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06-07潘正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压力。就高校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吸引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乏力、高校缺乏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均是环环相扣,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全员育人 价值引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结题成果(编号:2017fdy3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92-02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互联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价值观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作为触碰时代脉搏反应最为敏感、接触网络信息内容最为频繁的当前高校大学生,受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趋势影响也最为严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吸引力,教学时效性不强,教育成效乏力。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但课程吸引力不足、教育成效乏力的状态治标不治本。教学过程中,逃课、旷课经常发生,缺勤率高居不下;课上聊天、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普遍存在。

2.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乏力,在大学生群体中难以形成主流。目前,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单一、形式单调、引领功能乏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当中难以形成旗帜鲜明的主流。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家独大”,高校缺乏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来“一家独大”,主动或者被动地独自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与其当前承担的责任和所担当的角色极不匹配。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缺憾,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和机制来进行及时有效的弥补。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缺乏吸引力,一方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抽象、授课方式陈旧、缺乏对当下现实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误解甚至是偏激看法。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所涉及的马列主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等等理论都是经过不断论证、不断提炼、不断浓缩了的精华,具有极深的抽象性。而教师往往为了保持理论课程的精义,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言必提主义,言必提思想,言必提理论,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难以化抽象为具体。与现实可感、可操作、可实践的知识相比,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又经常过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庄严性、权威性,通常采取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任凭教师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岿然不动”。“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理念陈旧落后,这种单向度的教学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难以实现师生之间思维活跃观点的交融,不能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又造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极大误解,甚至是偏见。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哪个老师来上效果都一样。作为接受新鲜事物习以为常的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就是束缚自由的道德说教,就是陈旧思想的强力灌输,就算学得再好,也不能在短期内见效,在就业道路上有所帮助。

2.教育教学方式严肃,非主流文化横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乏力,在大学生群体中难以形成主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带着浓重的官方语言,深奥抽象的庄严感,又担负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加上高校大学生对其一直存在的误解和偏见,难以让广大学生主动的将精力和兴趣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来,更不要提让学生主动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引领者。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一边是庄严、深奥、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填鸭式”的课堂说教,另一边是迎合大学生心理的内容松散、花样百出、轻松搞怪不断、诱惑层出不穷的非主流文化潮流。缺乏相应的社会阅历、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尚處于未成熟阶段的高校大学生自然而然的为后者所带跑、带偏。在这样的氛围中,热衷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很受欢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倍感乏力,难以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形成的主流。相反,游戏主播自媒体、视频聊天自媒体、街头访问自媒体、恶搞拍摄自媒体、恶搞剪辑自媒体更是将信息碎片化的吸引力发挥到极致,动辄吸引十万、百万粉丝,而这里面大部分都是高校大学生。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碎片化的微信息,夹杂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充分利用其趣味性、娱乐性、轻松性、随意性来迎合高校大学生的猎奇心理,这些非主流的文化遂得以在学生群体中渗透,并快速形成潮流,极大程度上间接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功能作用。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把握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家独大”,缺乏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一直以来,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和偏见,高校虽将其列为必修课来学习,然而从其教学时效性来看,却与选修课无异。在目前讲究经济与效益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保证招生跟就业,更多地关注专业建设、校园设施服务等,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把握不够。尽管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很多高校往往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地去落实。高校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理论教学,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家独大”,独自承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宏大的育人工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途径缺乏整体规划,缺乏各部门合作、各渠道合流、各团队合力的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探索教学模式,改进授课方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增强教育实效性。课堂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室,让课堂走出教室、让理论走出教材,让理论联系实际、让理论指导实践,在体验中學习、在实践中学习,探索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合乎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彻底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活力。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过分地强调庄严性而保证一言堂和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而是应该做好“怎样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怎样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度的授课方式,探索“以师生为主体、以理论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授课方式,增加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师生之间思维活跃观点的交融,提高思想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这颗浓缩的“糖精”放入到中华优秀让文化当中去溶解,把理论带到实际中去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吸收,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教育实效性。

2.要根据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接受信息习惯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师生联系、谈心谈话、互动交流、思想座谈等活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名师大家引领作用,加强网络社区互动、“两微一端”建设,营造沟通有平台、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的良好氛围,有的放矢、生动活泼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特色鲜明、魅力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团队,培育思想政治理论特色精品课程,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互动平台、自媒体平台,创建一直辅导员牵头、思政教师协助、学生干部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队伍,大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

3.高校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由高校党委、学工部、团委、思政部、宣传部、各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在其、相互配合的组织体系。构建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渠道,高校主题班会、道德讲堂、党课、团课为辅渠道,其他课程守好责任田的教学体系。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辅导员团队、道德讲堂讲师团、学生干部合力的引领体系。建设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全方位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汪霞.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27):58,60

[2]李贵彬.论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6):55-56

[3]沈宁.浅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3,(12):223

[4]顾方.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2-115,125

[5]党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81-82

作者简介:

潘正辉,男,贵州凯里人,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社会学。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
中德合作下的全员育人机制实践与研究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