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保障的本质及存在的意义
2018-06-08吴凡
吴凡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贫困人口也在逐渐减少,这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而贫困人口的减少导致人们开始思考社会保障这项主要针对帮助弱势群体的制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社会保障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部分人开始担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的简单介绍,以期使读者对社會保障制度的存在意义有更多的了解,并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养老保险 小康社会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内涵
社会保障通过国家强制收缴的资金,保障了社会上部分成员因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时,在经济上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帮助,是一项国家性的承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个人账户制度。社会保障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具有防止风险或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功能,强调了一种劳动互助、人道主义精神,是一项人性化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另外,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单从道德情感来说,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人们是否完全能够自立自足,社会保障都应存在。因为社会保障相当于一项兜底制度,其能在适当的时候发挥适当的作用,以人为本,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
二、社会保障存在的现实原因
现代的社会分工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由于工作细分,大部分人一旦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便不具备独立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而现在全面机器自动化生产逐渐普及,导致人们面临的失业风险骤增,失业人口增多又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的不稳定系数也会增加。其次,社会化大分工会让交换越来越频繁,这也增加了不确定性风险,人们可能因交易不得不面对失业、破产等风险,而市场并不具备控制社会风险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出面维护人们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性。社会保障能在人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可以说社会化的大分工是导致社会保障出现的直接现实因素。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转变思想,积极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也逐渐懂得通过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并且大多数人从中受益,彰显了社会保障的存在价值。社会化大分工也导致社会生产快速发展。而随着社会化大分工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实力持续增强,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条件为我国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也是社会保障存在的条件。以下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社会保障存在的现实原因。
(一)风险和贫困
风险具有客观性和给人们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失业、疾病、工伤风险等,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相对个人来说,政府拥有更多的资源,如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能有效帮助人们抵御生活中的各种风险,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安心。为此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应运而生,它是一项专门针对不确定风险的保险制度。通过国家强制征收的社会保险,由国家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社会保险具有集体产权,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缴费,政府给予资助。它能给予遭受风险损失的人以经济补偿或物质帮助,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依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社会保障不仅要处理好风险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贫困一般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生活困难,缺乏必要的生活资料,生活状态达到了社会承认的最低标准。致贫原因多种多样,部分是自然原因,如天灾、不可抗力等,部分是个人原因,并且个人原因是主导因素,如个人的懒惰、喜欢不劳而获等,种种因素造成了贫困现象,并且贫困一旦形成就具有代际恶性循环的特征。当今社会仍有不少贫困者,党的“十三五”规划致力于在2020年完成我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全党要致力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可见我国的贫困问题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时候就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如今,我国大部分人都已摆脱贫困富有起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农村、山区仍有大量贫困人口,他们迫切需要政府的关怀,需要政府帮他们摆脱贫困。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免费机构教授贫困无技能者工作技能,让他们获得发展和谋生的技能,进而在社会上自食其力。但是政府财力毕竟有限,为广大农村地区人口提供培训服务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自愿学习一技之长。同时,部分人由于身体等各方面原因已不适合参与社会劳动。所以,为解决贫困问题,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救济就诞生了。社会救济提倡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就是要关心困难群众,全面脱贫。社会救济包括贫困救济,主要针对赤贫阶层,灾难救济主要针对社会保险机制失灵领域。扶贫是社会救济的延伸,目的是让救济对象获得持续摆脱贫困的能力,另外还有新增的住房救济等。社会救济是国家单方面财政拨款,具有无偿性。处于绝对贫困中的大部分人都因社会救济获益,并逐渐摆脱贫困。
贫困除了绝对贫困,还存在相对贫困。社会中每个人获得个人财富的主客观条件是不同的,贫富差距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小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大范围的贫富差距过于明显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对贫困实质上是一种炫耀性的消费,这部分人其实并不贫困,但与收入更高的人相比,他们会产生心理落差,觉得自己是贫困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福利制度正是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而产生的。社会福利制度也是国家单方面的财政拨款。社会福利制度发挥作用主要基于政府的强制控制,如政府可以控制收入较高者在买车或购买奢侈品的时候缴纳较高的税费,将税收收入用于补贴某个行业,让收入稍低者在消费时能支付较少的费用。虽然收入较低者要购买和收入较高者一样的东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他们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他们的心理落差。同社会救济一样,社会福利具有无偿性,并且针对全体公民,社会救济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增强全社会的幸福感。
