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物理教学研究
2018-06-07乔红丽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各行各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要重视适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在高职教学中要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物理是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高职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起物理相关课程的教学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满足学生就业与个人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物理 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60-01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时所需要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适用性以及可转移性的能力,并且这一能力会在职业活动中扮演十分重要的支配与主导作用。职业核心能力是除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重要基础能力,是所有类型的职业活动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职业活动要求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开展高职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必须要认识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导致学生所学相关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很容易偏离实际。而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学生能够适应实践需要,掌握相应的实践知识。这一要求反映到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就要求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适用型人才。因此,在高职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2.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指出,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要满足社会需求,要以社会发展培养适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来说,需要重视对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判断,在对学生的培养工作中结合当前的行业发展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转型时期,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员工能够具备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来适应实际需要。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想要在激烈的工作岗位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这是学生个人实现良好就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在高职物理的教学中需要重视起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满足学生对于高职教学的需要。
三、构建“大课程”物理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课程培养功能
1.围绕专业的不同需求安排物理教学内容
与普通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是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不同专业之间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来针对性的进行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例如,高职院校中汽车专业的重点学习内容在汽车构造,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就需要重视对于力学、电学等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建筑专业则需要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力学、材料学以及光学等相关知识。为保证物理教学内容能够真正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就必须保证教学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将学生在日后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传输给学生。
2.以就业为导向设定教学内容
为提高高职物理教学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必须与就业为导向。首先,高职院校要构建起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机制,要与企业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解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物理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其次,还需要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物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融入到社会的实际应用中,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认识相关物理知识在职业活动中的应用途径。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物理教学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训练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物理知识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提出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实践问题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在传授专业理论技能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需要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情景教学的场所,主要有实训基地以及多媒体教室,特别是一些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尤其需要在实训基地中开展实践教学应用物理理论知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实现真正的产学结合。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让有经验的从业者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岗位实训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实训中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强化,总结规律为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职院校物理教学活动来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关键就是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比重,而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安排。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于适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适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具备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思想,拓展教学活动方式,通过建立“大课程”物理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课程培养功能,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奠定基础。物理教学是高职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立足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配特定教学模块,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同时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参考文献:
[1]袁秀艳.多种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物理课程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
[2]季晴.信息化环境下五年制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
[3]叶菲.在高职《物理》课程教学中提升學生职业通用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2)
作者简介:
乔红丽(1971.1-),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理和自然科学基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