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08林秀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

林秀蓉

【摘要】由于国家对中职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视,然而,教学的效益需跟时代潮流的发展相结合,共同推进时代的发展,以及中职教学领域的进步,同时还需把这个观念落实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理念中。当下的中职计算机科目已经和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紧密相连,因此,现在的中职教学行业,甚至教育行业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了分组协作式的学习方法,并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领域 分组协作式学习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144-02

中职学校教学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其实中职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因此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方式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如今的计算机在社会上已经得到了普及,然而,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需要改革,且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分组协作式学习是一种适合计算机教学的方案,已经被中职计算机教学界采用。

一、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概念

分组式协作学习是教师按照分组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组织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共同合作和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组织的一种形式,而且教师在管理协调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根据分组的原则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习[1]。合作学习是分组协作式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思维的过程中,要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一起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这过程中懂得如何收集资料和分享,并共同完成学习的要求并达成目标,这中学习方式利于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以及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施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方案

1.完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主体,作为中职计算机科目的教师,自身的责任和压力是非常大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的队伍需要不断的完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教学素质。首先,对那些没有全部完成计算机科目的学生们的基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是为了方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变得更加的合理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高[2]。其次,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组,并将分组式学习方案具体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环节中。在分组之前,要先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在分组时才能做到更加的科学与合理,同时也为往后的协作式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当教师将学生的具体信息收集之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具体安排相结合,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教师对课程的布置,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布置,毕竟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一样,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自然也不一样,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同样存在差异,学生的这些差异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以后的分组协作式学习,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合理的安排每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的配合得到全方位的优化,学生之间的相互带动和良性竞争要得到落实及拓展,从而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一起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发展,还有利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

3.引导学生协作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是辅导,学生是主体。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相关领域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现在的分组协作教学模式,教师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主导地位,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经辅导,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变得更加明确。课堂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成型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在往后自主的学习中,能够做到合理的规划和约束,同时还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3]。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和操作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4.完善教学办公软件

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單调的讲解,没有进行实际的操作,会使课堂感到很枯燥,学生也没有兴趣。例如,对Word这个章节的内容讲解,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恰当可操作的标题,如编辑一份某品牌饮料的宣传海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海报完成,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比。学生通过这种分工合作并将问题解决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对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以及动手能力。

5.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并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首先,学生在分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流动性的引导,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组内出现分工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解决,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其次,当学生完成计算机的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而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也要进行适当地评估和指导,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总结

分组协作式学习是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主要结合了时代潮流发展的自由性与科学性。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学生得到了相对的学习自由,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潮流紧密相连,这就是将计算机的自由与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不仅有利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事业的改革与创新,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我国中职教学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颖.探究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2]桂新田.解析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3]韩云凤.分组协作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猜你喜欢

计算机教学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