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

2018-06-07廖滢莹罗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焦虑高中生

廖滢莹 罗辑

摘 要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是的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攻击行为的差异,分析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攻击行为的相关。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某高中高一至高三高中生200名。以关系攻击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50分,获取有效问卷150份。对这些有效的问卷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论:(1)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焦慮情况,大部分为中度焦虑,而重度焦虑也占了一定比例。(2)女性关系性攻击水平要高于男性,说明女性较男性更频繁的使用关系攻击性行为。(3)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既产生关系性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既为焦虑,改善焦虑可以改善关系攻击行为。

关键词 高中生 关系性攻击行为 焦虑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关系攻击行为是一种间接攻击行为,其特点是通过有目的的行动和伤害他人的人际伤害以达成他人的目的。如:忽视他,传播同伴的谣言;组织其他同学对某个同学造成排挤行为。这种攻击行为的目的,是使攻击者最大化隐藏,且会因此遭受报复的可能最小化。关系攻击行为的概念起源于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随着攻击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关系攻击行为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对个人的伤害有时可达非常严重的程度。因此,近期更多的西方学者开始探索关系攻击行为产生的特性与其影响因素。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关系攻击在所有年龄阶段普遍存在,它对个体的伤害与身体攻击相比,具有同样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具有关系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存在更广泛的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在这项研究中对高中生的关系攻击性行为进行了研究,以发现高中生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了解高中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焦虑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概念,表示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焦虑的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现代人焦虑的机会。人们用很多词来形容焦虑,如恐惧,厌烦,紧张,焦急,着表明常人想的焦虑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虽然每个人有不同体验焦虑,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但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这点是勿庸置疑。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中生面临选择教育,就业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家长往往给予了较高的期望。来自于学习,家庭,社会的压力,导致自身的情感基调控制论能力还比较薄弱的高中生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影响身心健康。但是否会使其产生攻击性行为呢?在这项研究中,结合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探讨焦虑是否会增强高中学关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以进一步作好学校学生的心理辅导,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创造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

本研究将以往的焦虑以关系攻击行为相关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尤其针对高中生部分进行了有效地归纳和总结。认真分析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的成因与二者之间的相关,探讨出以高中生为主体,形成关系性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与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本项研究不仅探讨出改善高中生行为方法,还可以丰富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能用这项研究结果指导高中生改进心态、高效备考。同时,对高中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与教学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本研究对于家长和社会协助高中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Warner等(1999)发现在大学生当中,具有关系攻击行为者会产生更多的社会适应问题。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具有关系攻击行为的个体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出现更多的适应问题,且常常伴随着较高水平的抑郁。尽管有众多证据表明关系性攻击行为可以用于个体和人际功能,但很少有人直接研究影响个体使用关系攻击行为的因素,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因此对于高中生关系攻击行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对高中生关系攻击行为特点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及早的发现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发展。

1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1.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的量表如下

(1)改编自Werner等(1999)研究发现的同伴评分问卷。此问卷在以大学生为样本当中具有良好的信度。 Loudin等(2003)将之改编成大学生自评问卷的形式时,也发现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2)采用交往焦虑量表(SAS),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增订版。此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1.2被试

以湖南某高中在校学生作为被试,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200名学生,剔除数据无效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75%。

1.3研究程序

先让所选的被试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与《关系性攻击行为量表》两个量表,对所的数据进行收集、编号与筛选。

运用SPSS19.0软件,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在受试高中生中轻度焦虑有13人,占8.7%,中度焦虑113人,占75.3%,重度焦虑24人,占16%。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关系攻击行为与焦虑标准分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的关系攻击行为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女性的关系攻击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28<0.05)。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研究关系攻击行为得分与焦虑标准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系攻击行为得分与焦虑标准分相关系数为0.228,攻击行为得分与焦虑标准分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P=0.034<0.05)。

3分析与讨论

3.1高中生关系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分析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女性在关系性攻击行为水平高于男性,说明女性更倾向与使用非身体接触性攻击,而是采取更好的隐蔽自己的方式。

这与女性自身能力较弱有关,使其本能的避开直接的身体接触,而是采用更为安全保险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她们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又能攻击到他人。因此更应格外主要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避免其形成心理障碍,在人际交往问题方面予以疏导,形成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3.2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相关分析差异

由研究可知,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存在相关,既焦虑对关系性攻击行为存在影响,一般来说焦虑水平越高的人具有更多的关系性攻击行为,与最初的预测一致,具有高水平焦虑的人较低水平焦虑的人更倾向于使用关系性攻击行为。这是由于具有高水平焦虑的人更容易处于紧张,没有安全感的情绪之中,思虑较多,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十分在意,常常会担心他人是否会接纳自己,这些情绪有可能导致他们认为采取关系攻击性行为是解决冲突能加有效可取的方法。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尽管关系攻击行为无法对身体造成直接的损害,但对他人心理上所造成的伤害同样也是十分可怕的。

以高中生為被试表明了关系攻击行为与社焦虑有关即当个体更害怕负面评价时与同伴相比有更多的关系攻击行为,可知关系攻击行为与外显的身体攻击行为对于被攻击者来说有同等程度的危害性。而对高中生来说,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同时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很有可能采取错误的方式解决冲突,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帮助他们健康发展的重要背景。

因此在努力缓解高中生焦虑的同时因及时开导教育其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与他人的冲突,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学校氛围。

4结论

(1)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焦虑情况,大部分为中度焦虑,而重度焦虑也占了一定百分比,需要得到关注。(2)女性关系性攻击水平要高于男性,说明女性较男性更频繁的使用关系攻击性行为。(3)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既产生关系性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为焦虑,改善焦虑可以改善关系攻击行为。探讨探究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的焦虑与关系攻击行为的差异,分析高中生焦虑与关系攻击行为的相关。丰富焦虑与关系性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理论,为减轻高中生因焦虑导致的关系性攻击行为提供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梁凤华.高中生关系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2]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 方富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简介[J].心理学动态,1986(01).

[4] 叶浩生,郭本禹等.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焦虑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