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
2018-06-07黄翠华
黄翠华
【摘要】民族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但是桂西地区幼儿园课程存在民族文化融合不足的现象。因此,本文结合桂西地区幼儿园课程教学,对影响桂西民族文化融合幼儿园课程因素及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桂西地区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 桂西 幼儿园课程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桂西学前教育园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JD203)。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14-02
随着全球文化的融合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可以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幼儿的民族归属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1]。广西是壮族的居住地,通过融入民族文化,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但是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存在明显的不足[2]。因此,结合桂西地区,探究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園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国际文化的融合,部分民族文化已经逐渐流失,但是作为中华民族传承的瑰宝,其具有较高的存在价值,而将其融入到幼儿园课程教育中,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保留我国优良的历史文化[3]。第二,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幼儿是国家的栋梁,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有利于国家的富强。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教育理念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并且不断的提升爱国情感,从而可以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爱国人才[4]。第三,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课程教育中,融入民族民间游戏、民间文学、民族工艺、民族音乐等,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二、影响桂西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因素
影响桂西地区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市场竞争以及家长思想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教育理念对民族文化的融合具有直接的影响[5]。桂西地区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区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受到国际以及国内教育的影响,导致其教育理念出现扭曲,无法满足幼儿的民族文化教育需求。如果幼儿园具有民族情怀教育思想,则可以将其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动中。但是由于受到现代教育理念影响过深,导致其普遍采用双语教育以及现代化的教育形式。如在部分幼儿园的主题设计中,以英语教学为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西方理念,还有部分幼儿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注重文化教育,以知识教学为主,并未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导致民族文化的融入存在明显的不足。由此可见,教育理念对民族文化的融入具有直接的影响。
(二)市场竞争因素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在此情况下,幼儿园的数量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且各家幼儿园为了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通常是建立各种竞争手段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部分幼儿园追寻国际化的脚步,采用双语教学模式来吸引家长的加入。有的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注重知识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在桂西文化传承理念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融合民族特色,如课程教育以及环境创设等,但是在民族文化融入的基础上,管理者认为其会对幼儿园的主体产生影响,且会影响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在利益熏陶下,幼儿园通常会摒弃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是采用具有现代化竞争能力的手段。因而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流失。由此可见,市场竞争因素对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三)家长思想观念
家长是幼儿的直接监护人,家长的思想观念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家长具有较高的民族思想倾向,则会致力于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以此来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怀。但是在教育以及社会的发展中,家长的思想逐渐出现了变化,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具有较高的应试素养,因而通常希望孩子参加识字、算数等兴趣班,而对于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忽视。还有部分家长较为注重国际化的追求,将幼儿送往双语幼儿园。诸多因素导致现代化幼儿园的市场竞争能力逐渐加强,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逐渐没落在市场的竞争中,因而造成民族文化传承的流失。由此可见,对于桂西地区民族文化与幼儿课程的融合而言,家长的思想观念是影响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
三、桂西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
桂西地区由于受到教育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幼儿园课程教育存在民族文化融入不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与教育活动领域、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不紧密以及环境创设不科学等方面。
(一)民族文化与幼儿园教育领域结合不紧密
在幼儿课程教学中,桂西地区幼儿园存在民族文化与教育活动领域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对学前教育质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在语言、健康领域的应用不足。在幼儿园语言、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未能将桂西特色的壮族文化如布洛陀文化、铜鼓文化、歌谣、民间游戏等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影响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理解。第二,未将民族文化融入到社会、科学教育领域。在幼儿社会、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壮族民族文化的应用不足,导致幼儿对壮族民间工艺、“三月三”节日以及风俗等民族文化认识不足,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第三,未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艺术教育领域。教师未能将桂西特色的壮族民间音乐、民族工艺等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导致幼儿对壮族嘹歌、刺绣等缺乏认知。由此可见,桂西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幼儿园教育活动领域的结合存在明显的缺陷,难以满足幼儿的教育发展需求。
