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研究

2018-06-07林超慧雷希炫游展城刘盛欢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设计

林超慧 雷希炫 游展城 刘盛欢

摘 要:传统元素的应用一直都是传统建筑的场所精神所在,通过参与建筑行业内的竞赛方案,透过传统建筑元素、节能方式、平面组合方式,以经济、有效、美观为目标,为农村基础建设卫生站提供虚拟实验性方案。并通过这个应用研究让建筑学低年级学生得到与行业紧密挂扣的锻炼,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提前介入,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农村卫生站;设计

[惠州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型教学改革 912060044;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工程认证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研究;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基于CDIO理论的应用型高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922020016。]

一、项目背景

近年,为了更好地加快国家城市建设,完善农村的基础建设,改善广东省的农村卫生站医疗状况,加快村卫生站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广东省住房与城乡规划局提出了农村卫生站设计的项目。针对项目的规模,为了让本科教育与工程认证的教学改革达成一致,设计团队由建筑设计主干课老师与低年级的学生组成,参与以地方设计院为主的竞赛。

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根据广东省村落的经济、规模、历史文化等情况背景,根据广东省的农村实际调研,把村卫生站按照功能与规模分为三类(表1),实行两级管理制度,做出三个村卫生站的建筑设计虚拟备选方案,以改善村、镇日常卫生医疗条件,减轻城区医疗的压力。每一个虚拟方案的造价控制在20万人民币以下。

设计团队最终的目的是在满足医疗基础功能的需求下,尽量保证建筑地域性的特征,并与现代建筑的要求切合。为了促进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这次设计中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明确设计须满足强制性条文,因此设计团队在设计平面细节上根据农村需求,为农村卫生站配套无障碍卫生间设计,并要求建设者必须在场地内使用不大于1/20的无障碍小坡或设置残疾人坡度,达到公共建筑的基本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二、项目构思

(一)功能设计

设计过程中方案一、二、三根据平面功能的需求,分别形成“口”字型、“L”字型、“回”字形的平面。三个方案的功能布置在满足本村的医疗需求上设诊断室、治疗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室、药房等功能房间,还结合医治区的需求考虑,放置妇健的隐私性空间,便于农村妇女生育的健康检查。方案一、三主要针对经济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村落,基于对城市医疗的分流考虑,增加妇健、儿童疫苗等功能。方案二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村落,基于对城市医疗的分流考虑,在方案一、三的基础上增设急救功能设置于卫生站内,为周边经济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村落提供二次医疗服务。诊疗区设置普通诊疗室与急诊室,急诊室作为村民临时急救的区域,还可以作为转送城区医院的二次救护中转站,临时应对交通偏远村落的突发医疗事件。

方案一、三在考虑弱化卫生站环境给病人所带来的压抑感的方面,尽量多使用岭南园林的传统元素。方案三的注液与等候区是结合中心庭院设计,目的是营造出一种舒适、親近、宜人的公共区域。

最终,三个虚拟方案的功能设置上,做到既可方便农村弱势群体的日常保健,又可减轻城镇大医院的压力,做到医疗基本设施的利益最大化。

(二)流线设计

流线设计上,三个方案的平面紧凑,流线以清晰、 简单、便捷为主。三个方案都考虑了农村地块建设多为互相邻近,便于出入,都采用的双出口的模式,也同时达到公共建筑双出入的安全性考虑。方案一的平面最经济,平面南侧设置普通病人入口,方便村民进入,平面西侧设有医护人员独立的出入口。方案二在首层平面设置普通病人入口南、北两个,以方便村民进入。医护人员有独立的出入口。方案三采用“L”型的平面以等候与注液区为中心,左右串行药房区与治疗区。药房区兼任护士站的功能可以兼顾到整个等候区与注液区,并且可以直接对外提供给村民买药。急诊室具有直接入内的出入口(图2)。

(三)节能、地方特色、现代建筑工艺的三方结合造型设计

1.干净、利落的医疗造型

造型考虑上,方案一建筑的形体简洁,采用简单的转折表皮外包处理,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单体,可以让村民易于辨认,并树立形象鲜明的村卫生站医疗形象。通过灰色的传统通花砖墙结合十字形的符号设计,以现代的设计方式结合传统的砌砖做法,简练、经济地做出醒目的形体造型(图3)。方案二建筑造型采用白墙、灰瓦屋顶的简洁立面造型体现卫生站干净利落的医疗形象,并采用农村常用的竹门形成浓郁的乡土地方特色(图4)。方案三通过对历史文化沉淀较深的村落中岭南民间小型庙宇的调研,提炼出岭南的古村落与历史民村中,传统的寺庙寄托村民传统医药崇拜的信仰。选取二进、三间两廊的模式进行改进。以庭院为中心,把药房区、等候与注射区、治疗区围合庭院布置。方案三造型采用灰色砖墙、灰瓦单坡的屋顶造型,形成四堂汇水的庭院格局,立面造型上以简洁、朴实的外墙立面形式树立干净、利落的医疗形象,并采用民居中常用的通花砖墙形成浓郁的乡土地方特色(图5)。

2.使用岭南园林渗、漏、透的意境结合,被动式自然通风达到节能效果

广东省气候炎热,农村经济水平较低,节能上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岭南传统建筑中的廊、轩、亭、阁等小型的岭南园林建筑刚好与本设计方案规模相近。因此,借鉴岭南园林中常用的渗、透、漏的空间组合方式,让卫生站内病人停留时间最长的等候与注液区中形成被动式的自然通风,营造宜人、亲近、平和的环境。方案一、三在等候区与注液区采用南方透空砖花墙的设计,达到良好的通风与光影效果(图6)。方案二在等候区与注液区采用了南北通透的竹制屏风门设计,结合南方透空砖花墙的设计,达到良好的通风与光影效果(图5)。

3.就地取材、被动式节能

农村中植物丰富,三个虚拟方案都需要做遮阳降温的处理,而竹子生长速度快,并且廉价,便在卫生站的西侧配置遮阳树池,配置当地物种——竹子达到遮阳效果。竹墙在岭南园林中经常使用的景观元素,是岭南园林中场所精神的一种象征,因此采用竹子做成的富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屏风门,与砌体砌筑的传统形式砖花墙,达到通风、装饰、被动式节能的效果,也是传统元素的一种就地取材经济型的节能应用(图7、图8)。

(四)节省用地,还地于民

最后,方案一还针对农村用地紧张,在平面的西侧布置楼梯,利用村卫生站的屋顶空间,归还村民的公共交往用地,结合屋顶绿环,归还老人、儿童的休闲活动场所(图9)。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三个方案设计是建筑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以4个为一组的实验性教学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接轨行业内的小型建筑的设计竞赛,达到以导师制的教学实验模式。

提前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介入,设计实施性较强的设计方案。通过这次实验性的教学,学生通过农村小型项目的设计达到对传统建筑元素的初步认识,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在建筑造价控制范围内的实际项目设计。通过方案的绘制过程有效地把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历史等三个建筑学专业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图纸的成型过程中师生合作生成。项目的最终效果是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在小型建筑应用的虚拟方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行企业进行实战的竞赛。实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实战现场情景教育[1]显示。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个人能力、 团队协和能力和计算机辅助四个层面在校培养成型。应用教学实验最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以上三个方案在地方取得了一、二、三等奖,也见证了高校建筑教育在工程教育与企业合作商的改革,在教学与实践中都取得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春雷.情景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289.

[2]高露.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6.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