的是其儿子赵瑞龙和以高育良为首的“汉政帮”。赵立春为儿子四处打招呼铺路,透着一股老牛舐犊的脉脉温情;“漢政帮”以师生情、同学情为纽带,相互提携,互为辅佐,似乎又是人之常情。然而就是在这种温情之下,滋生出了权力私用和团团伙伙之私党。有了私党,必然党同伐异,维护团伙利益,走向人民利益的对立面。团团伙伙中的成员是不是天生坏坯呢?也不是。汉东省油气集团董事长刘新建,将一个国企变成赵立春的提款机,是因为刘新建任赵立春秘书期间,赵视其如子。省公安厅长祁同伟因为大学期间拒绝了高官之女的求爱,被分配到偏远山区,纵使成了缉毒英雄,也不能调到心爱的女友身边。权力的碾压导致他人格畸形,他要“胜天半子”,最后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正派代表了正能量,但正派中的裙带关系又不能不为人诟病。例如,剧中主角反贪局长候亮平(最初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处长)的老婆是中纪委的处长;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岩石的儿子陈海是省反贪局局长;吴法官的女儿陆亦可是反贪局的处长;省委书记沙瑞金算是烈士遗孤,受陈岩石资助长大成人。侯亮平从最高检空降到汉东省,除了反腐工作需要外,还带着一点为被暗算成植物人的同学陈海讨回公道的哥们义气;陈岩石为保护大风厂工人的利益,又不得不借重和沙瑞金的私人关系;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敢想、敢干、也能干,但GDP至上,工作作风霸道。
总之,塑造正派人物没有刻意写得那么“高大上”,至少是部分不那么“高大上”,塑造反派人物也没刻意写得那么假丑恶,至少是部分不那么假丑恶,而是直接呈现现实的原生态。笔力背后直指官场文化糟粕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糟粕,直指共产主义信仰缺失或者说是社会主义文化缺失,把腐败形成的原因写得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力透纸背。剧末借沙瑞金之口,喊出了“要重建社会政治生态”的警世之语。
毋庸置疑,《人民的名义》是一部高度观照现实的经典之作。能够搬上荧屏热播,是一个社会成熟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治国理政能力的高度自信,彰显了国家治理腐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信心和决心。相信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乾坤离我们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