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智力性因素在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中的作用
2018-06-07卓伟刘艳竹
卓伟 刘艳竹
摘 要 本文以3+2专业的学生为对象,从理想目标、动机、兴趣、意志力、求知欲、人际关系等非智力性因素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进行实践探索与分析研究。旨在为3+2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指导。
关键词 非智力性因素 专业素养 提升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了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在国家相关的政策之下,这几年来,中职教育在社会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扶持中职教育发展的举措,如农村户扣取消学费,3+2中高职衔接等。为中职学子打通了求学的通道。电子3+2专业是我校根据国家中高职衔接的政策,于2010年开始,分别与东莞职业学院、广东工贸职业学院联合办学的专业。办学形式是3年中职在惠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转段考试,择优录取,然后进到高职院学习。其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专业理论考试,二是实践操作考试。
所谓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全面的业务能力。3+2转段考试中,包含了专业素养中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专业素养对电子3+2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了该专业班级的重要课题。
1电子3+2学生的个性特质及其基本素养分析
首先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信心。由于高校的扩招而带来高中扩招等原因,从总体现上看,现在的中职生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从入学成绩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是无法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的。但智力水平并不低,思维反应敏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非常聪明。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的挫败感比较强烈,对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有待进一步的调适和提升。
其次,从心理上看,心理不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欲较强。进入中职后,尤其是选择3+2学制后,对新环境的期待心理突出,热爱新事物,易于接受新理念,适应性较强,但又往往脱离现实。正是这种现实状况,如何使他们在两年内扎实掌握电子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顺利通过转段考试,掌握专业基本素养衔接高职学习,成为了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最后,如何使3+2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基本业务能力是我们的最终诉求。中职生没有工作经验,入学初期,专业的业务能力对其而言基本基本是空白。通过实践课以及顶岗实习锻炼其业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实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途径。
2非智力因素与智力性因素的关系
智力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谓非智力性因素,有广义与侠义之分,本文取侠义之非智力性因素内涵,是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到制约作用的,包括兴趣、情感、求知欲、动机、意志力、人际关系、理想目标等内在的心理因素。非智力性因素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构成要素,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进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认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调解和控制作用。如同著名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对非智力性因素内涵的概括中指出:非智力性因素是人的认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代替智力性因素,但对智力性因素起着制约作用。
3理想目标、动机、兴趣、意志力、求知欲、人际关系等非智力性因素在电子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中的制约作用
3.1理想目标对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
所谓理想目标,就是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众所周知,理想目标是人生的前进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于3+2学生而言,其近期目标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转段考试。基于此,我们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明确该专业班级的阶段性目标如下:
一年级目标:
专业知识方面:全部考上电工证,为拿中职毕业证书做好准备,为跨入高职院校奠定基础。消灭不良的学习习惯。
思想行为方面:戒掉上课玩手机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思想行为,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重视实验课动手能力,学会使用万用表、电烙铁等基本电工工具。
个人发展方面:为自己制定中职三年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二年级目标:
专业知识方面:全部通过高职院入学考试,为跨入高职院校学习更深入专业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思想行为方面:继续保持良好思想行为,重视实验课动手能力,学会使用示波器等基本电工工具,理论知识方面好好复习,深入了解,为进入高职院学习专业知识做好准备。个人发展方面:为自己高职院入学考试分数期待,并为之努力。了解高职院的情况,早点进入高职生状态。
三年级目标:
专业知识方面:在顶岗实习期间,不忘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的业务能力。
思想行为方面:继续保持良好思想行为,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提高自控能力,为进入高职院自主学习做好准备。
个人发展方面:争取100%高职院报到率
3.2动机对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
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 是使主体处于积极状态的心理动力。动机在人的活动中的功能是,启动或制止活动,加强或减弱活动的强度;引导活动朝向一定的目的;在组织行为学中,动机主要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
3+2班级由于在入学初就有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因此,该班级特点之一就是学习动机明确——那就是通过2年的学习,参加转段考试,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读书学习,使自己由中职生转变为高职生。因此,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比起非3+2班级明显更加认真刻苦。
按照需要对象的驱使,我们可以把动机分为生活动机和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指一个人在完成活动任务时竭力追求优异成绩的心理动力。3+2班级在转段考试中还存在择优录取的条件,所以,成就动机成为了他们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法的内驱力。
3.3兴趣对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在人的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首先,兴趣与知、情、意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个体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銳,记忆牢固,思维活跃,情感深厚,意志坚强。因此,我们在入学之初,就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如,建立专业社团,开展专业讲座等。另一方面,我们在入学初期会再次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专业分流,以确保学生的志趣一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兴趣与能力密切相关。能力促进兴趣的发展,兴趣又促进能力的提高。在3+2学生的素养提升中,无论是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还是业务能力的提高,都建立在其兴趣之上,正所谓“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
3.4意志力对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影响
所谓意志力,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力在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乃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这一学生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是相对薄弱的,面对所占比例为40%的理论考试,其难度是十分大的,良好的意志力是他们获得优异成绩的保障。
3.5求知欲3+2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影响
求知欲是指:(1)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2)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本文取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求知欲将有利于促进人对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强烈的求知欲正是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内驱力,内因。3+2学生在其专业素养养成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过程,直至符合高职学生的素养要求,其根本动力源于强烈的求知欲。
3.6人际关系对3+2学生专业素养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群体交往过程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由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雷对人际行为模式的总结,其中指出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应。
在3+2班级中,对学生专业素质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首先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后学生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根据我们对15级电子2+3班级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以及相关的问卷调查表明,80%以上的学生在遇到理论难题以及在实操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最终解决问题的基本是通过自己各科的科任教师,尽管他们未必参与了他们的学习辅导。比如本校2+3班级15电子(2)班的同学,就经常通过微信等方式找刘艳竹老师解决理论问题。
其次是同学们之间的良好的竞争关系,有助于同学们之间取长补短,提升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在担任本校2+3班级15电子(2)班的教学过程中,我了解到该班的陈华捷、严海文、李贤聪等同学,经常在一起探讨考试复习题中遇到的难题,相互帮助,共同通过了转段考试。
总而言之,在3+2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中,因素是多样的。但理想目标、动机、兴趣、意志力、求知欲、人际关系等非智力性因素在电子3+2学生专业素养提升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绍群.行为心理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2] 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M].中信出版社,2010.
[3] 肯·艾索尔德.行为背后的动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车文博.心理学原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5] 吴铎.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 沈德立.非智力性因素与人才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7] 陶德麟,黎德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8] 卓伟.试论社团文化中的非智力性因素对行为规范的影响[J].科教文汇,2015.
[9] 郭春鲜,卓伟.试论社团活动促进学生非智力性因素发展及行为规范的影响——以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手工社为例[J].科研,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