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
2018-06-08罗玲芝
罗玲芝
【摘 要】云南拉枯族歌曲主要有嘎嚜阔(相当于山歌)、尼底阔(相当于习俗歌) 、波阔嘎阔(相当于叙事歌)、法哒阔(相当于情歌),以及原始宗教祭祀歌等。乐器主要有小三弦、象脚鼓、列嘎杜(直箫类吹管乐器)、响篾(口簧)、葫芦笙、镲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多元化,拉枯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危机,为此,了解拉枯族传统音乐文化,对于保护与发展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38-02
文化是民族的标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音乐文化,云南拉枯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不仅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比较丰富。在漫长的民族发展中,云南拉枯族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在繁衍生息中民族音乐文化获得了良好发展。然而,近年来,随着外来音乐文化的侵袭,以及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我国许多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保护与发展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刻不容缓。
一、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概述
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内的拉枯族人口大约有45万,拉枯族人民能歌善舞,然而,受生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拉枯族先民经常迁徙,导致拉枯族传统音乐种类并不多。拉枯族的歌与舞都具有浓郁的山地特色,展现了民族原始拙朴的农耕风采。
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没有与汉语“音乐”相对应的概念,音乐语性词汇也有所不同。拉枯族人民对音乐的观念和看法,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例如,“嘎嚜”,“嘎”的意思是“歌曲”“曲子”“调子”;“嚜”的意思是“唱”,“嘎嚜”直译为“歌唱”。但拉枯语的构词法与汉语有所不同,“嘎嚜”相当于汉语“唱歌”的意思,因此不能将其理解为“歌唱”。再如“嘎嚜阔”,类似于汉语的“歌曲”,但是在寨外、山上演唱的歌曲。
二、云南拉枯族传统民间歌曲的音乐特征
拉枯族传统音乐演唱形式大多为独唱,也有对唱、轮唱、相跟唱等,拉枯族人民在演唱歌曲时,喜欢真假声结合使用,根据歌手个人条件,演唱过程中,或在高音区利用假声增加感情色彩,或在低音区加重鼻音增强歌曲的韵味。拉枯族传统音乐演唱一般都是没有伴奏的,唱词完全一样,师傅在前面唱,徒弟紧跟在后面模仿演唱。拉枯族传统音乐曲式结构一般都是单乐段体上下乐句构成,音乐结构形态为五声音阶do调式和sol调式,速度和节拍都比较自由,节奏型非常明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一)传统音乐“波阔嘎阔”。拉枯族传统音乐“波阔嘎阔”相当于汉语里的“叙事歌”,即“讲天上地下的事情”。年节时候、农闲季节,拉枯族人民都要唱“波阔嘎阔”。“波阔嘎阔”一般都是独唱,演唱的内容有《根古》(迁徙史诗)、《牡帕密帕》(创世史诗)等。歌手之间的语言表达方式比较固定,演唱内容都是口口相传。
(二)传统音乐“尼底阔”。“尼底阔”相当于汉语里的“习俗歌”, 即“讲祖先、祖辈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歌手们演唱“尼底阔”都是在起房盖屋、年节、喜丧等时候,有《起房盖屋调》《接亲调》《祝婚调》等,最典型的“尼底阔”为“扩根哈根”, 意为“过年过节的歌”,一般由长者在祭祀、聚会时演唱,演唱内容都与生产、生活有关。
(三)传统音乐“嘎嚜阔”。“嘎嚜阔”相当于汉语里的山歌,分为山歌调和情歌调两种。对歌和赛歌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如果不是情歌内容,对歌时则不分男女老少,即兴编唱歌词,以此来娱乐打趣。“嘎嚜阔”主要是在寨外山上演唱,拉枯族民众都能演唱,见山唱山,见水唱水,演唱的内容都是即兴发挥的。
“法哒阔”类似于汉语里的“情歌”。 每年农活结束以后,即是青年男女开始谈情说爱的黄金时节,每到黄昏夜晚,小伙子约上伙伴,身穿盛装,吹着葫芦笙或者直箫,前往女方的寨子外面寻找爱人。姑娘们如果还没有对象,就可以互相邀约到寨外和小伙子们对唱情歌。
在寻求配偶时,一些地区受母系制度的影响,拉枯族女性占主导地位。姑娘们通常在黄昏时集体结伴,用悦耳动听的情歌发出邀请,临近村寨的男青年们闻声便结伴前往,在相约地点燃起舞火,弹口弦、唱情歌、吹葫芦笙,各自物色意中人,无论是男青年还是女青年,如果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可以去抢其包头、头巾,或者帽子、佩刀之类的物品,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法哒阔”歌词很丰富,词藻华丽、感情真挚,有隐喻、比兴等手法。
(四)传统音乐原始宗教祭祀歌。拉枯族原始宗教信仰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历程,从原始宗教观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逐步发展为原始巫术灵物崇拜、灵魂崇拜,再发展为祖先崇拜等,可以说,拉枯族原始宗教信仰支系特征、地域特征非常明显。原始宗教祭祀仪式主持者为拉枯族的祭司和巫师,其在族内具有较高的地位。祭司有医治、卜算能力;巫师主要负责驱鬼治病、叫魂、和祖先的灵魂沟通等。拉枯族原始宗教祭祀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祈求谷神(拉枯语为“沃哈厄哈”),让祈祷者稻谷满仓。“扎哈枯” 一般在新米节举行,从稻田一直到祈祷者家里,主人沿路撒谷壳,唱叫谷魂歌。
