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2018-06-07凌培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新农村发展模式

凌培元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了加快农工业的发展,国家推进了农村社区教育。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和目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 社区教育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区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社区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承担着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因此,要认真研究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现状,通过结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和不足之处来加强新农村的社区教育。

1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和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发展和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为本,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目的的活动。社区发展的重点是通过运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建设社区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水平。根据社区教育的定义,可以给出农村社区教育的定义,即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农村居民,其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既是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活动,又是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内的各种学习与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新机制不仅能够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而且能够促进经济文化的进步。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全员性和全方位性等特点,并且实充分体现了教育化与社会化的融合。

2新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

新农村社区教育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改善城乡的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农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环境等方面都与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办学经费,农村社区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师资水平都比较落后。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的教育观念,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第二,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但是就全国来看,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城市,因此需要加大农村社区教育。通过提升全国人们的素质来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个人终身学习和受教育,不断创新和改革,使国家要保持竞争的动力与活力。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可以给农民提供一次学习机会,进而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3目前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教育资源缺乏

新农村社区教育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某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完善社区教育的设备和师资力量。一方面是广大的新农村居民需要新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另一方面是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更新缓慢,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对新农村社区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3.2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一般来说,农民的生活比较单调,大多情况下,其知识储备来源于多年的经验和积累,很多农民都不明白社区教育的真正意义,总觉得学习对其生活和工作没有用处。所以,很数农民接受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人排斥这种教育模式,这就使得农村教育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4发展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议

4.1正確认识农村社区教育

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找准定位,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且融合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真正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进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要客观认识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不是社会精英的培训,而是能够反映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区学习化与学习社区化、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其次,农村社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在教育对象的年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都有很大差异的农村社区教育中,由于其特殊性,不能运用传统的一贯制的学制框架和纯专业化、纯学术化的教育模式。最后,农村社区教育是开放教育。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和教育的需求是变化多样的,为了促使农工业社区教育蓬勃发展,需要对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4.2处理好农村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在农村社区教育中,要注意将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进行融合,使其形成互补互助的关系,进而构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有条件开展各有侧重的农村社区教育活动,以实现学校向社会开放。与此同时,在农村社区教育中要将农业企业、科研单位的科学技术资源以及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等视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进而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全方位提升农村社区教育水平。

4.3增大政府支持力度

加强政策支持是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是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前提,政府的资金投入对于社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作用是为兼职教师提供课酬、福利。同时也可以倡导民间企业的投资,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新农村社区教育。

4.4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应该是为农民服务,课程的设置和开发应该体现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和乡土化的特点。由于社区教育不是基础性教育机构,也不具有正规性和制度化,因此社区教育课程的选择和编制应该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社区发展为主要依据,以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发挥当地的教育资源。可以将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四大类别: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课程,公民素质教育课程和家政教育课程。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十多年来的社区教育探索,终归是有了很大的收获,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形式,社区教育成为了终身教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用建设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型社区的方式来推进我国的终身教育。新农村的社区教育要求教育机构进一步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增强对社区教育实践的指导性研究,进而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晓枫.中国社区教育研究3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06):60-67.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新农村发展模式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