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冰封辽河口》创作特色

2018-06-08王前

记者摇篮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间叙事细节

王前

【摘 要】纪录片《冰封辽河口》从生态角度出发,对进入冬季辽河口地域内的人与动物、植物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进行了记录,体现对生命的深层关注,对自然的热爱敬畏,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珍爱。本文从叙事方法和审美视角等方面,分析了纪录片《冰封辽河口》的创作特色,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叙事 细节 时间 空间

从2015年年底开始,盘锦广播电视台成立摄制组连续两年对辽河口冰凌进行拍摄,并制作了纪录片《冰封辽河口》。通过对辽河口冰凌这种自然现象以及辽河口动植物的探秘性解读作为本片的制作理念,以反映辽河口海冰对这一地区动植物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以及生态环境,与人类、动植物的和谐关系。

纪录片讲述了二界沟渔民在冰封的日子的生活状态,一群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穿越辽河口冰凌地带的冒险经历,以及辽东湾斑海豹在海冰上产仔,辽河口海冰对碱蓬草的保护。

一、叙事风格

1.生存法是自然界的共同的主题。在辽河入海口,人类、动植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的关系,也正是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生态平衡。因为冬天,冰排的挤压对渔船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一入冬,生活在辽河入海口的二界沟渔民就把自己的渔船整整齐齐地停靠在码头进入了长达三四个月的休渔期,渔民也正好趁著这段时间捻船、补网。辽河入海口是辽东湾斑海豹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也是斑海豹种群全球8个繁殖地中最南端的一个。斑海豹在生殖、哺乳、休息和换毛时都需要爬到海冰块上进行。厚厚的海冰又是碱蓬草籽暖暖的被子,到了开春时,慢慢融化的海冰将为碱蓬草孕育新的生命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

2.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在这部片子中,我们还记录四位挑战者利用五天四夜的时间,穿越辽河口60公里的冰凌地带的冒险经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第一次探险,如此美丽而又神奇的辽河口冰凌才真正呈现在观众面前。

3.注重细节的刻画。在本部片子中,细节是叙事的主要方式。通过各种细节的描写,比如各种造型的冰凌、憨态可掬的斑海豹、在冰雪中挺立的碱蓬草,使得整个片子变得细腻。一些特写更是凸现出拍摄者自身的审美魅力和艺术张力。

4.自然音响与背景音乐的和谐。在这部片子中我们采用了大量大自然的声音,对自然中各种声音都有非常细致的描写,比如风声、海水流淌的声音、斑海豹的叫声、海鸥的叫声。除了运用这些自然音响以外,在关键时刻我们配乐对其进行渲染。如海水在海冰的空隙中流淌、海鸥在海面的叫声,都是自然音与背景音乐的完美结合,对影片的叙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叙事特点

1.叙述方式。在本片创作中,我们突破了传统叙事惯性的影响,而是从央视一条新闻切入:受严寒天气影响,中国北方海域海冰呈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辽东湾海冰10天面积增加了一倍多。辽宁省气象局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月21日辽东湾北部海冰面积激增到12415平方公里,比1月10日面积增加了6709平方公里。由微而巨的叙事往往能使纪录片看起来更加生动具体,从一事一人一景切入的故事描述方法显然更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

2.镜头语言。本片中拍摄冰凌造型运用的都是特写镜头,而且在突出主体时都是前实后虚或带有前景的后实镜头,使得这些冰凌的奇、特、美淋漓尽致地展露在观众眼前。而gopro的采用使拍摄视角发生了改变,一些平时看不到的角度在gopro的镜头下得以完美展现。另外我们在拍摄中还大量使用了航拍镜头。这些独特的画面视角,将辽河口冰凌的雄浑、奇特、浩荡、千姿百态、婀娜多姿通过大视角与小细节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3.时空叙事。本片是通过在同一个地域内按从入冬到冬天结束的顺序进行叙述的,也夹带着从白天到晚上、从晴天到阴天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的。“辽河入海口一旦结冰,就标志着‘船上坞、人猫冬的日子开始了。 每年11月份,辽河进入结冰期,在入海口,海水顶托冰排,或犬牙交错,或高高矗立,形成了刀切斧砍、风蚀水割的自然景观。进入1月中下旬,气温降到零下15度左右,辽东湾海域大量结冰。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零下23度,盘锦户外运动协会的会员们选择徒步从辽河口穿越冰凌到达大凌河口。此时,在河口的对岸,歇过乏儿的渔民又开始忙活起来,二界沟渔镇上的捻匠们都被请来捻船,妇女们也来帮忙补网。排船也大多选在冬季,这样一开海就能出海打渔了。立春前后,气温渐渐回暖,晨光中的冰与海、海与冰如此的完美交融,日出的微弱光线照在冰面上,造就了令人叫绝的纯天然画面。三月,北归的雁群一阵接着一阵地滑落在辽河口湿地,气温迅速回升,海冰已经融化,冰岭、冰丘瞬间崩塌,融化的冰水势不可挡,推动数万吨冰排顺流直下,斑海豹群落乘坐着冰排悠然地进入辽河口,随着潮涨潮落往返于河海之间。几天之内,辽河又恢复了奔腾,汇入大海。寂静的二界沟渔港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渔民虔诚地祭拜海神,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鱼虾满仓,数百条渔船逐一下坞。”整部片子始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同时进行的,让观众印象深刻且深入其中。

三、特写与重复

在本片拍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细节的呈现状态和表现方式,以独特的叙述技巧和修辞方式获得存在的“特写”;在对叙事时空的畸变中完成叙事结构的“重复”,两种技巧都有效发挥叙事和修辞的双重功效,凸现出创作者自身的审美魅力和艺术张力。

在拍摄斑海豹时,运用了特写镜头,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让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斑海豹也会像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也要繁衍后代,使得观众与之产生了共鸣。

本片不断重复冰凌的介绍以及冰凌的画面而不仅仅是加强画面表现的修辞效用,这是对片中的画面进行了有意的重复,从中可追寻到片子的主题:辽河口冰凌。在这里,它们建立了一种符号——表意关系,仅仅是一个细节的重复就可使简单的事物显现意义。辽河口冰凌对人类对动物对植物都有影响,它对整个辽河口生态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细节的重复,无疑是增强了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解读。

纪录片《冰封辽河口》表现了创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爱,也在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纪录片《冰封辽河口》获2016年度辽宁广播电视大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时间叙事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时间消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