二是祈福祭祀(拉枯语为“波爹”),希望有好运气,身体健康、平安幸福。仪式首先选定一个好日子,请来的两个魔巴,一个先唱;另一个跟着唱祭祀辞,两人演唱的歌词内容是一样的,调性有时会不同,祭祀辞的曲调叫“讨魂调”。
三是叫魂(拉枯语里为“哈枯”)。 一旦有人久病不起,拉枯族人就会觉得病人因为种种原因失了魂,只有魂魄找回来,病人才能康复。魔巴先卜算病人魂魄所在大概方位,然后,念唱《叫魂调》开始叫魂。叫魂与祈福虽然仪式不同,但演唱的形式大体一样。
三、云南拉枯族传统乐器的音乐文化特征
拉枯族的传统民間乐器主要有小三弦、象脚鼓、稻杆笛、列嘎杜(直箫类吹管乐器)、响篾(口簧)、葫芦笙、镲等,弹奏、吹奏和打击乐器应有尽有。
(一)拉枯族传统的弹奏乐器。口弦(拉枯语为“阿塔”),属于拉枯族传统的弹奏乐器之一,口弦多由金竹制成,有用一片演奏的拉枯族口弦,也有用二片、三片、四片演奏的拉枯族口弦,演奏口弦的多为未婚妇女,女子弹口弦,男子吹葫芦笙,这些乐器是青年男女常见的定情之物。
(二)拉枯族传统的吹奏乐器。葫芦笙(拉枯语为“诺”)、直箫(拉枯语为“咧嘎都”)是拉枯族传统的吹奏乐器。拉枯族男子人人都会吹奏葫芦笙。拉枯族的葫芦笙有五根音管,由笙斗、音管和吹管三部分组成,属于竹簧笙类乐器。葫芦笙曲目有《生产调》(在劳动生产时吹奏的)、《情歌调》(在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串山调》(在走山路时吹奏的)、《葫芦笙舞调》(在跳葫芦笙舞时吹奏的)。
拉枯族男女老少都可以吹奏直箫。如在收获季节,拉枯族民众吹奏它以驱赶鸟雀;拉枯族年轻人走村串寨时也喜爱吹着它。直箫的曲目有《嘎嚜阔调》(主要在寨外山上吹奏)、《生产调》、《情歌调》等。
(三)拉枯族传统的打击乐器与锣鼓点。象脚鼓、木鼓、快列玛或切(镲)等 拉枯族打击乐器,一般为摆舞伴奏。拉枯族打击乐器锣鼓点主要有手掌击打鼓面边缘部位“达”,以及拳头击打鼓面中心部位“咚”两种声音。
四、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外来音乐文化的侵袭,以及音乐文化的多元化,我国许多民族音乐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因此,保护、传承和发展拉枯族传统音乐刻不容缓。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文化也面临着挑战,在笔者调查的几个乡镇中,似乎还有一些中老年人能演唱“波阔嘎阔”“尼底阔”,会拉枯族传统弹奏、吹奏、打击乐器,以及会演奏拉枯族原始宗教音乐的人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人能唱完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互联网、多媒体影响着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传播,拉枯族传统音乐很难学习,导致许多年轻人追求流行音乐,对民族传统音乐缺乏兴趣。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迅速改变着拉枯族年轻人的思想。比起他们的父辈,年轻人更愿意出外闯荡,接受各种新观点、新思想。如今,由于许多传统民族文化已经缺失了生存的土壤,年轻人不再对传统音乐感兴趣,拉枯族年轻人恋爱时唱歌、演奏乐器的传统几乎消失,学唱的只有少数歌手或音乐爱好者,这些人大部分是中年人,往日壮观景象已荡然无存,各种新观点、新思想影响着拉枯族年轻人。笔者认为,对于这些云南特有的民族民间音乐要继承和发扬,如果再不保护和发展这些民族音乐,将会面临失传的危机。
目前拉枯族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唱者、演奏者年岁已高,如何保护和发展,让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后继有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因此, 我们要通过各种措施弘扬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要在云南拉枯族地区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拉枯族传统音乐引入当地高等院校。同时,可以利用民间组织,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保护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培育新的文化生长沃土,使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后继有人,将传统民族音乐瑰宝传承发展下去。
五、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标记,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因此,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将保护与发展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弘扬民族音乐,促进云南拉枯族传统音乐在新的时期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纪仁春.从非传统到传统——澜沧拉祜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和发展现状的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1).
[2]张惠勇,王鹤立.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电影评介,2009(04).
[3]纪仁春.拉祜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述——以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4]刘劲荣.论拉祜族“芦笙舞”及其文化功能[J].云南民族學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