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艺术在壮锦题材城市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探析
2018-06-07吴明
吴明
摘 要:壮锦作为广西地区著名织锦,蕴含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壮锦逐渐从服饰艺术中走出来,和建筑、景观、视觉传媒等艺术形态相融合,成为代表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的设计语言。由于受到传统艺术局限性的影响,在广西地区城市景观项目中,壮锦题材景观内容的表现形式日趋僵化,需要引入新的艺术风格和形态进行创新。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城市景观中将构成艺术应用到壮锦题材景观中,为壮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方式。
关键词:壮锦题材;城市景观;构成艺术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桂西南地区民间美术元素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YB026);广西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桂西南地区城市公共环境中壮锦图形元素应用的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2016BJZXY04)]
壮锦是壮族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始终受到壮族人民的青睐。而“壮族织锦技艺”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已经超出服饰的范畴,成为代表地区和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出现在广西各地的城市公共环境和旅游景区的景观营造中,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壮锦题材景观营造主要以镶嵌、镂空、拼贴等为主的图案重复,形式和材料较为单一,艺术效果过于注重整体形态,对壮锦的图案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不够深入,长此以往不利于壮锦艺术在新时期下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入新的艺术形式来更好地发挥壮锦题材类景观所具备的艺术特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构成艺术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现状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也越来越注重不同类型艺术形式之间的交互和融合。而现代城市本身就是不同类型文化不断交融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以海纳百川的艺术态度,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特色景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多样化的装饰艺术形式来表现民族文化主题类城市景观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人群的审美需求。
构成艺术作为西方现代艺术教学体系下的较为成熟的表现形式,它通过对传统图案和符号的观察与分析,并对其中的构图法则和表现形式进行总结归纳而得出的艺术内容,作为一种广泛运用的艺术形式,构成艺术已经成为较为常见、运用较为纯熟的装饰表现方式。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以构成艺术和现代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构成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和视觉心理要素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用。国内外许多建筑景观作品中出现了以构成艺术为主体的装饰内容,偏重于整体装饰,而和民族艺术形式进行结合的案例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二、构成艺术在壮锦题材城市景观营造中的应用要求
(一)注重壮锦题材的原生态性
壮锦题材的城市景观在具体的营造过程中,需要对壮锦题材的具體内容如图案纹样形式、色彩组合关系等内容进行详尽的研究,尽可能将壮锦艺术中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城市景观中,注重保护壮锦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和图形的完整性。
(二)注重传统图案素材的创新
在现代城市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对壮锦题材的内容进行设计和创作过程时,既要考虑壮锦题材的原生态性,也需要结合构成艺术的特征从现代人群的审美视角进行展现。在景观设施、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使用现代构成艺术装饰手法给传统图案的应用注入新的活力,也让现代人群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传统图案的艺术形式。
(三)注重民族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壮锦艺术是壮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反映,它蕴含的图形元素和文化内涵是进行城市景观营造中的重要要素。构成艺术作为表现方式,需要围绕壮锦艺术的文化内容进行创新与设计,将壮锦艺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弘扬的新方法。
三、构成艺术在壮锦题材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措施建议