总体来说,社会保险有助于防贫,社会救济有助于救贫,社会福利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这些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二)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多
人们开始懂得通过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大多数人从中受益,彰显了社会保障的存在价值。首先,现代社会分工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个人、家族、企业都有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而政府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适当干预社会生活才能减少不确定风险对人们生活的干扰,进而促进国家安全、稳定地发展,而社会保障正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的表现。其次,社会化大生产使国家的征税能力大幅度提高,这为国家实行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条件。再者,现在国家各方面发展已趋于成熟,国家有一定的政治条件、社会条件、物质条件构建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当国家越来越强盛的时候,社会福利将会越来越多,人们能得到的实惠也会更多,社会保障将会更受欢迎。
三、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社会保障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险会增加社会风险,助长投机行为;社会救济会让部分人养成懒惰的习惯,不思进取;社会福利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等。虽然面临很多问题,但社会保障依然不可或缺,没有社会保障,会出现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欧洲就曾因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而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引起民众不满,部分民众甚至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出面解决问题。
以希腊为主的欧洲福利刚性国家在遭受主权债务危机后,经济受到重创。面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政府想要通过缩减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来减轻负担。政府有意实行《养老金改革法案》,以及削减工人的工资、养老金、节假日等福利待遇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但却受到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享受社会福利政策带来的实惠,大部分人甚至不用工作就能生活得很好。人们为了阻止改革政策的实行,每月通过举行大大小小的反对福利改革的罢工和游行示威活动来阻止政府改革。罢工给社会造成了十分惨重的损失。
社会福利制度本身是不能创造额外的财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从社会福利制度中获益。社会福利制度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推行。太少的社会福利可能连公民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形同虚设,但太多的福利会让一些人企图不劳而获,滋生懒惰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还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负担。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再次证明,民众渴望更好的社會福利制度,但社会福利制度也要适度,不是一味地“给”与“拿”的问题。社会福利制度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合理给予、合理安排,否则社会福利制度也会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
在实施社会保障的过程中,我国应充分结合国内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需要支出大量资金,包括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帮扶对象支出、基础设施支出、公共治理支出等,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攀比其他国家的支出金额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其次,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公平、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让人们对这项为广大群众谋福利的制度产生贫富差距大、差别待遇的感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便指出了公平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更有获得感。社会保障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完善的,没有哪项制度天生就是完美无缺的。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养老金制度遇到了改革障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是较低的,且在我国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的情况,这样会影响我国养老资金的征收,不利于我国养老金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说,适当提高退休年龄是养老金制度得以长期良性发展的保证。如果不延迟退休,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短缺又会导致年轻人工资上涨,年轻人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企业入不敷出,无法支付年轻人的高工资,最终企业会面临倒闭的风险,年轻人也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不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人们都希望政府能为自己做更多的事。不论人们获取财富能力的高低,攀比之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相对贫困要靠长期的教育、引导解决。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且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违背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原则,不能一味地通过对收入较高的群体征收高额税费来补贴其他行业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这在让收入较高者心里不平衡的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困难群众养成懒惰的习惯,一心寄希望于政府救济。
社会保障制度中各部分的比重代表了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保险渐渐变少,社会救济越来越少,社会福利越来越多是正常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这代表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社会越来越稳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归根结底,国家还是要专注于发展本国的经济,强化国家的硬实力,发展自己的软实力。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兜底制度,其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孔伟艳.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概念辨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5):73-77.
[2] 刘浩,陈卓异,王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和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3(18):94-95.
[3] 李海宁.浅谈新形势下人生观价值的构建[J].榆林学院学报,2004(4):18-19.
[4] 刁俊强.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析论[D].西南大学,2008.
[5] 张灿.坚持“四个全面”与构建中国梦[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03-105.
[6] 孙涛.福利国家发展的历史轨迹:历史与辩证的考量[J].国外理论动态,2014(1):137-143.
[7] 吴青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