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6-08王梅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王梅花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具有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让我们的语文课变成学生思维最活跃、最能表现师生独特个性、最有效率的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4-0095-01

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与方法的体现。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有哪些策略呢?

一、深入鉆研教材,把握课文重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教材,要在“语文教材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我任教初中语文多年,但每钻研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预设”,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用什么方法最好,用什么形式才能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一个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钻研,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去琢磨,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我从实践中总结了创设情景如下方法: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②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景;③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景;④利用名言警句创设问题情景;⑤借助各种故事创设问题情景;⑥借助各种媒体创设问题情景。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总结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途径:一是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用暗示激励学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欣赏的话语,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允许学生提出无价值的问题,不轻易否定。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如:①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②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③组织汇报讲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④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三是重视对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

三、坚定一个理念,略去无用环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华娟博士谈到,导入便是“读书人的引子”,要精粹、要短,重点在于让听众安静下来,进入状态,巧妙地衔接到说书人要讲的故事中去。我从实践中对比总结出好的导入要做到三点:“衔接紧密”、“引起兴趣”、“富于实效”。我在讲授《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拿出一本事先准备好的《山海经》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看其中令人惊叹的插图——“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这些图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紧接着我问:“想要这本书吗?”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响应,我又不紧不慢地说:“鲁迅先生当年也怀着和你们一样的心情,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看看,是谁把这本让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经》带给他的。”很自然地就导入了课文中经典的一段“阿长送书”。这样的导入环节用时少,但学生的热情已被充分调动,思路已随老师的导入进入文本,这就体现了导入的高效性。

四、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学习,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创新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模式,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吸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之精华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师还要注重知识储备。不断更新旧知,做永不枯竭的泉源,甚至河流、海洋,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张弛有道、收放自如。因此,语文教师要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不仅要读名家名著,更应该读古今中外的著作,学贯中西;于专业知识而言,还应该读一些教学方面的论著。在走进教学课堂之前,我会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研究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针对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想想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一落实,为上好每节课做充分准备;坚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使课堂充满情趣,又不失理趣,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语言氛围中,赏心悦耳,轻松愉快;根据学生注意力的能力设计教学,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凸显实效。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