(二)民族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不紧密
主题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教师同样会设置相应的主题,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且提升其综合能力[6]。但是对于桂西地区的幼儿园课程设置,教师的民族文化设计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并不明确,导致幼儿缺乏民族情怀。其主要是由于在教学主题设计中,部分幼儿园虽然通过儿歌以及游戏等模式把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但是教育模式缺乏民族特色不能满足幼儿课程的多样化需求。还有部分幼儿园虽然采用了主题与文化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存在明显的不符合特点。以某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为例,其采用壮族山歌与主题的结合,但是在选择山歌的过程中,并未选择贴近儿童的童谣,而是选择具有经典代表意义的爱情山歌,俨然无法满足幼儿的教育发展需求,进而影响整体教育效果。
(三)民族文化未融入环境创设
幼儿园课程教育体系中,不仅课堂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影响,而且环境的建设对幼儿的成长同样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桂西幼儿园课程设计中,其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环境创设方面,由于受到现代化教育的影响,导致有的幼儿园盲目追求高大上的建设,对于幼儿园的环境,以现代化的建设风格为主,在整体建设方面,以新奇为主,环境上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但是并未融入民族的特色,如对于墙壁的布置,以艺术名家的画作或者风景漫画为主,虽然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且陶冶幼儿的情操,但是从传承民族文化角度看,这样的布置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幼儿园在环境布置方面,缺乏民族特点,通常采用通用化的艺术形式,如趣味活动照片,最新动画动漫图片等,无法体现桂西民族独有的特征,因此无法对幼儿的民族情怀进行培养。
四、桂西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一)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领域
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领域,符合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理念。因此,需要结合幼儿教育特点,将桂西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健康教育领域。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教学,需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语言、健康教育领域,将桂西地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笑话、谚语、儿歌以及民间游戏等内容融入到语言、健康教育活动中。如将桂西布洛陀传说、铜鼓歌谣等融入到语言教育领域中,将踩高跷、竹竿舞、斗鸡、打陀螺编花篮等游戏融入健康教育领域,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课程体系,而且有利于提升儿童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
(2)社会、科学教育领域。幼儿园领域教育中,教师可以将三月三、歌圩节等节日、民族风俗、民间工艺制作、壮族建筑等融入到社会、科学教育活动中,如将“三月三”节日五色糯米饭制作、绣球的编织等融入到社会和科学教育活动中,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让幼儿熟知桂西民族文化,以此来提升幼儿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艺术教育领域。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壮族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戏曲、民间器乐、民间工艺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如唱山歌、五色糯米饭制作、绣球的编织,通过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活动、民间工艺制作等丰富艺术教育活动内容,全面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熟知桂西民族文化,强化对壮族民间艺术的感知能力。
(二)将民族文化融入主题教育活动
对于幼儿的课程教育,需要选择符合幼儿特点的课程内容,以此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民族文化特点,将其融入到主题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教师的说教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如桂西的幼儿在生活中,可以通过成人或者电视中获取唱山歌的相关表演,并且对唱山歌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日常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幼儿掌握学习经验,如可以开展“山歌与娱乐”主题活动,在幼儿课外生活中,观看三月三歌圩节的山歌片段,通过该片段,可以激发幼儿对壮族山歌的兴趣,并且强化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将民族文化融入环境创设中
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应的课程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的知识理解能力,且可以展现出相应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环境的布置,可以从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来影响幼儿。环境创设属于相对隐性的课程。在环境创设中,要向幼儿传递民族文化的相关信息,使幼儿随时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以壮族的文化为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布置:
(1)设置专门的壮族文化区角。区角里摆放壮族服饰、乐器以及民间工艺品等,介绍壮族的服饰、语言、节日。对于壮族服饰的介绍可以结合全国55个民族的形式来进行,不仅介绍全区普遍性的壮族服饰,还要对桂西地区特有的黑衣壮详细介绍,结合印染、织布等传统制作工艺介绍壮族的服饰及其造型特点。让幼儿感受到民族的团结,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2)设置壮族民间游戏的区角。区角里摆放壮族服饰、竹叶、石磨和打水用的竹筒等材料。踩高跷、竹竿舞、斗鸡、编花篮等民间游戏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壮族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歌谣等来开展,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大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2):142-143.
[2]春丽.新疆本土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2):22-24.
[3]望欢.民间歌谣融入幼儿园艺术课程的实践探讨[J].才智,2016(12):203-204.
[4]楊达, 胡静, 何为.民族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10):20-23.
[5]熊娅莉, 张志慧.浅谈幼儿园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玉龙县纳西族为例[J].科教导刊, 2014(13):143-144.
[6]李花.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艺术教育,2010(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