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方式及手段分析

2018-06-07刘倩

卷宗 2018年9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

刘倩

摘 要: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仍旧存在许多问题。目前存在高等医学教育无法与国际接轨、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区别认识不足、缺乏客观有效的临床能力训练考核指标体系、现行有关制度不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等问题,因此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词: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

本课题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推动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与国际医学教育的接轨,转变了传统医学教育观念,培养真正会看病的医生,创建了新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完成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接,推动了相关制度的改革。

1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

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医学教育也纳入到教育部进行统一管理。则卫生部出台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专科医师标准化培训等制度,缺少对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通盘考虑,出现与专业学位制度间的不衔接。

1.2 执业医师法

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十三条和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而第九条规定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才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后不能从事临床工作,缺乏正规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导致应届本科生不愿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且《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必须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业务,如果考入学校的学生拥有异地的执业医师资格证,则学校必须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为学生进行注册,但附属医院由于各种原因,多不愿为学生注册,流失部分优秀异地生源。

1.3 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科学学位完全不同,但许多医科院校依旧按照科学学位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导致他们既要完成相同课程,又要从事科学研究,实践训练时间常常难以保证。如何通过课程改革,精简课程时间,侧重实践能力要求,充分保障实践训练时间,是完成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课程内容应该以培养临床技能为主,拓宽专业知识为辅。现多数医科院校对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课程不加以区分,以授予医学基础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为主,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临床思维和技能以及职业化素质,因此,现行的课程设置体系不能满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1.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与职业资格教育脱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都是中国医学卫生事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趋势,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已开始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进行试点。虽然二者在诸多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仍旧存在一定的矛盾。不同学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周期上不同,研究生即使从9月份入学开始进入临床一直轮转到毕业当年7月份,临床轮转周期也仅为34个月。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培训人员在临床科室轮转必须达到36个月才能获得合格证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达不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面临困难。

1.5 缺乏一套统一科学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真正會看病的医生,要求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所以临床能力培训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临床能力考核是检验临床能力培训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各个医科院校具体情况不同,在临床能力考核工作中,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及考核形式均不统一,存在较大差异,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临床能力考核体系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不能完整有效的评价,也不能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反馈。临床能力的质量急需一套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考核体系作为保障,这也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急需解决的难点。

2 改进方法的探讨

2.1 进一步与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磋商

与重庆市卫生局进行进一步磋商,如何有效保障具有在读研究生身份的规培学员的权益。主要涉及七个问题:是否能提供用于基地建设和管理的经费、是否能解决住院医师住宿问题、是否能解决住院医师工资及补贴问题、是否能解决住院医师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否能将住院医师的人事档案统一交市卫生人才交流中心、是否能解决住院医师的医师资格和注册管理问题、是否能与培训对象签订培训合同,保证大多数住院医师分流去基层服务。

2.2 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

要构建一套既符合国情又科学可行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还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一是对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指标的可行性分析。在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估指标和评估考核指标体系时,需遵从以下原则:评估指标应具有客观性、可量化性和可测性,评估指标对被评对象具有良好的鉴别力,体系内部各评估指标相互独立,即无相关或弱相关。

二是制定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项目。在保留出科临床能力考核的基础上,制定 19 个二级学科的量化指标,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实践考试。三是将考核指标进行量化,加大对临床技能培养效果的评估力度。根据已经确定的考核内容和项目,参照结合某些高校已有的考核指标,制定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均以评分表的形式进行评分,每个评分表分为含有不同分值的若干要素。考核内容包括临床分析能力考核、临床操作能力考核、临床诊疗能力考核、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等。

2.3 将二者的补助标准进行对接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补助,但金额却远低于规培学员,所以在“双轨合一”培养新模式中,重庆医科大学经过多方调研后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行临床轮转时,即规培期间,补助调整为不仅有研究生的生活补助,还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津贴。对接研究生和规培学员的补助待遇,在不影响先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待遇的前提下,大大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收入水平,保障了学生的基本生活,消除了因为待遇不高而不能专心进行临床轮转和能力培训的现象,增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培养目标的达成。

3 结论

要想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医疗行业,关键就是做好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机衔接。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构所建的“双轨合一”新模式,正是一种直面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培养会看病的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建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重庆医科大学结合自身长期实践经验,积极对“双轨合一”模式进行创新和探索,愈来愈深入的探寻全方位多层面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提供了新的思路。这对于完善医学学位类型、优化卫生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培养出一批高水平应用型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雪,曾雯,张琴,程春燕.Seminar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法对国内临床医学生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J].华西医学,2018(03):1-7.

[2]蒲丹,曾多,韩英,贺漫青,周舟,马俊荣.不同层次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技能比较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5.

[3].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修医生招生简章[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8(01):23.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