壮锦已经不仅仅是具有装饰效果的纺织艺术品,还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的艺术符号。而现代设计师具有现代的设计思维和审美思维,可以使用诸如构成艺术这种媒介跨越壮锦的传统美学观念,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对壮锦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发挥了壮锦的“活态性”特质。针对构成艺术在壮锦题材的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基本格式
传统的壮锦图案的构图形式常以适合纹样进行表现,以二方连续的方式进行均匀、有规律的图形变化。这也是在城市景观中运用较为频繁的方式,如在不同道路的交界处、公交站台的立面、绿化花池的腰线等地方进行壮锦题材的图案纹样装饰。图案内容和方式的复制率过高,而壮锦艺术往往成为了点缀和边缘装饰。
在将构成艺术的平面构成形式运用在城市景观的营造中,选择适合的壮锦图案元素作为单元形。通过重复、相似、特异、渐变、发射等构成格式将单元元素进行有规则的变化,使得墙地面的装饰效果在构成形式下取得图形的变化,产生生动的节奏感。根据具体的活动场所进行变化,在较为严肃的公共场所可以选择统一和谐的单元格形态,通过对单元格进行重复方式在地面铺装内容上,通过方位旋转、双色交叉、单元拼组等趣味性的构成形式进行组合;在活跃轻松的场所,可以使用系列的单元格形式,通过大小、色彩、形态等构成形式组成较为抽象的民族图案,将活泼、动态、趣味等现代装饰特征通过构成格式表现传统图案的内容。
(二)色彩组合
壮锦中使用的五彩丝线组成的绚丽图案成为壮锦的标志性特征。在讲究交互性、提倡跨界思维的形势下,壮锦自身的色彩效果还可以出现在工业产品、建筑装饰中。由于其自身功能、材料和尺寸的局限性,比较好的展示方法就是融合其它的艺术形式展现其独特的色彩魅力。壮锦色彩偏向重色表现,红色、绿色、桃红、翠绿等是常见的几种色彩,在色彩组合过程以特有的三梭工艺营造出以少色见多色的色彩效果。构成艺术的块面化肌理效果让色彩的组合提供了很多的选择,可以让壮锦类题材景观营造的色彩效果再现壮锦自身的装饰特点,甚至借助于构成艺术的不规则拼贴效果让壮锦艺术萌发一些色彩组合方面的创意形式。
壮锦艺术所使用的色彩多来源于自然界的本色,如“红花绿叶”等,这类色彩的选择根源于农耕时代的审美习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主流的审美色彩已经呈现出季节性、周期性的变化,传统的色彩组合难以满足现代人群的审美需求,如何使用设计的手法对壮锦用色进行创意。构成艺术多变的色彩组合,使用多变的颜色组成不同的色彩效果,更能契合壮锦题材硬质景观的营造。同时在植物造景中以植物固有色综合使用壮锦配色中的“暗底亮花”处理手法和构成艺术的色彩构成表现手法,如第五届广西园博会中百色展区的壮锦花墙就是使用了组合装饰手法对壮锦图案进行创新。
(三)平面造型元素
壮锦是以平面图案的形式进行表现,同样在城市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偏平面的墙地面装饰中。这既提供了模式化的艺术效果,有助于壮锦图案在城市景观中的广泛运用,也为这类题材的创新造成了难度。
构成艺术具有通过不同的距离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如远观有色彩夺目,闪亮剔透的感觉;中观呈现“点线面”的形态组合效果;近观将不规则的肌理效果展现无余。这种艺术特质对于以平面装饰为主的壮锦题材而言,具有很强的创新意义,景观内容除了展现本地区特有的文化底蕴外,也需要提供给观者视觉新奇感。对于具有特色民族地区而言,需要将营造的重心着眼于细节以便发挥更好的景观效果。
目前,常见的壮锦题材城市景观根据体量和面积设置独立景观,重要的景观节点如出入口、建筑、广场等可以结合场所特征进行创作,适时对平面造型进行创意,再结合构成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对壮锦题材的主题进行突出;依附于建筑外立面、广场地面的景观内容,需要注重整体装饰,如通过使用瓷砖或墙漆拼贴成装饰图案,同时可以结合建筑设备进行灯光装饰;道路的地面铺装可以使用色彩丰富的不规则瓷片和石块镶嵌出长幅的壮锦图形;喷泉池、树池座椅等具有一定功能的景观小品,可以在景观表面以造型组合的方式,将几何形元素组合成壮锦图案。
同时,壮锦艺术还有较为成熟的组合形式。这类组合形式有规则性和不规则性的两种,而以“点线面”为主體的造型元素也有同规格的点、线组合和较为随意的不规则块面组合形态,为景观形态提供了变化,突出块面组合的整体性或者使用不规则形组成较为抽象的图案形态。
(四)肌理效果
传统壮锦的制作工艺主要使用三梭法不断循环交织而成,因此壮锦作品表面多呈现为较强的肌理效果,有很强的视觉及触觉美感。现在以壮锦为题材的景观内容往往采用了大块面的双色或三色对比,整体视觉效果较为显著,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观赏得较为完整,只有远观和中观之美。而在构成艺术中注重作品的肌理美感和壮锦自身的质地感有相似之处,再加上构成艺术作为成熟的装饰表现形式,技术上比较成熟。使用构成艺术的肌理特征对壮锦题材的景观内容进行制作,既可以展现壮锦的艺术魅力,也可以对壮锦自身的质地和表面纹理进行再现,实现“远观、中观、近观”三重观赏效果,让壮锦题材的景观内容得到完整反映。
四、结语
壮锦艺术是由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精粹。在某种程度而言,它已经成为广西呈现给世界的一张名片,独特的艺术效果和渊远的文化内涵让它不断呈现给世界各国的人群,它是一种“活性”的、动态的艺术形式。在现在城市景观的营造过程中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审美价值是民族地区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壮锦为代表的景观题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精粹以构成艺术的现代设计理念解决景观营造中的具体问题,对提升城市景观中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创作源泉,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卢军.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05,(03):120-121.
[2]朱岸静.浅析壮锦的工艺特点与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2011,(07):53-55.
[3]高杨.构成艺术对现代景观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徐昕,吕洁,杨小明.从艺术特色到成因归宗——广西壮锦纹样解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53-58.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